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具体内容,可概括为处理好重大关系、完成重点任务、实现重要转变和构建政策框架。这些内容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任务、新要求,既有对经济运行中重大关系的深刻理论思考,又有对经济工作实践明确具体的指导,涵盖了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方面,是对“经济工作怎么干”的系统性、全链条部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方面关系问题。处理好这些关系,是理论创新、提高认识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需要,也是保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正确道路上推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提出过供给侧结构改革涉及的若干重要关系。比如,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他提到供给和需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等4个关系。2016年3月8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他提到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等5个关系。2017年1月22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他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等4大关系,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关系的首次系统性论述。在处理这些重大关系过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坚持、运用和深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认为,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重点是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主要着力点,也是补齐制度短板的主要主力点。这是因为,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更多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而是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上要消除一种误解,即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比如,一些没效益的“僵尸企业”,有些地方非要硬撑着给贷款、给补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同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明确政府权力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通过“放管服”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责。
2.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一直是各国决策者面临的一对突出矛盾。有的事短期有好处,但可能损害长远发展。有的事长期来看是对的,但可能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强调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从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着眼,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在战略上坚持稳中求进,搞好顶层设计,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战术上抓落实干实事,注重实效,步步为营。
短期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这五大任务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去产能、去库存,是为了调整供求关系、缓解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也是为了企业去杠杆,既减少实体经济债务和利息负担,又在宏观上防范金融风险。降成本、补短板,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增加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必然带来一些冲击,而且这些冲击很可能会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现的短期阵痛是必须承受的阵痛,不能因为有阵痛就止步不前。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尽量控制和减少阵痛,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做好社会托底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长期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在培育新的动力机制上做好文章、下足功夫,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活力,形成经济的新增长点。如何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习近平同志强调,“一是市场要活,二是创新要实,三是政策要宽”。“市场要活,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创新要实,就是要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政策要宽,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这就必然要求做好供给结构的加减法,处理好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做加法就是要引导增量,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方向、供给侧短板、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等问题,统筹部署创新链和产业链,全面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同时,要补短板、惠民生,增加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做减法就是要主动减量,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实现优胜劣汰。相对于做加法,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涉及失业人员再安置、利益格局再调整等问题,也会在短期内影响地方经济增长,但但必须做下去。做减法的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为优质企业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
无论做减法还是做加法,都存在方法论的问题。方法正确,二者相互配合,往往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头,二者互相竞争甚至互相冲突,往往导致资源损耗和浪费。习近平同志指出,“无论做减法还是做加法,都要把握症结、用力得当,突出定向、精准、有度。做减法不能‘一刀切’,要减得准、不误伤。做加法不要一拥而上,避免强刺激和撒胡椒面,避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要要把调存量同优增量、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统一起来,振兴实体经济”。
4.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认为,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一国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在供给与需求关系问题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既突出供给又关注需求,强调要消除一种误解,即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要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我国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三去一降一补”等五大重点任务。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拓展和深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形成了涵盖实体经济、农业、房地产、金融、公共服务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体系。今后,随着老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老矛盾很大程度缓解乃至解决,同时新矛盾、新问题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必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计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振兴实体经济,就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遏制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要引导企业突出主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振兴实体经济,就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方式条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振兴实体经济,就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要创新和改善利用外资环境,高度重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内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努力保持我国利用外资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振兴实体经济,就要优化产业组织,提高大企业素质,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当前这个阶段,要更加重视发挥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生力军。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要重点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要着力放开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应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凡是我国政府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三是要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四是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五是要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
2.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以贯之的重点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从实践看,2016年和2017年“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侧重点不同。
去产能,总体要求是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2016年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2017年则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同时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
去库存,总体要求是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房地产库存。2016年去库存主要在大城市进行,三四线城市库存仍然较多。2017年强调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促进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去杠杆,总体要求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2016年将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重中之重,要求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同时,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2017年则要求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水平。
降成本,总体要求是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等六类成本,2016年国务院出台减税降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用电价格等举措。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各类中介评估费用、企业用能成本、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五个重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等降成本的五项重点任务。
补短板,总体要求是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各地发展水平不同,补短板重点不同。从全国来看,要在七个方面下大气力:一是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二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三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科技含量。四是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培养更多优秀企业家、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劳动者素质。五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六是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七是加强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增强网络效应。2016年和2017年都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补短板最重要的一项任务。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2017年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
3.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将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2017年2月5日,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系统部署。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农业农村自身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可以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这个公式来理解,包括结构调整和改革两大板块。结构调整包括“三调两强”,即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强化基础支撑,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实现三大激活,即激活市场,让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激活要素,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唤醒农村沉睡资源;激活主体,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系改革,激活各类人才到农业农村创新创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要实现三个转向。从过去主要着力于解决供给不足转向更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从过去主要着力于生产结构转向更注重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从过去主要着眼生产力范畴转向更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4.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结构性失衡之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既抑制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关系到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关系到缓解实体经济成本上涨,也关系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特点,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库存较多的三四线城市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扩大房地产需求。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短长结合、供需两端发力。短期,重点是需求管理,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中长期,重点是供给管理,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引导投资行为,合理引导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要调整和优化中长期供给体系,实现房地产市场动态均衡。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明确政府与市场各自的功能。要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要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加强棚户区住房改造,继续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是对新常态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系统性、全链条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常态怎么干?具体来说,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
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习近平同志指出,“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要的,但抓经济工作、检验经济工作成效,要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
二是稳定经济增长的着力点转向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三期叠加’大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稳增长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三是宏观调控的实施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习近平同志指出,“宏观调控要注重引导社会心理,实现反周期目标。善于把握消费和投资行为背后的市场预期和社会心理,考虑市场主体行为特点,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加强同市场行为主体的沟通融合,加强宏观政策国际交流,在提高宏观调控科学性的同时,提高宏观调控艺术性。”
四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转向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加法就是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减法就是压缩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乘法就是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除法就是扩大分子、缩小分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不少行业产能已达到峰值的条件下,产能不减、价格疲软,长此以往,优质企业也会被拖垮。”必须通过加减乘除并举,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全面提高供给满足需求结构变化的能力。
五是城镇化的推进模式转向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城镇化要回归到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这个本源上来,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既可以增加和稳定劳动供给、减轻人工成本上涨压力,又可以扩大房地产等消费,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之策。”
六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转向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均衡,缩小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也要促进地区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缩小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差距。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七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转向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习近平同志指出,“保住绿水青山要抓源头,形成内生动力机制。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八是保障改善民生的思路转向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持续改善民生,特别是提高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施精准帮扶,把钱花在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使他们有现实获得感,使他们及其后代的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九是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转向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善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政府集中力量办好市场办不了的事,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责。”
十是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转向更加注重高水平双向开放。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1”即一个根本思路。根据对中国经济阶段性本质特征的深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鲜明提出了宏观调控思路的根本转变,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将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从扩张总量转向优化结构,从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方式转向稳中求进的深化改革方式,从短期增长为目标转向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5”即五大政策支柱。包括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等具体要求。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财政政策要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货币政策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形成新增长点。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激活存量,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发展实体经济。
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发展,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利益,提高企业投资信心,改善企业市场预期。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破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完善落实机制,把握好改革试点,加强统筹协调,调动地方积极性,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抓好改革举措落地工作,使改革不断见到实效,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 杨长湧)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