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张泉灵与猎豹移动CEO傅盛创立了紫牛基金和紫牛创业营,其背后的LP阵容也豪华至极,包括《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多玩CEO李学凌、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58同城CEO姚劲波、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时尚集团总裁苏芒等人。
“今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视主持人,在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来一次。” 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播张泉灵在微博上用一句话宣告了自己18年媒体生涯的终结。
2015年11月初,在北京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张泉灵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此时的她已悄然投资了两家公司,回忆起转行做投资后的两个月,她显得淡定而从容。
不做创业者的“保姆”
新京报:去年你说开始对这个世界感到恐慌,是什么让你感到恐慌?
张泉灵:作为记者,我不仅要看到当下,看到历史,还要看见未来。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然而对于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的年轻人却知之甚少,只了解了他们的冰山一角。由于对互联网行业不够了解,我不知道这群人是怎么思考、怎么改变世界的,他们的下一步是什么?行业趋势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所以恐慌。
新京报:听说是傅盛“怂恿”你做投资的,他是怎么说服你的?
张泉灵:他花了两个小时说服我可以重新开始,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解决了自己能不能做投资人的问题。
最初的犹豫主要来源于不自信,转行做投资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提议。首先,我不知道怎么操作基金,不那么懂互联网,真金白银地把钱花出去,就要负责任,并且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次,我要说服我身边的朋友、家人、领导等关心我的人。幸好有一群互联网大佬支持我,让我的学习机会变得很大,学习成本变得很低。
新京报:和紫牛基金一同成立的还有紫牛创业营,它对于你们做投资的帮助是什么?
张泉灵:创业者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而是更聪明的钱。聪明的钱就是带着创业指导的钱。我们这个基金与其他基金最大的不一样在于我们有大量互联网行业的CEO,他们在互联网里厮杀出来的经验应该传递给创业者们。
紫牛创业营只对我们投资过的项目开放,我们不愿意以培训的方式把各种各样的创业者都纳入进来,变成收费的形式。因为我们做培训不是为了挣钱,这群CEO包括我自己原有的事业收入远比做培训要挣得多。我们是要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地去帮助创业者成长。
新京报:近两年,市场上涌现了大量做早期投资的基金,你觉得紫牛基金的优势在哪里?
张泉灵:我们有两个优势。第一是前面提到的创业营,对于这些创业者们来说能获得互联网大佬们一对一帮助的指导是很宝贵的机会。比如说,你有一款智能产品做到了月出货6000的时候,请问你接下来的是加大出货量、整合生产链还是马上做成一个社区,形成一个生态?当你纠结迷茫的时候,紫牛的LP们就可以给你很好的点拨。
第二,现今的情况是钱多但好项目少,完全靠自己去找好项目,精力和时间必然不足。通过像我这种有传播能力的人,能让一个新成立的基金最快速地传播开来,才能让更多的创业者来找我们,我们才能在一个月内收到近6600份BP。
新京报:现在一些投资机构号称要为创业者提供保姆式的创投服务,你怎么看待?
张泉灵:我们可不当保姆。我们是做轻创业,而不是给他们找办公地点。提供资金本质上就是提供创业资源,所有市面上能买到的资源我们都不提供。一个创业者连一个办公场地都搞不定如何能当创业者?
优秀媒体人会大量流失
新京报:你在紫牛创业营中扮演什么角色?其它人的定位呢?
张泉灵:当记者多年锻炼了快速抓重点的能力,我可以告诉创业者怎么样用两分半、五分钟、十五分钟的时间把项目重点说明白,在资本寒冬,这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是一个对产品的理解能力。
紫牛基金的几个合伙人在各自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傅盛是产品经理出身,在整个产品的战略定型和国际化战略上见解独到,罗振宇在内容创业上能帮助创业者少走很多弯路……我觉得这一群人加起来足够告诉你“怎么样会死”,在早期创业领域,让人活得更长,就是一种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