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风下,多个回收企业将
“晚节不保”
承接上篇,面对挑战,可有机遇
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是
更多的企业想要转型
结果是病急乱投医
如今市场越来越白热化
随着环保风越来越民心
无论是垃圾强行分类
禁止洋垃圾进口
还是关停不合格企业
市场的躁动远远超过了预期
现实是什么样的现象呢
居民回收途径少,信息不透明,管你是否为再生资源,照扔不误
收荒匠
行业感觉不景气,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得过且过
价格一天一个价,更多时,早中晚三个价
面对同行的竞争,不知道这货到底收还是不收
零时建议:
不能把控的咋就不竞争
不然环保没让你关门
自己就坚持不住了
要明白 在收荒匠眼里最终只看价格
回收站体量小,分布散,抗风性能力差
上下游资源短缺,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有人站出来
要求联盟,争取话语权
结论:
治标不治本,短期有效
(可捍卫自己的地位,在本地占领竞争优势)
价格低时,想多囤货
市场饱和时少收或不收,降低自己的风险
难题:
货源不稳,回收站也是看价格说话
现在做法:
自己下设回收站,货源自供自足
取缔回收站,中转站等环节
结果:
落地难,操作难,不适水土
秉承客户需求第一原则,早期囤货
价高价底自己作不了主
后期盈亏因市场多种因素决定
站在最顶端,俩头受气
真应了那句 高处不胜寒
现在使用手段:
取缔纸厂,货源周期可以调节
降低囤货风险,顺应市场环境
结果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如图
传统行业遭受重创时
互联网行业机遇来了 ?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
eg:
想用环保的口号进小区,方式难长久
物业多是承包商
收走有价值的废品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就需要物业自己出钱
环卫就可以解决这点
交钱成本增加
一批批试错者,不断验证着自己的模式
其实对未来想做的 生态 大同小异
关键点还是从 0--1 的环节
建议:
细化商业模式
专注一个赢利点
先保证自己盈亏持平
再考虑跑通自己的流程
用互联网的工具来做环保
都是有足够的情怀才敢拼
希望都保持乐观 开放的心态
相互借鉴 相互成长
你以为最近太平些了
那是因为你该出去走走了
eg(看北方):
北京周边每年秋冬季节都会通过错峰生产,停、限工的方式来控制雾霾和空气污染,整治范围覆盖了8省34市,停、限产工厂中,超过150家是印刷包装厂。除此之外,11月20日之后,北京将开展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
1)不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控制性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企业;
2)不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未通过行业准入审批的企业;
3)属于无环保设施或环保设施不完备,违法违规排放或超标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且通过整改无法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企业;
4)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整改无法达标的企业。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完成关闭的时限成都平原地区为今年12月底,其他地区为明年12月底前。
整改规范一批。对通过治理后可以达标的企业,成都平原地区要按照“先停后治”原则在11月底前令其全部停产,并制定实施综合治理方案。其他地区的时限为明年11月底前
政府的办法也很简单
税收是一个行业的秤
参考的标准
也是找问题的直接参考依据
面对传统的行业
大多企业应该都抓破了头
虽然行业没有具体参考依据
但是市场也有模版可以借鉴
eg:
2017/11/30
心痛了
都需要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来思考未来
只想做赚取差价的生意
在政府眼里早迟会被除名的
无论是设立产业园区
还是互联网思维
真就应了那句话
曾经收破烂操的是卖白粉的心
现在收破烂操的是拯救地球的心
顺应市场法则,未来应该是这样
2017/11/30
站起来
结语 送大家几句话
最终淘汰的是:
产业不规范,没有独立的研发技术
资质不全,场地不合格
无论大家是做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企业
请做你熟知的领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提高自己的长板
应对市场变化,应该抱团合作
相互持股才能长久发展
要明白货源最终在哪里
抱团方为上上策
淘汰的最终还是淘汰的人
本篇纯属个人观点 , 项目寻求合作中 不喜请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