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ò ji墨叽第二聚
@彭小六 :这次分享主要和大家聊聊如何在职场中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或者说我们如何用100天阅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分析那个将分为四个部分:
1、为什么阅读对我们这么难?
2、我的100天阅读训练发生了什么?
3、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4、给你一百天你可以怎么做?
读书对我们的困难之处:
和大家一样,上面的情况都是我之前遇到过的。机缘巧合我参加了100天阅读计划的活动,在这100天中发生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变化。下面就开始和大家聊聊我这100天中的变化。
为了方便好记,我把这100天的阅读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蛮荒时代
蛮荒时代就是漫无目的地无事乱翻书,朋友圈有人晒的,图书馆偶然翻到的;看到书单就收集,然后kindle里面下了一堆电子书,十几个G的电子书,反正不要钱,反正不占空间,这个时期的读书就像原始人的生活,看到顺眼的就放到嘴里尝尝;味道好就多吃,味道不好就扔掉;看到有促销就大量囤积,也不管看不看的完,合不合适。
蛮荒时代是见到什么读什么这个时代的杂食方式很适合培养阅读爱好,知道自己的口味。但是在成人学习的角度看,我在这个时期的阅读并没有获得多少养分,阅读也没有给我带来致用的价值。
第二个阶段:农业时代
农业时代即分析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阅读的四个境界,我在农业时代经历的境界就是——一周一本书。每天必须读25分钟,读完还必须有所产出,感想或书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会了一些产出的技巧。
(1)拆书帮便签读书法
(2)读书书评
写书评刚开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你很可能像我刚开始那样,完全不知道对这本书做出什么评价,但如果你慢慢的坚持写,就会习惯写下书评。
(3)其他的一些方法
读书PPT是农业时代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阶段:工业时代
农业时代的一周一本书计划让我每周都固定有了知识的输入,而且这样每周的阅读得到了量化,一周就1本,每天记录进度和小回顾,读完写篇整书评,这个过程很好记录也很好执行。经历过一周一本书之后,我接触了一种新的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可以实现一天一本书。比如我们相亲的时候,一种常见的套路——花30分钟看是否你们有交往的可能。这和快速阅读一样的方法,我们通过30分钟看这本书是否适合一直读下去。
第四个阶段:信息时代
1天1本书的进度确实很吓人了,想想一年能看300本书,是多么牛叉的一件事情呀。但是我的阅读训练并没有就此停步,因为在阅读量上来之后,我又开始接触到新的技术:主题阅读。战隼老师和秋叶老师强烈推荐过,《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将其作为阅读的高阶过程。
每个时代都有优劣,快速阅读速度快,但可能会失真,主题阅读深入,但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现在读一本,会有选择的进行,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Tips:番茄钟。
番茄钟是指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左右,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哪怕工作没有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番茄工作法的设定是考虑到,对庞大任务的恐惧和抗拒是导致拖延的重要原因,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能帮助人更好地集中精力、摆脱过去失败的阴影和对“万一任务完不成”的焦虑。所以每次开始阅读,你就需要开启一个番茄钟,并保证这个阅读的25分钟时间里面,不会有任何中断。
Tips:甘特图。
用纸质档的甘特图能将视觉化变得你抬头可见,让阅读的进度能随时随地能看到。
Tips:手绘。
关于手绘:不用担心自己不会画图,你只需会画简单的形状即可。手绘一本书的地图,就像想将一本书的关键点浓缩到一张纸上描绘出来,你需要掌握简单的手绘技巧,学会排版,选择颜色,手绘字体,图文结合。
Tips:综合。
01
技术前端如何有效率地看完一本书?
把书中所有的案例,包括网上的,照着写一遍,然后再改。
02
实习期如何确定以后的发展?
做好当下的事就好,不要想太远。喜欢和适合就去尝试,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不怕错。
03
如何确定已构建了完整知识体系?
这个没有一个明显点。像产品一样,有一个0.1的版本,拿着这个版本和其他人对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逐步发现。我现在也才是初步的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都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04
读完那么多书怎么保证不忘记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台湾的李敖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记书,而是在读的时候会进行分类,把所读的书进行详细的分类。我们也不可能记住那么多的书,分类管理,我们要用的时候方便找得就很好。
05
网上这么多推荐,怎么选择书?
看各类网站的评分,比如豆瓣。如果是职场类的书籍,建议要带着问题去选择和阅读才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