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温不火到如火如荼,新三板只经过了一个“扩容”的分水岭。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市场迎来大扩容,266家公司当天在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在2014年1月新三板扩容前,整个市场仅有355家挂牌企业,市值也仅有400亿元左右。
伴随扩容,新三板仿佛化身一块巨大的“海绵”,吸引了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争相挂牌。就在开启扩容后的第二年——2015年,挂牌企业数量接连突破2000家、3000家、4000家、5000家整数关口,从2000家到5000家只花了10个月的时间!2015年,新三板市场日均挂牌企业数量接近10家。
从2014年1月24日至今(2016年5月2日)的830天里,新三板市场的挂牌企业数量已迅速逼近7000家,较沪深两市的2800家高出1.46倍,远超主板市场。
比较扩容前的2013年与扩容后的2015年,可以发现,参与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者数量迅速攀升。2013年,参与的投资者为8500余户,而到了2015年底,新三板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分别达到了2.27万户和19.86万户,总数已超过22万户。
同时,扩容后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功能也迅速发挥出来。2013~2015年,新三板市场融资额分别为10.02亿元、132.09亿元和1216.17亿元。
如果将主板比作成熟健壮的中年,那新三板还是一个幼儿。新三板扩容两年来的生存状态,可以用“野蛮生长”四个字来形容。
时至今日,新三板仍有一些问题备受市场各方关注,并且是经过长久的争论仍未有明确结论。《每日经济新闻》为您筛选出其中最受关注的十大争议问题。
争议一:流动性足不足
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有关新三板的争论都会涉及流动性问题。流动性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无需讳言,对于目前新三板流动性到底足不足,市场上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在一些认为新三板流动性已经足够的投资者看来,不该对新三板的流动性太过于苛责:一方面,新三板的定位与主板不同,主要针对有融资需求又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如果投资者对挂牌公司是从长线投资的角度出发,那么流动性自然应该不高,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沿用A股主板市场的惯性思维来衡量新三板流动性是否足够。试想,如果新三板的流动性和主板相类似,那是否也意味着新三板的投资风格也是快进快出?是否会与主板一样,流于同质化?另一方面,纳斯达克作为新三板的前辈以及可以效仿的榜样,其流动性也并不是很充足。纳斯达克大部分市值集中在少数个股上,并且同样有为数不少的僵尸股长期存在。
而在持相反观点的投资者看来,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数据看,流动性问题更加直观。截至目前,新三板市场仍有2000家左右的挂牌企业挂牌之后尚未有一笔成交,成为“僵尸股”,这一数字与新三板7000家左右的企业总数相比,比例并不低。
今年3月14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突破6000家,但3月14日以来,新三板单日成交股票数量基本都保持在1000家上下。
以4月25日为例,新三板成交金额共计7.98亿元,其整个市场的成交金额甚至不如主板一只个股的成交额。
从成交金额看,去年4月以后的数据更明显。去年4月初新三板单周成交额一度突破百亿元,最高达到124亿元,但随着行情下行,成交额也连续缩量,去年7月单周成交额一度只有17.68亿元,尚不及最高时的零头。
流动性缺乏,可能会使得市场定价机制无法完全实现。一个成熟的、有吸引力的市场,首先应该做到资源在市场中的充分流动,否则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如何实现?流动性问题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市场流动性如果长期低迷的话,是否也会影响投资者退出预期的实现,进而影响投资者入场的积极性?
争议二:投资门槛高不高
根据规定,参与新三板的个人投资者起码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投资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500万元人民币以上,这也就是常说的“500万门槛”;同时要求投资人具有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或培训经历。
对于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市场各方也有完全相左的两类观点:一方认为500万元门槛太高了,应该降;另一方则认为投资者门槛完全没有必要降低。
坚持门槛高的投资者认为,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数量是有相关性的。充分的可参与的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将有促进作用。投资者进入市场本就应秉持“投资有风险”、“风险自担”的态度,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并不比新三板低,但是其对投资者的资金门槛要求仅为50万元。如果新三板的投资者门槛能够适当下降,将会为更多投资者和资金进入新三板市场提供便利。
而部分认为门槛不高的投资者则认为,新三板本来就是区别于主板的市场,二者的定位不同,吸引的公司和投资者也相应有所不同。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业绩波动大,处于初创期,投资风险相对较高。这样的市场环境也要求投资者必须有较高的风险容忍度和投资能力。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今年2月,股转系统曾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明确表示,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新三板实行较高的投资者准入门槛,较好地控制了市场风险,为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为市场制度创新创造了空间,有利于培育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必须严格坚持。
数据显示,2014年新三板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数量分别为4695户和4.4万户,共计4.87万户。而2015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2.27万户和19.86万户,共计为22.13万户,较2014年增长3.54倍。而2014年、2015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为1572家、5129家,2015年同比增长幅度为2.26倍。
争议三:定增规则改不改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1日~2016年4月28日,新三板共发生了3444次融资,其中,定价方式有3090次,竞价方式仅有354次。
正是这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造成了新三板定增价格合理性的大讨论。事实上在新三板市场,定增价上蹿下跳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缺乏流动性,一些挂牌之后没有成交或者极少有成交的个股,也可以高价定增。
开心麻花(835099)是玩定增的翘楚。小成本电影《夏洛特烦恼》14.4亿元的票房神话,让开心麻花赚足了电影界和投资行业的眼球。2015年12月29日,开心麻花挂牌新三板并火速展开两轮融资,而两次定增价在一个半月时间内,从2.4元飙升至106元,也挑战了新三板的定价极限。
2016年1月4日,开心麻花发布定增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晨以2.4元/股的价格,花费365.23万元认购了开心麻花152.18万股。2月15日,开心麻花第二次定增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发行价飙升至每股106元。尽管一个半月时间,价格飙升了44倍,但公司新增投资者表示认可,东方证券等5家机构及另外5位自然人最终合计认购284.18万股,开心麻花因此募集资金3.01亿元。
公告显示,开心麻花两次迥然不同的定价依据基本相同:本次股票发行价格综合考虑了公司所属行业、公司的商业模式、成长周期、每股净资产、市盈率等多种因素,并与投资者协商/充分沟通后最终确定。但在一个月时间,第一次实际控制人认购价格,对应公司估值约为1.07亿元;第二次外部投资者认购时,对应公司估值达50.1亿元。
定价模式下,开心麻花两次蹦极定增虽然受到舆论质疑,但终究机构投资者认可,所以顺利成交。
再看竞价模式。2015年11月,九鼎集团成功完成百亿元融资,采取的便是竞价模式,当时拟定的询价区间为每股15元~ 25元,最终确定价格为中位数每股20元。
九鼎集团目前处于停牌中,但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其停牌前价格在复权后为18.63元,也就是说认购机构处于小幅亏损中。
定增股东有赚有亏虽属正常,但从定增所花费的时间来看,竞价模式往往所费时间更长。这或许也是在高成长期、对资金极度渴望的新三板公司中只有极少数采取此种方式的原因。
如九鼎集团100亿元定增,早在2015年5月19日就已经公告,2015年6月5日获得股东大会通过,7月31日公司发布证监会核准公告。而定增最终完成在2015年11月初,历时近半年。
而开心麻花第二次高价定增,2016年1月29日公告预案,2016年2月15日获得股东大会通过,3月25日公告定向增发完成,历时不足两个月,期间还有春节大假。
这样看来,定价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更加灵活,却往往可能涉及是否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的问题;竞价模式中,投资者参与度更高,价格一般而言可能更公允,花费时间却可能更长。那么,对于定增规则,到底改还是不改呢?
争议四:股价“蹦极”管不管
股价“蹦极”是新三板市场颇为吸引眼球的一件事情,没有涨跌停板限制的新三板,其股价表现也更为“任性”和“刺激”。
去年4月17日,成大生物(831550)盘中出现最高335.51元、最低1元的成交价,1个交易日内股价如此剧烈波动,堪称“蹦极”。
无独有偶,几天之后,中科招商(832168)在4月22日早盘冲至52元,当日又下探至1.01元,最终报收于4.86元,跌幅超过90%。然而,一天之后,其股价在4月23日开盘时又回升至50元,随后上冲至60元。
这些新三板市场上的股价“蹦极”,让习惯了A股股价走势的投资者目瞪口呆。
一部分投资者认为股价“蹦极”应该管,股价的剧烈波动、甚至“蹦极”如果频繁出现的话,可能会影响市场定价机制的发挥,使得市场无法很好地体现其定价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个别公司股价“蹦极”当中涉及定价“掺水”或是其他问题,就应该管。
相反观点则认为,出现股价“蹦极”的个股,大多都是以协议转让方式交易。只要交易中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符合现行游戏规则,对于股东们的自主行为,监管层不应该过多干涉。
每经投资宝(微信号:mjtzb2)注意到,早在2014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就曾表示,“协议转让方式下,投资者之间一对一地成交,股票交易不设涨跌幅限制,转让价格由转让当事人双方自主协商确定,其中可能存在价外因素,这是协议转让方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于协议转让的股票交投通常并不活跃,个股交易风险外溢的可能性较小,对公众投资者的影响也不大。因此我们尊重当事人的价格协商权和决定权。交易价格由协议转让当事人自主协商确定,充分体现股东自治和市场自主的原则。”
争议五:估值贵不贵
在资本市场上,估值是一个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要指标。新三板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新三板的估值判断成为让所有市场人士头疼的话题。
一部分投资者认为新三板估值并不贵,做市板块虽然比主板贵但是比中小创要便宜。
先来看看目前新三板的估值情况。据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统计数据显示,4月28日,新三板整体估值为32.17倍,其中做市板块为37.13倍,协议板块估值为19.13倍;当日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为23.39倍,中小板为47.22倍,创业板为69.79倍;沪市主板的平均市盈率为14.83倍。
也就是说,4月28日新三板的整体市盈率是沪市主板的2.17倍,是深市主板的1.38倍;相当于中小板的68.12%,创业板的53.19%。
协议板块由于缺乏流动性,其估值水平高于沪市主板,但低于深市主板。
流动性相对更好的做市板块,4月28日的整体估值大幅高于两市主板,但只相当于中小板的78.63%、创业板的53.20%。
以联讯证券(830899)为例。这家新三板挂牌的券商做市商数量达到40家,4月25日换手率为1.27%,在新三板中算是流动性较好的品种了。2016年4月25日联讯证券报收于2.65元,2015年每股收益为0.17元,对应市盈率为15.58倍。
同样是4月25日,在已经发布2015年报的上市券商中,市盈率最高的是西部证券,达33.54倍;其次是东兴证券和太平洋,分别为29.5倍和26.15倍;而广发、光大、招商、国泰君安等市盈率均不足10倍。
联讯证券对应2015年15.58倍的市盈率,略低于国金,如果它在A股上市,那么这一水平将位列券商第8位,看起来还不错,而2.65元的股价,在A股市场上仅略高于京东方A,而京东方A的流通股本高达240亿股。也正是由于极低的股价,联讯证券目前的流通市值仅为46.11亿元,尚不足主板市场市值最低的东兴证券的30%。如果将联讯证券放在A股市场,2.65元的券商股,你买不买?
而持不同观点的投资者则认为,新三板的估值还是贵,尤其是个股。2015年6月,英雄互娱(430127)借壳塞尔瑟斯,9月便吸引了“国民老公”王思聪入股。之前,有券商认为,英雄互娱值200亿元,可是当时的舆论一面倒地批判英雄互娱在“吹泡沫”,觉得公司连100亿元都不值。(来源:投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