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段时间以来都有投资机构和一些蓝领方向的创业团队,接连发布了一批文章在讨论蓝领市场的属性及未来蓝领领域的创业机会和布局,各种观点很多看了都感觉很有道理。创新公园作为国内最早关注蓝领创业团队的创业服务平台,一直对蓝领服务的项目深有体会,我想站在投资人的立场从社会学及宏观经济的角度浅谈一下这个族群及行业的情况。
蓝领是谁?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
蓝领人群在我的理解中已经过渡到第二代了,第一代是以前大家称呼的农民工,也就是那群80年代末90年代初,离开了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来到城市讨生活的人,他们的生活轨迹同城市完全是脱节的,他们在城市打工、挣钱然后寄回老家,他们的期望是能赚够钱回家盖房子养老,落叶归根。因为他们的收入是从土地里得到的几何倍数,国家又实行了新农保,所以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满意度是相当高的,也就是幸福指数很高,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融入城市,所以也并不太在意或者是可以容忍所谓城里人对他们的嫌弃和歧视。(同理可以参照80代那些洋插队的心态)
而他们的第二代已经不能称为农民工了,因为这群小孩从小离开家乡,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但是他们渴望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但现实是只能成为旁观者,他们是一群没有归属感的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有限,有些是留守儿童,因为由长辈抚养无法得到父母的正面引导和及时的教育放弃了学业,一部分是因为农村人口结构调整后村办学校消失,基础教育全部转到镇上去了,尽管不收学费但相应的就学成本提高后导致学生失学,到城市早早进入社会打工,加入蓝领大军。还有一类是他们随父母来到城市上学,却不能得到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学习基础薄弱,父母无暇照顾或者经济压力的问题,连9年义务教育都未完成,迷茫而无助。这群小孩承受着各种社会的眼光和客观现状的压力,他们对社会的满意度是非常低的。现在他们是蓝领大军的一员,未来20年或30年后当他们丧失了劳动技能之后该何去何从?是件值得忧虑的事。
蓝领们的未来不被看好? 有待商榷
回过头来看第三季度中国的GDP增长6.9%,其实未必是个不理想的表现,甚至超出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期,大家都知道数字的真实程度到底有多少水分,但是国际资本包括大摩、高盛还是依然看好中国的宏观经济。因为全球经济回暖是趋势,美国经济已经全面复苏,欧洲经济也开始走出困境,这次G20峰会不讨论欧洲经济增长也是因为已经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这轮的中国经济依然是处在调整结构的状态,增长放缓的时候只要能保证就业率依然可以保持市场的稳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还是要提高就业率。但就目前来看这些刺激政策还是在解决高学历人员的就业问题,那群低学历的产业工人未来的就业机会在哪里?目前有几种可能性,就是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完善社保体系、降低购房成本把老百姓的存款释放到消费领域,从而促进消费市场及服务行业,增加蓝领们的就业机会,从而解决制造业不景气而导致的制造业蓝领的失业问题。但是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治本的方法,如果第二产业无法复苏老百姓就不能提供源源不断地购买力支撑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
还记得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产业工人吗?他们是中国经济崛起的符号。李开复老师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过对蓝领市场的关注“中国有个人口优势,还有非常大量的蓝领人口,蓝领人口现在是在大城市里面打工或者在某一个工厂里工作,这一批人,在一个新崛起市场里面,其实扮演重要的角色”。简单的讲就是市场很大如果想创业就往那个方向试试。
所以近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及投资机构关注到这个领域,但也仅仅是关注而已,离布局依然还有距离。仅就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对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不太看好,导致对行业中国制造没有信心;2、对中国蓝领人群的属性还不够了解;3、对目前这个领域中的创业者能力持观望态度;4、担心人口红利消失后机器人或机械手臂会替换人工导致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萎缩。
我个人认为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尽管大家能看到的一些表层现象就是美国及欧洲制造业回流,中国的人力成本提高,北美及东南亚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的劳动力,但事实是很大一部分的公司在海外兜了一圈后依然回到了大陆。工场搬迁表面上好像省了30%的人工,但最终为此带来的一系列的管理成本并未提高效率,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试想一下哪个民主国家能够接受像中国富士康那样把几十万劳工积聚在一个大社区内接受如此满负荷及高效率运转的准军事化管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提供了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制造业的回归和升级迭代本身就是有一个过程,德国、美国、日本、都是有一个共性的发展过程,以山寨和低端制造起家然后再进行产业升级,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东莞工厂倒闭解散,工人失业,但是数据显示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蓝领工人外流的显现,这就说明人员依然在珠三角这个大池子里流动,经济不景气挤占了大量低效低附加值的中小型民企的生存空间。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财富积累靠的是勇气,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供给关系不平衡而产生的,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是要迭代掉他们的,他们也是时候该淡出商业舞台了,互联网的革命意义不就是利用再造流程的方式打破原有的壁垒,形成新的垄断吗?当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着别人来颠覆。而只要市场的需求不萎缩,产能会先在大企业集中,那些大家伙会变得更大。产业工人会聚集到那些大企业中,所以那些做蓝领招聘的企业终极商业模式绝不是一个撮合工具,而是平衡市场供给关系的杠杆,经济越是不好价值越大!深圳经历了山寨手机的那波低潮,现在不正在成为全球的创客乐土吗?美国的那些产品众筹网站拿到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晒张去深圳的机票,告诉用户“亲,我给你们去做产品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工业有机会实现转型。
蓝领大军未来将带来的机遇
我们相信中国经济长期看好至少能保持10—15年的匀速增长,农村土地的私有化、城市化进程、60万亿的国有资产放开等等,中央政府有一把好牌可打。其中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庞大的蓝领人群是个巨大的市场,包括招聘、金融服务、婚恋、房产等等,很多人分析过了,我就不详谈了。
但是正因为是个全新的领域,大家都没有数据可分析包括BAT,也导致的这个行业迟迟没有成为风口,我们本来以为在2015年资本市场会把蓝领这个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来布局,事实上进展不如我们的预期,没关系我们倒不是太着急,接下来应该会有一批创业者杀进来,之前有智联、中华英才的团队做招聘;58、赶集的团队做垂直平台;未来会有做校园分期、校园配送的都会杀进来。
我们在2012年开始关注蓝领方向的创业团队,当时投资了制造业蓝领招聘项目“我的打工网”的种子轮,在融天使的时候特别难,难在哪里?前面提到过的问题几乎都碰到了。而且这个行业有很高的隐形进入门槛,那个时候资本也特别热,那些用钱烧流量的项目融钱特别快,相对来说这样的项目就不够性感,当时团队做的比较重,所以增长就不够惊艳。2013年初时候大家都在用轻模式快速积累用户的时候,这样的项目就更不受待见了,但事实证明当时搞流量的都把自己给搞死了,做重的活下来了,事实证明在一个全新的垂直领域被用户认可并信任是有成本的,只有做重才能提高用户粘性并形成壁垒,而这个壁垒一旦形成对手很难打破。
当时创始人线下出身也会被质疑缺乏互联网基因,回过头来看其实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你不懂行的话陷阱太多,而且蓝领行业人群很特殊,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很难产生信任感并且有一套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既有的打法是打不透他们的。所以当有些创始人告诉我“我先要做蓝领社交把用户黏上来之后倒流到招聘”等等,我的回答就“你想多了”,这套逻辑在这个人群中是不通的。所以我不太认为短期内能出来入口级的平台型公司,所以每个方向都有大量的机会。
但是当时很多机构尽管表示认可这个观点,但同时又持观望态度,几乎所有的知名投资机构都能见到合伙人但总差在临门一脚。我想这也是很多蓝领方向的创业公司的共性问题,所以几乎就在子弹快打完的时候很幸运得到了创新工场的天使轮,合伙人郎春晖特别认可这个市场和创始人在做的这个事,并且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耐心,汪华也站在一个很高的维度在来俯视这个行业并同团队一起梳理了战略,接下来的速度就特别快,很快就在今年的8月完成了由富达领投、诺基亚成长基金的跟投,完成了目前蓝领招聘市场上最大的一笔A轮融资。回过头来看有个有趣的的显现,这几家机构都有一个共性,懂宏观经济、了解全球市场、同全球制造息息相关(创新工场的LP其中就有富士康)。
其实一谈到经济的事其实特别容易挨板砖,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我们有个很朴素的观点就是中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并且愿意关注到那些经济转型过程中而产生的特殊人群,比方说农民、蓝领。他们在社会中处于一定的弱势,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帮助。作为一家投资机构带动开发和促成蓝领领域的创业项目可以让蓝领族群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从他们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去服务于他们,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思考如何帮助他们,就是在思考他们需要什么?等于在想创业的点子,说到创业就又回到今天的主题,如何服务好这群近3亿的从业者谁就有机会杀出来,成就一家百亿美金的公司。
综合来看资本也许除了逐利,也许还能为改善社会环境做些有价值的事!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