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佳宜连锁超市、“湘西鱼粉”连锁快餐、“三湘会展服务”……近几年,一批新兴中小微企业从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出发,入商场、进社区、进高校,成就了一张张“长沙商旅职院”的“双创”名片。
“我校坐落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城交会的三角地带,有60年服务三湘的办学特色。”长沙商旅职院校长刘国华说,学校坚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以课程带动学生“双创”意识和技能提升,以机制保障“双创”教育落实到位,以平台支撑“双创”项目孵化落地,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不断提高。
开设“双创”必修、选修及线上课程
“好汉留步”是长沙商旅职院几个在校生正“捣鼓”的创业项目。“还没完全成熟,就已经被好几个投资人看中了!”该校创业学院院长韩燕平说,这个以长沙马王堆汉墓汉文化为灵感打造的餐饮项目,既是学生团队递交的“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作业,也是学校旅游学院和湘菜学院协同合作的成果。
旅游学院有资源优势和营销策略,但结合汉文化打造湘菜菜品,进行餐馆选址、运营等,需要湘菜学院加入才能完成。于是,旅游学院教师带着学生们逛湖南省博物馆,了解湘地汉文化的发源、发展,一路上给大家讲解各种礼仪、服饰知识;湘菜学院教师带着学生开发新菜式,讲授客流量分析、翻台率等开餐馆的必备知识。两个学院合作,项目越做越成熟。
这正是该校“双创”课程的最大特色:以“双创”特色课程为平台,以学科专业为支撑,促进“双创”团队跨专业、跨院系交叉合作。
目前,长沙商旅职院开设了两门创新创业必修课,计48个学时、3个学分。要想拿到学分,学生必须以团队为单位提交一个初级项目。每个团队由5人组成,各院系学生混搭组合,人跟着项目走。
这些碰撞出的初级项目,由各学院教师提供专业支持,经过校级、市级比赛层层选拔后,约有15%进入孵化基地。
为帮助入选的项目孵化成形,并满足有创新创业意愿学生的需求,学院还开设了“中小餐饮企业创业与经营”等12门创新创业选修特色课程,以及11门创新创业网上课程,并编写6种校本教材,供学生学习使用。2017年选修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有7000余人,课程覆盖率达85%。
成立创业学院选聘专兼职教师
刚入校不到一年,永州姑娘刘海萍就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星空网吧”。“团队7名成员全部来自2017级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专业。”刘海萍说,自己能被录取到这个新设立的专业成为第一届学生,挺幸运的。
刘海萍的幸运,得益于长沙商旅职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作机制。正是在这一机制统领下,以探索创业者培养规律、将创业者作为专业重要培养方向的“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专业”得以设立。
2016年,负责全校“双创”教育组织与实施的创业学院成立。“有编制有人员有预算有场地。”韩燕平说,学院有校内专兼职教师26名,负责讲授必修课、选修课,进行项目指导;由17名企业家、投资人、校友组成的“外援团”,每人每年至少来校进行两次辅导;成立“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就业教育教研室”“熊苹创新创业大师工作室”,特聘校内外名师组团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拥有800多名会员的学生社团“创业者协会”,更是教师们的重点指导对象。
“经费列入年度预算。”韩燕平回忆,“仅去年学校就投入经费210万元,还不包括合作企业提供的27万元创业项目奖励金。”
大手笔投入一条街一栋楼一层楼
开在长沙商旅职院东侧临街门面里的“千默文化公司”,由学校2017届毕业生陈斌创立,目前仍在孵化中。120平方米的空间,陈斌和他的团队几乎是免费使用,“按市场价,怎么着每个月的租金也得四五千元”。
一条街24个门面,从2013年投入使用开始,全部用来孵化学生的创业项目。当年便入驻的老业主肖依创立了“花生活花店”,一直留守在此。“每当发展遇到瓶颈,回到学校就能向老师请教。”加盟美团、聘专业送花团队、花店品牌标识设计……在平台和教师们的支持下,肖依的花店如今年毛利润超过30万元。
“按照经验,项目在孵化的前半年至一年是最脆弱的。”韩燕平说,为帮助创业学生度过“脆弱期”,学校投入1900多万元,建成了总面积达767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即一条创业街、一栋创业楼、一层自强楼。
此外,110多个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仅仅3年就为1.36万余人次提供了实践机会。其中,学校与京西宾馆合作向全国两会选送的服务人员,在返校后成了本地会展活动临时服务人员的培训师。过硬的专业素质,让这些学生在各大会展备受欢迎,她们当中的部分成员也趁势推出“三湘会展服务”创业项目。
长沙商旅职院党委副书记李晖介绍,在“三驾马车”引领下,最近3年,长沙商旅职院学生创业人数从84人猛增至142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6.5%,学校成为湖南唯一连续3年被授予普通高校就业创业督查“一把手工程”的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