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上海灵众创始人郝聚民接受《中国企业报》专访,阐述如何实现双创落地

6076
上海灵众 2016-06-13 16:32 抢发第一评

【导读】创新创业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企业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一方面高端产能严重不足,要解开这种纠结,必须依靠企业的创新创业才能完成。但企业创新,不但要有创新意愿,更需要有创新能力,而衡量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关键看企业的决策者和运营者,在路径设计上和资源整合上,能否形成自己的过人之处。


中国企业报采访.jpg


近日,上海灵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郝聚民接受《中国企业报》专访,就中国当下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刻阐述,帮助企业实现双创落地、转型升级。

以下是《中国企业报》对郝聚民博士进行的专访


《中国企业报》: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您认为创新对于中国企业到底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郝聚民:创新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是简单地贯彻政策要求,不是可有可无,创新是这个时代生存与发展的法则,一句话“创新定生死”。这主要源于两个判断。

第一,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人类打开了全新的天地,企业处于重大的转型机遇期。互联网带来无处不在的联接和人类智慧的空前共振(Holos),导致我们进入了陌生的VUCA时代,即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跨界颠覆的时代,同一个领域的人,容易遵循着相同的惯性思维,颠覆这个领域的往往是外行,可能跟你今天的业务没有任何关系,他要做的就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对以往的模式进行颠覆!如果用10年以后的眼光看2016年,90%的商业模式2016年还没有出现;90%的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企业将要消亡或者被迫转型。在凯文?凯利看来,30年以后看今天,那时运作人类生活的伟大产品,在当前根本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在这样一个技术快速迭代和经济持续低迷的时代,创新关乎生死存亡!

第二,创新创业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一方面我们产能过剩、产品过剩,我们进入了相对过剩经济状态,另一方面,我们大量进口国外先进的原材料和产品,中国消费者更是买空了日本和韩国的货架,我们似乎又是处于相对短缺经济中。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纠结,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一方面高端产能严重不足,要解开这种纠结,必须依靠企业的创新创业才能完成。

《中国企业报》:您觉得企业创新最大的绊脚石是什么?

郝聚民:制约组织创新的障碍不外乎三大类,即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障碍、心智模式方面的障碍和制度方面的障碍。具体表现在六个具体障碍和对应的六个重大范式转变:个体层面能否从惯性思维转变到创新思维,群体层面能否从乌合之众到群体智慧,创新体系能否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管理模式能否从管理1.0到管理2.0,个体心智模式能否从固步自封到创新颠覆,高层的思维理念能否从创新障碍到创新引领。其中,最核心的无疑是作为企业引领者的领导理念。不同的理念决定了企业能否解放人的能动性,激发员工的智慧共享,领导者的思维理念无疑决定了组织的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报》:确实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职业技能如此分化的今天,是否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能力?

郝聚民:产品创新的过程要经历两个阶段:点子酝酿和技术实现。很显然,没有专业能力的积累,无法进行技术实现。但点子酝酿则不然,任何一件伟大的发明都是开始于点子,实现于技术。一帮异想天开的人提出点子,一群技术专家负责实现。

最近,整个硅谷被一件“疯狂”的事件刷屏。依据蓝图发布者伊隆.马斯克的设计,对Hyperloop的“超级高铁”进行原型测试取得成功。凭借设计在高架管道中弹射的胶囊,将打造未来全球最快列车1200km/h(上海磁悬浮3倍速度,飞机的1.5倍速度),上海到北京仅需1小时。

从事件中,我们明确看到点子创意与技术创新两个阶段的不同。正是基于这种“万众创新”的理念,上海灵众投资有限公司从2015年初开始全力打造随心创平台。它是一个点子聚集的平台、一个智慧共享的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企业内部各类创新和创业。在这个平台上,人人可以发起项目,人人可以发表观点,人人可以参与决策,人人都是合伙人。

《中国企业报》:创新是所有企业家关心的问题,这里面不仅有“小企业”,还有很多“大企业”,有些大企业会担心自己被“颠覆”,您怎么看待?

郝聚民:这个时代的竞争特点,就是外行打劫内行,快鱼吃慢鱼。一些渐渐意识到时代困境的大企业,对于这种被颠覆的可能性开始反击。然而,有些大企业采取了错误的反击策略,他们视小企业为敌人,从开始的围追堵截,到刻意模仿小企业的战略战术。出租车行业在滴滴打车等网上约车软件的竞争下,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不恰当的反击,反倒加速了大企业的衰退。

在此,这些大企业要明白,大企业的优势是在过去的业务当中聚集了大量的资源,比如制造资源、研发资源、供应商网络、销售网络、品牌及渠道,乃至大量的客户数据,这些正是传统企业的优势。然而很多大企业与小企业竞争时,却扔掉这些资源,丧失了大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大企业采取与小企业一样的动作时,大企业最终会被小企业带入其所擅长的领域,也就注定了失败。大企业想要和小企业竞争,必须彻底转变游戏规则,主动将自己平台化,让小企业在平台上实现创业,使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这样才能把现有优势发挥到极致。

《中国企业报》:在这些大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国有企业,对于国有企业的双创,您有什么建议?

郝聚民:国企与其他企业最核心的不同是机制体制,由于国家对国企有明确的保值增值要求,稳定发展是基调,而快速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持续创新,如何把握好稳步发展与创新求变之间的尺度,对国企带来考验。

“特区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我们给国企的建议是建立企业双创特区,将创新的风险在早期阶段剥离国企的母体,在特区中孵化,等项目进入确定性收益阶段再收购到母体中,这个特区则成为国企双创的桥梁,我们称之为“第五代孵化器”,它包括特区机制建设、线上平台应用、线下辅导过程和外部资源对接四位一体的功能。

《中国企业报》:能否详细讲解一下您所说的“第五代孵化器”?

郝聚民:第五代孵化器是双生态型孵化器,旨在针对创新创业特区在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两方面进行集成。创业生态是指为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的创业服务,如场地、财务、品牌、人才招聘等服务支持,而产业生态则是为创业团队提供基于产业的研发、制造、渠道、客户、供应网络等资源支持,离开产业生态圈思维,项目成功率很低。一个完整的创业体系,应该是双生态圈的,即创业服务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的集成。

灵众投资第一个提出了“第五代孵化器”的概念,我们不是从发现好的创业项目出发,而是基于传统的产业生态圈,对接创业团队和项目。这种方式,有别于一般创业项目追求颠覆传统行业,相反,它促进了传统企业尽快实现互联网+,尽快实现转型和升级。举一个例子,“润湾孵化器”是灵众投资和华立集团携手打造的国内首个“第五代孵化器”,经过短短一年的实践,润湾孵化中心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孵化器的明星,不仅各级主管部门多次莅临指导,国际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也多次到孵化器考察交流。今年,华立集团进一步提出打造“创意-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产业生态”全产业生态的“创客社区”,引领华立集团加速转型升级。

qrcode_for_gh_c1c5dba9b910_258.jpg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上海灵众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