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创升级”的新主题下,高校双创如何通过模式创新“上新水平”?
日前,成都大学“CC空间创客校园行”举办,聚集了地方政府和协会机构、学校领导、合作企业、创业导师及诸多优秀团队。作为成都大学创新创业系列品牌活动之一,该活动已经成为成都大学“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的重要窗口。
“校院企地”是成都市推动双创的重要举措。2018年1月24日,成都市正式出台《成都市深入推进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与校院企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旨在推动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与校院企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校院企地利益共同体、创新发展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全面助力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此方面,成都大学相关工作已开展了多年,借助双创的深入开展,成都大学“校院企地”在资源整合、协同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深化发展。形成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创新创业院士(学部委员)工作站、新经济创意课程群研发中心、沪蓉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及以CC空间为代表的孵化中心、活动平台等完善服务链条,在国际创新创业交流活动、科研合作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在相关领域已经逐渐开花结果。
以学带创打造双创教学实践新模式
高校双创已经成为中国双创发展的重要源动力。随着双创深入发展,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对推动双创升级意义重大。
2016年,成都大学对标成都市重点产业布局、探索适应城市型综合大学发展的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模式,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下文简称学院)。学院以产教合作带动创业团队培育,以引入优质行业资源丰富创业教育内涵,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在创业孵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对外创新交流等方面,动作不断。
比如,创新孵化方面,依托CC众创空间、“成龙谷”孵化器等平台,成都大学生态型创业园区建设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入驻创业团队总计165支,较2015年实现大幅增长。成都海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四川晨阳拉启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蕴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就是园区的优秀项目。
其中,CC空间打造以学带创的“平台+课程+实训+孵化”特色模式获得好评,并在2016年10月获批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成龙谷”孵化器由成都大学与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共建,当年入驻了52支创业团队,实现园区年产值1945万元,新增技术专利39个。
学院还借助CC空间校园行、创业天府·菁蓉汇·成都大学专场”、“创业天府•菁蓉创享会”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搭建展示与合作交流平台。仅成都大学专场在网易直播获得数十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影响力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学院加大对创业团队扶持力度,通过创业资助、政策补贴等方面,年均为入驻团队提供了100万元以上的资金支持。
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结合创新创业实践发展需求,成都创新创业学院通过课程创新、城市合作、校企合作,将创新教育和实践深度结合,推动创业教育向专业化、产业化、实践化深度发展。全国首个创业辅修专业《创意经济》实训比例达66%,建立台湾文创科技中心、英国圣地瑞丁珠宝设计中心等多个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深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值得关注的是,学院还建设了以院士(学部委员)为引领的创新创业领域国内知名智库,其中包括沪蓉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成都市新经济课程研发中心、汪同三(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金元浦(中国创意经济学奠基人)、威廉姆森(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三位院士(学部委员)工作室,形成了创新创业研究、服务经济转型的新高地,在全国引发了强烈关注。
此外,学院在拓展创新创业师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创新创业对外交流等方面动作不断。几年间,学院先后带领师生赴韩进行创新创业交流、开展菁蓉创工坊丹麦VIA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营、组织“成都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和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激发了师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拓展了创新思维,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在创新创业的持续投入也带动了学校的竞争力。据2017年《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显示,成都大学排名163位,比2015年上升306位。
深化合作模式构建校院企地共同体
在世界范围,校院企地融合模式,被认为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繁荣、甚至影响了美国西海岸高新技术的发展速度等方面,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我国,校院企地也不断被认可。据有关研究显示,近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中校企合作获奖共889项,占高校获奖总数的60.02%,占总获奖项目数的34.14%。
不过,过去的校院企地合作,模式相对单一,大多是“高校供项目、企业做承接、政府给优惠”的模式。随着双创快速发展,这种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如何探索更好的合作机制,将高校、院所、企业和园区等优势整合,按市场规则融合成共同体,成为探索校院企地发展的关键。
在成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创立至今,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和产业优势,发挥学院在高科技人才等优势,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构建了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的平台,推动双创快速发展。
比如,成都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政研室、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足协,以及各区市县及市级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了一系列面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研究平台,比如成都市委宣传部共建了“天府文化研究院”,以“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为宗旨的挖掘成都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全球文化交流创新的崭新平台。
与此同时,学校面向地方发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通过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方式与企业开展多种多样合作,已经逐渐形成了面向地方、面向产业的较为完整的科研平台体系。比如学校与成都工具所有限公司共建了四川省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解决重大工程和装备关键材料的设计、研制、服役性能和可靠性问题;与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了涵盖机载/弹载图传、机载/弹载数据链组网、通信导航位等研究内容的成都空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等。
依托校院企地合作模式,成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在生物医药领域、动漫与文化创意领域、工程技术领域、城乡教育领域等领域,共建立16支科研创新团队,并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果。
比如在工程技术领域,专注在先进材料、医用机器人、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围绕成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大数据、信息化深度融合研究助推成都先进制造业向“成都智造”转型,助推成都智慧城市建设。
在动漫与文化创意领域,相关团队先后完成水井坊、五粮液、剑南春、舍得、黄鹤楼、谭木匠、宏基木业等品牌策划和包装设计,完成拉萨城标雕塑《高原之宝》、甘肃定西市雕塑《新莽权衡》、贵州江口梵净山广场景观设计等,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1-12-06 红小包发布了 《创富港再落一子 广州红盾大厦2.0创新空间盛大开业》的文章
2020-06-10 红小包发布了 《高通的盛世危机:它将如何协调自己与客户们的关系?》的文章
2020-06-10 红小包发布了 《如今的高通为什么不能“躺着数钱”了?》的文章
2020-03-05 红小包获得了黄小天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