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一直都是一件大难事。尤其漂泊在北上广的苦逼青年们,那得奋斗个一两百年才能买房啊。心酸,想想要是我们生活在古代,还需要为买房发愁吗?
别想了,古人买房更是心酸。
房价高
宋朝的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如果在首都开封买房的话,据说要不吃不喝260年左右才可以攒够买房钱。
比如欧阳修,虽在京城为官,但一直在小胡同里租房住。三十八岁做到了还不错的职位,相当于国家信访局副局长,仍然还在租房。
苏辙的父亲苏洵做了十年的官,都没能买上房子,兄弟俩只能借住公署。后来一家老小几十口,公署里住不下,苏洵才去租了一处宅院。父亲过世后,苏辙守孝3年,再到京城做官时已经31岁,直到70岁那年才买上了房子。
明朝的房子也不便宜,当时一个小户型要三四千两银子,而一个县令,七品国家公务员,年薪不过三百五十两。想买房子,你得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房钱。
需中人做保
古代进行交易时,所有的事项都要做到“三面言定””。大多买卖交易要在中人、邻证或牙人的配合协调下进行,意思就是找个第三方中间人。
像是买卖房屋,房主要“先问亲邻”,这种制度源自宋元时期。首先问问身边亲邻是否愿意买,如果大家都不愿意买,你才能找其他合适的买主。因此交易多是在亲邻等熟人之间进行的,所以就算你看中了哪个房子,邻居不同意买卖你是不能交易的。
这样做是为了让交易更安全。其实一份交易的安全是很需要第三方的,古人为了安全尚且如此,到了现代呢?
互联网发展,尤其线上交易平台,只要双方同意便可签订合同,像是旅游合同,理财合同,然而纠纷频发,出事难以取证,安全难以保障。好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了第三方电子签约平台。一方面电子签约能让签署更快速便捷,另一方面也能让交易平台更安全,保障各方权益。
房契难保存
买房子已经这么困难了,其实还有更难的。就是保存房契,据说房契是古人远行必带的东西。《倩女幽魂》中宁采臣背的筐里除了书就还有房契、地契。为啥?
古代的房契就是买房时签的合同。古代房契往往只有一份,并且只会在上面写着出卖方是谁,中间人、经手人是谁,而买方的名字一般是不出现的。买卖完成后,房契一般交由买方收藏。如果你的房契丢了给别人捡去,那他完全可以自称买方霸占你房子,到时你哭瞎也没用了。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忍不住感慨,有一套房子咋就这么难呢?由此可见,买房自古以来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儿啊,别心酸了,继续加油吧~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