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的投资者大会上,百威英博的CEO薄睿拓还在意气风发的说,自己是中国市场上盈利能力最强的啤酒公司。
那时他大概不会预料到,中国的资本市场竟会在最后一刻将自己拒之门外。
就在各大香港券商为这笔“今年最大IPO”打造了一场融资打新的狂欢节之后,百威亚太却选择了“临阵脱逃”——
北京时间7月13日凌晨,在美国上市的百威英博母公司发布公告称,决定不再推进亚太子公司(百威亚太)在香港的IPO计划。
百威被迫“敬了一次真我”。
这本是一场融资额达到700多亿港币的IPO。若成功,这家啤酒巨头的亚太分部将坐拥接近5000亿港币的市值,比华润、青岛、燕京等一干国内啤酒公司的市值加起来还要大。
至于IPO的目的,百威在招股说明书里也写得很直白,就是为了融资还债。
既然关乎公司债务和现金流问题,那为何又会“临阵脱逃”?
倘若整理这几天的媒体线索,让百威功亏一篑的原因大致也想得到——既然面向散户的部分被超额认购了数十倍,那一定是有资金量巨大的机构投资者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认购协议。
无独不偶。就在一个月之前,亚太区最大的物流地产平台ESR Cayman——这一上半年的新股“集资王”,最终也选择了将已经收到的款项退还给认购的投资者,然后宣布推迟在港上市的计划。
至于九月份想来香港做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则默默的将原本200亿美元的集资额直接对半砍了一刀,以求得一个顺利挂牌。
市况不好之时,管你是现金流充沛的消费品公司,还是前景无限的互联网巨头,要么黯然离开,要么跪着入场。
香港的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残酷”。
然而在内地的新股市场,这周却是一幅火热的光景。
媒体和券商集体为“史上最强打新周”造势,21支科创板新股出台“迎客”,平均认购倍数超过1000倍。
若以这批新股募集总额370亿元大致估算,这意味着有上万亿的资金拼了命也要求得一张科创板的入场券。
再考虑到320万的科创板账户中,有309万参与了这周的打新,说这是一场“有门槛的全民狂欢”,并不为过。
两地资本市场这一周的冰火两重天,怎么讲,用句不恰当的比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
那么这两个市场的投资者,究竟是谁失去了理性?
答案是,都没有。
港股投资者对新股谨慎自然是对的,因为过去两年的上市狂潮换来的只是一地鸡毛。
在赴港上市的巨无霸中,表现比较好的美团点评尚且在破发的边缘挣扎,而像小米这种本被寄予厚望的小巨头,上市一周年却遇股价腰斩,连PR都不敢出来做任何宣传。
至于其他像众安阅文之流,更是没眼相认。
原本高呼new china无限好的外资券商研究员朋友只能执手相看泪眼,说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朦胧才是美,上市后才看透了新经济的世态炎凉。
在这样的市况下,零星的小型公司IPO也就罢了,像百威亚太或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块头,资金自然是吃一堑长一智,万分谨慎的。
然而,内地投资者对科创板打新的狂热就错了吗?
其实也没有,因为无论是看历史还是看现在,政策红利,始终是内地资本市场最肥美的“肉”。
整整十年前,创业板开板。首批上市企业第一天平均涨幅101%,打新成功者赚的盆满钵满。就算一直持有这批股票至今,收益也能大幅超越沪深300和中证500。
而这一次的科创板,监管层的重视比起创业板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虽说是注册制,虽说发行价格已经很高,但按中国人的常识,既然第一批上市企业无论如何要对得住这块金字招牌,那么就一定是监管层从100多个受理企业里精挑细选而来。
此时的无脑打新,反而成为资金最理性的选择。
2
然而理性不意味着正确。
资金如此看好科创板,以至于不管是发行市盈率高达170倍的中微半导体,还是比港股贵出50%的中国通号,统统无差别的疯抢,认购倍数均以百倍计。
这就意味着,这些公司无论是初始定价还是上市走势,决定性因素并非企业的基本面,而是政策的套利程度。
换句话说,进来的大多都是想捞一把就走的快钱。
当一个市场里充斥着快钱时会有什么结果?前车之鉴其实就在眼前。
新三板,曾被寄希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却最终成为了无数资金的折戟之地。
开板数年,不但指数腰斩,交易量萧条,而且企业的撤退速度在不断加快,挂牌数已经从高峰时的11000多家减少到9000多家。
新三板失败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吸纳了太多只想赚快钱的资金和企业一定是重要的一条。
大跃进式的挂牌企业数量和只允许私募和大户参与的投资者生态,让参与新三板的资金主要就是赌更多的政策红利。而迟迟未放开的政策和平庸的企业基本面,让这里最终成了资金的修罗场。
3
那么监管究竟要如何做,才能避免科创板成为失败的新三板,甚至是平庸的创业板呢?
答案说来也简单,就是什么都不要做。
港股的投资者早已习惯了春夏秋冬。市况好的时候牛鬼蛇神都能来IPO,但只要市场稍冷,投资者就立刻挑三拣四起来。
久而久之,企业自然会调节发行的价格甚至是上市的节奏,而投资者也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能够识别出谁只是来圈钱的,谁又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所以阿里只需要减少集资额即可,而百威亚太却只能铩羽而归。
所以在去年同一批上市的生物医药新股中,既有跌跌不休的歌礼制药,也有翻倍不止的信达生物。
让市场在循环往复的周期中自己完成投资者教育,或许残酷,但才真正有效。
因为资金从短期看或许是狡猾的,是逐利的,是善于钻政策漏洞的。但从长期看,只要给一套规矩,它却是最懂分寸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给资金一个方形的市场,它就会长成方形的模样,你给他一个圆形的市场,它也会适应圆形的生态。
但怕就怕规矩一会方一会圆,朝令夕改,毫不连贯,那资金在无所适从之下,就只能左冲右撞,野蛮生长,甚至选择长期和政策对赌,以求生存。
曾几何时,中国股市的新股也有过首日破发,甚至上市失败。但原本已经在慢慢形成的良性生态,却被想要“呵护”市场的监管层一朝打回解放前。
而这一次的科创板,对待政策套利者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将他们赶出市场,更不是让注册制和市场化定价的试点半途而废,而是真正打破“刚兑”,让投资者意识到,根本不存在这么一条政策,说科创板打新就会稳赚不赔。
如果有一天,科创板企业也出现破发,出现认购不足,出现目前火热市况下完全意料不到的情况,希望监管曾仍能守住实施注册制的初心,守住让市场定价的规则,而将精力投入到惩罚像獐子岛、康得新这样的“老鼠屎”上,那才是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4
2011年端午节后,A股市场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支由于认购不足而发行失败的IPO——八菱科技。
董事长泪撒会场,说自己对不起投资者。可市场却异常冷静,甚至不少媒体给出的标题是——“八菱科技的发行失败是市场的胜利”。
事实也的确如此。一年后重新上市的八菱科技,迄今仍在亏损-跨界并购-再亏损的怪圈中无法自拔。
那时的A股市场有发行失败的,有上市即破发的,但也有首日被市场追捧的,有未来成长了数十倍的。
那是一个差点就成功的新股生态。
希望A股不要再错过这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