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研究员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以“死亡”“杀人”“恐怖”或另类情感为主题的暴力色情小说出现在一些网络阅读平台上,且对未成年人完全开放。
调研问卷结果显示,有21.25%的受访学生表示曾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色情或暴力信息。其中,男生更常遇到色情、暴力信息,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遇到此类信息的频率也更高。
2、游戏周边APP藏危机:网络欺凌不容小觑,不良信息引发担忧
本次调查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情况不容小觑,有12.47%的受访学生表示曾遭受网络欺凌,而且男性受欺凌的比例更高。随着年龄增长,认为自己有过网络欺凌遭遇的未成年人也更多。
3、家长指导能显著减少未成年人手机使用风险 平台应增加未成年人模式吸引力
调研深入分析发现,在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作出管理和要求的情况下,孩子的手机应用内消费、遭遇网络欺凌、遭遇色情、暴力信息等情况均有显著减少。
此外,南都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研究员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多家互联网平台推出的未成年人模式、家长控制模式等使用率极低,鲜少有家长知道这些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由于未成年人模式视频内容实在单一鼓噪,主动开启的未成年人更是少之又少。
1、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使用手机,家长是关键角色,学校教育可作为突破口
谁应该在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中扮演主要角色?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调查问卷受访者答案趋同:家长、老师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均有七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应该扮演主要角色。
不过,虽然不少家长自身也认同应当由家庭主要负责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但仍有约四成的受访家长表示不太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且只有不到半数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引导孩子科学使用手机上做得比较多。
对于家长在管理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课题组采访的多位专家都提及了“网络素养教育”一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童小军表示,虽然家长在未成年人移动互联网引导中应承担主要责任。但有效解决“如何正确引导教育”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于“网络素养教育”进课堂。她认为,网络素养实际上是社会行为的一个部分。学校不应该对移动互联网一刀切,一律不允许进校园,而是应该开设专门的网络素养课,并将这门课纳入常规教育中。
2、不吸引未成年人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都是空谈
目前来看,短视频平台的未成年人模式实行严格的视频分级,只呈现包括教育益智、科普、休闲等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以知识、技能学习类为主,少量掺杂其他带有趣味性的视频,同时,未成年人无法进行直播、打赏、充值、提现等行为。
现今短视频平台在保护未成年人不受到不良内容侵害时的思路,往往是不断净化未成年人模式下的内容,这种净化更像是“可删可不删的都删”的应激合规反应。但从长远来看,当未成年人模式下的内容愈发单一同质,结果反而是青少年拒绝开启,保护模式被空置。
期待家长能有意识开启未成年人模式的最好办法,除了培训家长外,依靠未成年人模式内容本身的魅力来吸引未成年人主动开启似乎更可能治标又治本。建议平台可以根据青少年的兴趣,设置能够吸引未成年人的机制与内容来吸引未成年人,甚至专门为未成年人模式定制独家的精彩内容,真正激发未成年人自主开启保护模式的动力。
3、技术或可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兜底
除了增加未成年人模式下内容的吸引力,技术的力量或还能有更大的可能。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亦是如此。假如没有进行未成年人实名认证、假如没有开启家长控制模式,未成年人的行为就无法被发觉了吗?理论上来说,每一个人的网络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互联网时代最受追捧的“用户画像”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在研究中心此前的测评中,我们在不进行实名注册、关闭家长保护模式的状态下,尝试在几个视频直播类平台上邀请未成年人手持酒瓶出镜进行直播(经过其家长同意),抖音平台在直播开始 1 分钟后就辨认出视频中出现未成年人,立即中断了直播。此外,据腾讯介绍,如果一个注册为成年人的用户的游戏行为模式疑似未成年人,他们也会根据情况与判断联系用户确认年龄。
可见,即使是没有其他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状态下,平台仍然能够通过专门的技术设计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办法更像是一种事后补漏的兜底办法,它并不能在未成年人的利益受到互联网侵害伊始就阻止或提醒某种行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依然需要建立在家长及时开启监护模式,并与未成年人商讨合适的使用互联网的计划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