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拼体力到拼脑力,“脑力密集型产业”面临人才奇缺尴尬
“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遍地机会衍生出的有关“脑体倒挂”现象最传神的描述。
彼时,年广久街头叫卖“傻子瓜子”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元,宗庆后靠卖饮料成为中国首富,曹德旺白手起家靠玻璃称霸,陶华碧靠着一瓶辣椒酱年赚45亿元……以体力劳动付出为主的产业曾在各大造富排行榜中风光无限。
可当脑力劳动者高度集中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引导的“智慧产业”甫一出世,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就立马黯然失色了。
2019年中国最富1000人榜中,信息技术行业更是成为造富最多的行业,共产生了122位富豪,甩了食品饮料、轻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几条街,直接呼应了李彦宏的那句,“前四十年中国拼体力,未来几十年拼智力”。
其实,又何止背靠体力劳动业务“打江山”的企业举步维艰,靠拼蛮力讨生活的个人被脑力时代挤压得更惨。
前有互联网、IT行业平均工资“上不封顶”实力碾压;后有机器人抢饭碗愈演愈烈;就连农业也进入了“以前种地拼体力,现在种地靠脑力”的阶段。
这一切还未待人反应过来,人类就从拼体力的“勤劳革命”转向了拼脑力的“智慧革命”。
时代切换,产业价值的衡量标准发生了改变
世界进入新旧时代切换期,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产业方向调整上,原本被世俗所嫌弃的行业竟然都“咸鱼翻身”了。
最典型的就是被文化创意产业“收编”的游戏电竞,从以前的“误人子弟”发展成如今文娱产业最大的一个分支,游戏产业催生了游戏直播、电子竞技等火爆的创业热点,也带领了不少人攀上了人生巅峰。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游戏业产值2144.4亿元,同比增长5.3%,在互联网各产业中,游戏从业者平均月薪也最高,甚至约比计算机软件产业高出10%,而且是高学历高薪酬。
与之类似,直播、短视频、抖音等文化产业越来越火爆,只要你有创意、够新颖,月入万元不是事儿。
在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体验经济、互联网经济时代转换过程中,那些被掩埋的“智慧产业”价值被充分挖掘并释放。
只不过,很多人仍惯于“以历史照亮今天”,沿用工业文明亦或是农耕文明的产业价值标准去衡量当下的产业变革。譬如,人工智能的出现放大了“机器换人”的威胁。
事实上,从以往的产业发展经验来看,1876年吴淞铁路建成通车,这个以煤为动力的蒸汽火车,同样被慈禧说成是怪物,并坚持用骡子拉火车,不多久发生了一起火车压死人的事故,反对火车的声音再度高涨。
可如今,从蒸汽火车到高铁,中国铁路已经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国家名片”。再回想一下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景象,与现在如出一辙,站在农田里的农夫看着机器转动,茫然无措,可后来他们却转变成了工厂里的工人。
可见,此一时非彼一时,现在看似失去理性、可能冲击社会稳定的产业变革,不过是不符合当前社会所公认的标准或模式,却不知产业迭代升级,由体力切换脑力已是不可抗力之大趋势。
技术、需求和政策共同驱动脑力产业的发展
客观来看,产业方向调整也有其直接的社会背景,是“行业趋势+时代升级+国家战略”的必然。
首先,科技进步证明体力劳动是可以被取代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就是智能革命,智能革命的本质就是脑力劳动将大面积替换体力劳动,将技术具体化与产品化。
在德勤会计事务所发布的一项研究中,从1871年到2011年,科技发展已使英国农民由100万人下降到5万人。
反观国内,无论是万科的物流管理机器人、医院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还是遍布各地的全自动流水线无人工厂,码农们几行代码设置就能操控万千产业,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
“科技进步加速对初级劳动力的替代”实实在在摆在眼前,而那些替代风险较低的工作则基本都是一些脑力以及创意劳动者。
再者,物质产能过剩强化了对脑力产业的需求。
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正进入一个以满足精神需求、文化需求为主体的新世纪,以“烧脑”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便应运而起。
况且,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将人类的肢体功能外包出去”,人类恰恰缺失的是善于想象、善于创造、善于图像化思维的新功能,这也愈发强化了对于脑力产业的需求。
最后,全球资源的可承受度决定了产业方向不得不调。
一般而言,体力劳动支撑的产业基本上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比如服装纺织加工、煤炭钢铁产业等。
且不说这些低端制造面大量广的过剩,就是去产能、环保风暴也要逼迫产业转型升级,更何况,“断舍离”极简主义消费风盛行、全球极端气候肆虐也呼唤“耗脑不耗能”的产业去为地球减负。
脑力时代到来,短期的“不适应症”
产业方向大逆转在当下也会直接导致人才供需的短暂断层与失衡。
一边是在“体力密集型产业”中,低技能人群大面积失业。
如华为暂停中低端社招,工农中建交2019年上半年减员超过3.2万人,主要涉及电子渠道可替代的岗位。“一年加班800小时,被裁也就五分钟”。
但另一边,“脑力密集型产业”又面临人才奇缺的尴尬。
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仅有5万多名人工智能从业者。而人口总量不到中国人口四分之一的美国,却有超过85万名人工智能从业者。就连被中国甩在身后的印度,也有15万名人工智能从业者。
产业快速迭代,可人才结构却面临供需失衡,无疑将阻碍中国产业战略纵深的递延。
中长期:中国机会的再释放
虽然产业由体力切换脑力,短时间内会引发社会诸多的“不适应症”,但在脑力时代到来时,智能机器人对人力的排挤,与知识密集型就业对人的吸纳,会相互对冲,总的就业岗位不一定减少,只不过会发生迁移。
重要的是产业进入脑力时代能完美解决人口老龄化引爆的连锁隐患。
当下,欧洲、美国、日本等国都已陷入人口老龄化无力支撑经济发展的担忧中,近年来“未富先老”的中国即便使出“放开二胎”、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同样效果不佳。
举国上下都在为中国失去人口红利优势而郁结于胸,产业发展整体向脑力密集型产业切换,恰好能解决人口不足、产业“体力不支”的困顿。
在此基础上,还将实现中国机会的再释放。
毕竟,在即将到来的“智慧产业”时代,中国5G技术布局一马当先、互联网产业占GDP比重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第一梯队。
这就更有助于中国进一步快速打通物联网、无人驾驶、文化创意、VR/AR等“烧脑产业”的奇经八脉,让中国在“智慧乃至超脑时代”占据领先优势。
毋庸置疑,产业的迭代速度远比想象中的快,与其担惊受怕不如未雨绸缪。
那么,“以未来引领今天”,“十四五”期间体力切换成脑力又将呈现怎样的画面呢?
从微景观来看,产业由体力切换脑力的大趋势将在人力资源招聘、园区、企业等领域均有所体现。
遴选人才的标准将被颠覆,更看重对创意、新科技的技能掌握程度;更注重人才“高屋建瓴”的技能,具体的实践操作则留给智能机器人等。
园区也将更注重引入和扶持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企业,还将诞生更多的“脑力产业园”。
再拉长焦距来看,“十四五”期间,不单现有的产业转型压力会倒逼传统企业利用先进的新科技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类似区块链、大数据、知识付费平台等新的“智慧产业”也将喷涌而出。
与此同时,国家将通过职业培训、精细化再教育等多种途径,对现有的体力劳动者进行武装升级,以匹配新的“脑力产业”分支。
就像过去韩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时候一样,对所有既有劳动力进行再教育,为未来产业发展做好准备。
事实上,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提到政府将“拿出1000亿元用于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专业培训”。
可见,产业方向调整的人才前提已经开始准备了!
而就远景来看。预计在2025年左右,机器人将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脑力劳动者将占据主导地位。
一言以蔽之,“过去靠机会,未来靠智慧!过去靠模仿,未来靠创新!过去靠体力,未来靠脑力!”
(作者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福卡智库首席研究员)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福卡智库”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从拼体力到拼脑力,勤劳被碾压,智慧横扫各行各业》
责编:任绍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