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后还吃得起外卖吗?美团点评股价暴涨5%背后:规模化带来定价权
来源:零野商察
不少朋友跟我抱怨,现在外卖越来越贵了。你“外卖自由”了吗?
10月8日,港股上市的美团点评股价再创新高,收盘已经暴涨5.08%。
美团点评目前股价89港元,市值已经超过5100亿港元,差不多是650亿美元。
阿里目前市值约4400亿美元,腾讯市值大约是3500亿美元,这么算下来,美团点评的市值已经可以排名第三了。
互联网企业的第一第二向来没有争议,大家都争着做第三。
百度、网易现在都输给了美团点评。O2O之光美团点评几乎可以说是唯一O2O做成超级大鳄的企业了。
想当年,万众拥趸的O2O是创业最大的风口,落实到今天,事实证明还是“民以食为天”。
根据美团点评的财务表报,其2018年调整后的净亏损达到85亿元,而在2019年一季度,其调整后的净亏损仅为10亿元,第二季度,调整后就已经盈利了,整体盈利了15亿元。
这个数据几乎是惊人的,2019年可谓是美团点评的爆发年,互联网企业可以自身造血,整体盈利,某种意义上才叫成功。
否则都只是短期资本堆积,并不能说明企业实力,最多说明企业潜力。
当市场已经抢占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构建盈利模型了。
美团点评2019年二季度营收达227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18%。
在会员数量方面,美团点评也堪称亮眼。
截至今年上半年,美团点评的活跃商家为590万户,交易用户数量为4.2亿。交易用户每年平均下单数为25笔左右。
这意味着,全中国大约1/3的人都用美团点过外卖,而且平均每个月点了2单!
你超越平均数了吗?是外卖重度患者吗?
当然,美团点评也不仅仅是做餐饮的,酒店、打车等业务也在发力中,不过餐饮是其利润主要贡献者。
7天长假里面,外卖数据表现惊人。
不爱凑热闹的人,选择卧室客厅7日游,怎么能少了外卖;就算出门旅游,也有不少人在酒店点外卖。
假期期间,另一外卖巨头饿了么发布了大数据报告,称在国庆前三天,有超过百万名游客在全国核心景区点外卖。
10月7日,商务部发布黄金周消费数据,今年10月1日至7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
财务报表数据好看,扭亏为盈,外加7天长假消费数据向好加持,美团点评股价今天暴涨5%也算是在意料之中了。
眼看着美团盈利了,是不是因为外卖更贵了呢?
外卖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是,一方面收了商家的服务费,一方面也收了用户的会员费、外送费。分成给外卖小哥之后,剩下的就归平台了。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主流外卖平台就已经提高了针对商家的费率,即抽成比例。
当时,央视采访的广西某品牌快餐店表示,最初他们与美团外卖合作时,抽成是15%,后来调到18%,如今又上调到22%;另一家螺蛳粉店的店长说,他们的网络外卖抽成是从20%上调到了21%。
外卖商家的利润率就会因此被压缩,自然而然就会采取涨价的形式,把这部分费率提高带来的成本转嫁给用户。
所以,平台提高抽成费率,确实是外卖涨价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方面,菜价、肉价的上涨也是一个因素。成本提升了,商家不涨价就无法维持一定的利润率,也就无法生存。
商家提高外卖价格,但是涨价带来的收益并没有全部进入自己的腰包,而是很大一部分给到外卖平台了。
美团漂亮的财报背后,是规模化之后夺得定价权的初尝甜头。
商户除了合作之外,几乎无可选择。逻辑上,用户可以选择用脚投票,但是消费习惯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至于可持续性,就看外卖商家能否持续盈利,毕竟美团自己不做餐饮。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