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人打口水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日前,刘强东一段内部对话截图被京东集团发言人齐珊珊爆出。
这段对话其缘起于当天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对京东做外卖的点评。
王莆中在社交媒体上称,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阿里、滴滴、字节不是都做过,滴滴目前在海外也还在做呢。”
言语中不乏蔑视。
刘强东在回应中还说,“有这时间,不如去帮帮大风天里送餐的兄弟,或者支援出口困难的企业”。
此论,为刘强东口碑加分不少。
随后,他在2024年对京东外卖业务的一段内部讲话录音又被流出。
这次内部讲话中,刘强东明确表示,“我给京东外卖定一条规矩,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超过5%,我要处分人的。”
他强调称,京东外卖必须在行业内,按照“三毛五”的理论,来约束自己的赚钱能力、赚钱欲望。
刘强东说,外卖行业佣金问题突出,“据说加上广告费,现在扣点高达25%,有的甚至达到30%多”。
这种高额的扣点给餐厅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生存和赚钱,餐厅不得不不断降低自己的品质,特别是在安全方面的品质”。
除了对利润率的严格要求,刘强东在讲话中,还强调了对骑手的保障问题。
他提出,要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在业务模式方面,刘强东表示,京东外卖只开展品质堂食外卖业务,“绝不依靠算法压榨外卖骑手和商家”。
该段录音被不少官方媒体账号齐刷刷转发后,又为刘强东赢得了不少掌声。
刘强东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密集的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而最近一个月,从与蔚来李斌共进京东外卖的摆拍,到内部对话截图,到内部录音流出,声称“不打口水仗”的他,事实上已经成了被精心设计好的“话题制造机”。
这一系列操作,与其说是被动回应美团的挑衅,不如说是一场获取新业务流量,以“社会责任”为包装的,主动出击。
他的每一次发声,都在强化京东外卖“品质”、“普惠”、“骑手友好”、“承担社会责任”的标签,一一精准踩中苦外卖行业久矣的舆论痛点。
比如让商户叫苦不迭的高佣金,对骑手一丝不苟的算法压榨,让用户触目惊心的脏乱差小作坊等。
相较而言,美团的反击就要低维的多——从王莆中的暗讽,到美团闪购业务中“你的东东再等等”的文案和狗头图标。
公关博弈的背后,是互相的战略卡位:美团试图将京东框定为“外卖新手”,京东则借势将自己塑造成解决陈迹的“行业革新者”。
而互相卡位的背后,也并不是外卖业务有多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量竞争时代,大平台间的内卷与焦虑。 京东以“零佣金+品质堂食”切入餐饮,应该有其对高频流量入口的诉求,外卖有可能带动商超、3C等即时零售品类的消费黏性么?
美团则反过来借闪购将触角伸向数码家电,在直捣京东核心腹地的同时,有希望将其流量更好的复用。
但事实上,双方进入的并非单纯对方的领地,而是一个新的行业,面对一群新的对手。
京东最新公布的数据是,一个多月时间,日订单量超过500万单。
京东还高调官宣,本季度将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
胜败如何不得而知,过程中,如能让外卖、电商行业更好的解决陈疾,营造更健康的产业环境,及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等,倒是各方所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