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国闯入自动驾驶量产无人区还要十年

4680
亿欧网 2019-10-24 15:34 抢发第一评

【编者按】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新四化”的核心体现。

10月22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以“共建生态 智领未来——开启汽车新时代”为主题,集结了众多业内专家,意在汇聚全球智慧,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升级。

亿欧汽车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媒体,与大家第一时间分享精彩内容。


人工智能并未进入寒冬。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认为人们对无人驾驶的经济期望太高,推进无人驾驶一定要先建立生态,5G、自动驾驶地图、无人驾驶安全管理,是无人驾驶落地最基本的生态要求。李德毅将人们对无人驾驶的理解不足,归结为缺少落地与商业化运用,并预判自动驾驶将首先落地商用车。

李德毅不同意将智能网联与V2X划等号,他将V2X的V理解为整车中更小的单元,并提出要实现发动机、刹车器、轮胎胎压等联网,利用5G的超高带宽,超低延时,建立道路数字化和交通联网。

李德毅坚信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要占领世界高地,并认为还有十年时间供中国勇闯自动驾驶量产无人区。

以下是他精彩演讲实录(有所删改):

对于未来交通中的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个问题是自动驾驶产业新生态,我认同“无人驾驶是改变游戏规则,重塑未来格局的颠覆性技术”这句话。汽车进入人类系统200年不到,背上一个历史的罪名叫人类“第一杀手”,但这个罪名将不复存在,无人驾驶会改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一些企业、组织的生死存亡,尤其是创新创业的年轻人,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无人驾驶会影响世界强国的更替兴衰,这句话我认为没有说重,一会儿我会说明它如何推动人类文明演进发展。

汽车人眼里,汽车就是汽车;在出租车司机眼里,汽车就是饭碗;在通信人眼里,汽车是移动通行终端,那么在人工智能工作者眼里,汽车是什么?是一个机器人,有自主认知能力的自动驾驶司机,这就是差别。

在发展过程中,我认为人们对无人驾驶的经济期望太高,于是必然会带来失望。当人们看到自动驾驶展台的时候,会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但是人们对人工智能长远作用的评估严重不足。两百年前的人无法相信今天汽车已进入人类生活,因此大家也很难想象100年后在路上奔跑的都是自主认知机器人。所以我觉得这次讨论生态问题的会议很及时,只有先谈生态,才能谈得上思想、技术等。之所以有人认为自动驾驶进入新寒冬,投资者纷纷逃离人工智能,就是因为我们生态还不够。

自动驾驶已经走过几十年的时间,基本问题已经解决,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交织期。市场创新程度和产品孵化使我们的日子很难过,我称之为1-10。对于汽车人来说一千辆不能叫量产,叫小批量生产;一万辆,几十万辆,才能叫量产。那什么时候开始量产?我对未来的理解是,2019年-2025年,实现生产一万辆以上自动驾驶汽车,L4级别的自动驾驶要到2025年,2035年,2045年。全球有70亿人口,20亿辆汽车,2035年当年生产的汽车约为4.4亿辆,将全部为自动驾驶汽车。2045年全球人工驾驶汽车的生命期已经结束,2045年后全球汽车都将是L4级别无人驾驶汽车。

按这个时间来看,我觉得我们依然对自动驾驶知之甚少,因为我们缺少量产和商业化应用。要想落地,我个人认为有四个独角兽值得我们期望,包括自主泊车、定点接送、快速公交、有限地域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参加此次车展,我的感觉是商用车太少,乘用车太多,恐怕无人驾驶首先要进入的不是老百姓的乘用车,而是商用车。

TAO做了一个智能驾驶出租车,通过手机就能叫车,我们希望在汽车里没有驾驶员,但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要求坐一个人。去哪里用手机表达,到目的地用手机支付,不收钱就不叫商业应用。我们在天津世界智能大会上做过一次演示,讲的是无人驾驶理念,现在讲的是人机交互,我刚才看到德国的片子,提到有六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是对人的,我们中国的工程师应该向人家学习,把研究工作和功能工作做实,不能让外国人坐我们的无人出租车,却只能在特定场景行驶。

5G、自动驾驶地图、无人驾驶安全管理,是无人驾驶落地最基本的生态要求,我们的口号就是共建生态,智领未来,我认为地方政府大有可为,在这个生态里谁来发路证,政府要不要管,客户如何拿到路证,谁来发车证,一个车牌多少钱,谁来发市民文明出行证?北京到处可以看到荒废的共享单车,我看得很痛心,所以生态很重要,政府大有可为。

过程中我觉得有三个产业链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一,自动驾驶地图。导航地图是给人看的,所以我们要真三维和高精尖,但给自动驾驶汽车看还需要真三维吗?怎么把真实的数据给到车辆?这些问题需要人研究。

二,驾驶脑。我用50多年的时间做了一个机器驾驶脑,我刚才听上汽老总说做了一个IECU,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二者有何不同,什么叫驾驶脑?驾驶脑能代替驾驶员,但又不是一回事,车做的再好,驾驶员不行还是不行。回顾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是最典型的标志,当驾驶员坐到汽车的时候,油门、刹车、方向盘是驾驶员身体的延申,我们叫做动力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就是动力工具的发明史,使我们可以把人的体力延伸到体外。我们有了蒸汽机,有了原子弹,我们也要有驾驶员的智能代理,叫做机器驾驶脑。

三,底盘。上汽在做自驾底盘,但作为汽车人我只能讲线控底盘,我更喜欢叫数字化底盘,如果一个汽车不是数字汽车,驾驶脑是无法控制它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研究导航地图和自动驾驶地图的不同,一定要研究底盘汽车和驾驶员智能代理的不同,这是问题的根本。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推出自动驾驶安全等级的中国标准,它不是自动化等级,我们考虑的是发车证后闹出事故怎么办,所以我提出要制定中国的自动驾驶安全等级标准,好比说田间的拖拉机,是不是1%的出错率就可以用,港口的货车,是不是千分之一的出错率就可以用?不分等级不行。刚才欧洲人讲城市与郊区的差别,我们应该分区来做,如果交通部不定自动驾驶的安全等级标准,仅仅分成L0-L5是不够的。

谈到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大家都认为主要是四条道路,结构化的道路,确定化的窗口,软件定义的机器,人车路的联网系统,尤其是5G,尤其是V2X,但真的是这样吗?一个人工智能工作者看这个图会不会提出争议,真的是人工智能加智能网联就够了吗?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再商量,智能驾驶是单车智能,智能网联是V2X就能上路了吗?驾驶事故的长尾分布告诉我们,零事故是良好的期望,是一个永久的追求。

如果今天海啸了,明天地震了,后天土地滑坡了,你还能做到L4吗?自动驾驶一定要具备学习能力,什么叫人工智能?我认为就八个字,会学习,能解决问题。汽车的自动化已经做到极致,但无需驾驶员的自动驾驶,必须要像人一样具备学习能力。驾驶员学驾照真正学到的是,面对行人要礼让,切换道路要果断,如果长时间并道没有试探,和行人没有交互,就不能应对各种路况,即使行驶几万公里也很难拿到驾照。

下面这句话尤为重要,自主驾驶也要遵从常识,你不知道车要干什么,那怎么能行呢?什么叫常识,无需表达的公共知识,这需要学习,这是我们人的长项。

量产线控底盘是自动驾驶的基础,是数字汽车的基石,我建议所有车厂把底盘,尤其是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底盘做出来,把开源协议对我们开放,包括动力、转向、制动、换挡、灯光,我这一次用长安的两辆车,用吉利的两辆车,用同一个驾驶脑控制不同的车辆平台,就想说明我们驾驶脑的普世性。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底盘是护城河,底盘上不去你就会遭遇瓶颈,自动驾驶的路测与管理将无法进行。我觉得封闭测试场全国不宜建多,如果不能突破各种地理上的约束,比如北京城乡结合部和香港城乡结合部,地理文化不一样,天气不一样,人文不一样,是无法实现自动驾驶的。所以一定要有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用有人驾驶,无人驾驶混合运行的环境去鼓励发展。

在管理上,我认为保险公司要发挥作用。面临交通部门,尤其是公安时,我们驾驶员是非常敬畏的,搞的不好要罚款。如果驾驶位无车主负责,车主说我不在你怎么罚我?但车是你的,可以进一步追溯事故责任,因此对公安交管而言,并没有太大难处。

自动驾驶车辆不得强行要求人类适应机器的能力,这是我们交管伦理规则的28条之一,我们要以人为本,可能2050年有人驾驶汽车不能上高速公路,但现在还不行,所以要遵守规则。

5G和智能驾驶现在是互相背靠背,咱们努力把道路信息化做好,利用超高带宽,超低延时,建立道路数字化和交通联网非常重要,不必用摄像头看交通灯是红黄绿,直接告知结果即可,这就是V2V的好处,刚才我看到的六个接口中,就有这个接口。我们坐车的都知道里程器不准,我建议在以前的里程碑上能不能多加一些里程标,发出信号让周围设备都能接收到。

V2X,我把V理解成更细小的单元,不是整车,好比所有车辆的发动机联网,所有车辆的制动器联网,所有车辆的轮胎胎压联网,这就是精确的V2X。通过交通行为的联网与监督,政府要给出优先发展商用自动驾驶的政策,就像我们当时推出电动车一样,因为商用车对城市的物流有更大贡献。要免费提供开放测试区的自动驾驶地图服务,地图买来很便宜才行,各地区的测试场要互相认可,车辆要互相准入,要按照法规对自动驾驶车辆发放驾照,各地区已经批准的封闭测试场都要改为半封闭的自动驾驶测试场,创造边缘生态。各个自治区应该有明确的商业化落地的场景,在城际公路,高速公路可以开展特定时间,特定路段的特定车道,连通各地区测试场,把所有孤岛变成一个大的测试区,中国就成了全世界自动驾驶的最大试验场,当然我们要加强安全管理。

人类的衣食住行最花钱的就是行,中国人工智能2030年要占领世界高地,离中国人工智能2030年还有十年时间,我们应该抓住这十年勇闯自动驾驶量产的无人区,创建产业新生态,过五关斩六将,颁布中国安全标准,抓好产业链关键环节,开放部分国道,管理到位。随着自动驾驶规模化普及,随着各个生态环境小镇的试用示范,人类的出行方式到2040年,2050年就真的变了,如果说高铁是我们当前国家的一张名片,我觉得我们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无人驾驶能否成为新时期大国体制下的一张新名片,我们期待着,谢谢大家。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