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波波夫
《硅谷》并非硅谷。
虽然比尔·盖茨曾在博客里盛赞:“这部电视剧带有讽刺成分,所以会夸大其词,但跟所有伟大的讽刺作品一样,它抓住了很多实质性的东西......电视剧里面那些不同个性的人多数都让我感觉很熟悉。”
《硅谷》讲述了四位程序员的创业故事,里面确实有着不胜枚举的精彩细节: Hooli 老板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用搜索引擎里输入自己的名字;Jian Yang在中国办公室里的刘看山公仔;理查德和女程序员关于tab键和space键之争。
但在苛刻的剧评人看来,导演迈克·乔吉避重就轻,沉醉于描述程序员的小世界,从而博得了那些技术出身的互联网大佬的共情,但终究复制的只是无足轻重、稀松琐碎的细节,而对于真正重大的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2018年科技巨头的一系列丑闻,在第五季几乎全部缺席:特朗普对硅谷科技巨头的批评;8700万脸谱用户数据泄漏;谷歌与美国军方的合作;Uber自动驾驶汽车撞死路人。
在第五季,这些科技与社会的广泛摩擦都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创业团队内部的勾心斗角、庸俗的办公室政治。但到了第六季,也就是《硅谷》的最终季时,剧情陡然深刻。
“脸书拥有80%的移动社交流量,谷歌拥有92%的搜索流量,亚马逊的云服务份额比第二到第五名的总和还要多。没有人能够赢得了它们。它们跟踪我们的每一步,监控我们生活的每一刻,还利用我们的数据获利。”
一开场,剧中魔笛手创始人理查德在美国国会接受询问,痛陈科技巨头的种种不堪:
“这些公司就是国王,他们统领的疆域比任何一个王国都大得多。我们取胜的唯一方式是建立一个民主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在那样的互联网中,用户是自己数据的主人,我们今天的遭遇不会重演。”
末了,这个腼腆的程序员林肯附身,振臂高呼要建立一个民有、有享、民治的互联网(the interne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这也是理查德六季以来最为雄辩的一次。
相形之下,扎克伯格今年4月在国会长达8小时的听证会上则基本处于防御状态。在那次会议上,小扎承认,脸谱网在防止这些工具被滥用和产生伤害等方面仍做得不够,没有全面地评责任,犯了严重的错误。
媒体的科技造神运动嘎然而止,美国新闻扒粪运动的中心也转向硅谷。
美联社在2018年的调查发现,在用户已经在隐私设置中关掉了位置记录选项的情况下,谷歌的多个应用依然会追踪并储存 Android 和 iOS 用户的位置信息。此前,科技媒体 Quartz 就曝光过,安卓系统通过手机附近的基站搜集用户信息,再偷偷传给谷歌。而谷歌对此并不否认。
英国《观察家》报暴露了在伦敦和纽约设有办事处的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的行径。该公司能够未经授权访问5000万份Facebook个人资料,通过有针对性地影响选民协助了唐纳德·特朗普赢得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纽约时报》则指出了脸谱网在建立公众形象方面所面临的两难:“一方面,他们声称他们可以有很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想说“不,不,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不止科技巨头,初创公司的声誉也大不如前。2014年,伊丽莎白·霍姆斯所创立的企业希拉洛斯由于其革命性的血液检测技术——在一滴血上进行两百多项专业检测——在短短十年间成长为硅谷最具商业价值的独角兽公司。然而,这一切都是谎言。
作为一部在HBO播出的剧集,《硅谷》的情景喜剧底色,注定了其现实批判的天花板不会太高。
但在第六季里,导演借理查德之口,如此措辞强烈、直接点名带姓地批判大公司搜集用户数据谋利,公开把科技巨头定性为有史以来疆域最宽广的王国,呼吁建立新一代互联网的论调,反应了互联网在美国的迅速黑化。
这与六年前恍如隔世。2014年,《硅谷》开播第一季时,科技巨头都还是一副踌躇满志、忙着连接顺带颠覆全世界的进取青年形象:
苹果刚刚发布iPhone 6,库克打破乔布斯时代惯例第一次发布了5.5英寸的大屏幕手机,以迎合用户对于手机的不离不弃;Uber信誓旦旦地宣称他们可以用低成本、便捷的交通取代出租车和私家车;谷歌试图用漂浮在平流层的氦气球为偏远地区送去互联网,当然连接的主要是谷歌的服务;脸谱网唯恐落后,从NASA 挖角,忙着研究用无人机送网下乡。
不过六年时间,那个宣称要让世界更美好的互联网,已经成了被颠覆、被革命、被改造的对象。
在传统语境中。华尔街和硅谷最大的差异在于,华尔街只在乎钱,而硅谷志在改变世界。而现在,硅谷所犯的错误,可能和华尔街金融巨鳄一样——贪婪、唯利是图。
这也是当下科技圈面临的问题:在坚持不作恶的同时,能否也能获得商业成功。如果不收集用户数据,谷歌可能无法如此精准地向用户投放广告?亚马逊如果不向消费推荐那么多可买可不买的商品,它的营收会下滑吗?YouTube如果暂停自动播放功能,用户一天还会呆多久?这些真实的压力,可能促使科技公司在伦理和商业层面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在《硅谷》第六季里,理查德可能会建成一个真正的公平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实现他的梦想。但在真实世界里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人们意识到这么做是对的。(本文首发钛媒体)
【作者介绍:波波夫,科技商业专栏作者,关注被科技改变的世界;微信公号:波波夫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