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当人们纷纷为21世纪又一个新10年勾画蓝图的时候,我们希望从医疗健康甚至生命科学层面找到更多答案。
亚马逊、沃尔玛、谷歌、阿里……这些巨头未来都将成为某种类型的医疗健康企业。
不要成为一家只追随商业模式的‘Me Too’公司,而是要成为一家‘First in Class’的企业。技术创新是必须的,而且正在成为医疗健康企业发展的关键参数。
机器学习领域有望出现一批真正的全球性公司,令中国和美国的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同时获益。
未来10-20年,医疗健康将变成一个由细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技术驱动的领域,疾病早期筛查和治疗将取代渐进式疗法,这将给现在的传统制药企业带来挑战。
投资最终投的是人,而不只是某个技术或者某项资产,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
1月中旬,旧金山,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期间,红杉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医疗健康峰会。一次两位顶级投资人之间的对话,一场最前沿的医药产业、学术论坛,共吸引了中美医疗健康领域的资深创业者、企业高管和科学家等300多位嘉宾莅临。
以下带来峰会第一场对话的精彩内容分享。让我们一起解开2020年代的第一个关键词:医疗健康,以及它在未来十年将带来的变革趋势。
沈南鹏对话Robert Nelsen:
中美医疗健康创新处于爆发前夜
沈南鹏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Robert Nelsen
Arch Venture Partners联合创始人,他是26家独角兽企业的早期投资人,并连续多年蝉联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
技术创新——医疗健康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问题一:中美在医疗健康领域创新的驱动力是什么?
Robert Nelsen:美国医疗健康领域创新的基石是政府对基础科研的持续投资。政府领导开展了很多国家项目,促进了很多基础工具的发展,如基因编辑、细胞工程和机器学习等。这些工具的应用得以让我们积累大量的相关数据,进一步支持领域内实现新变革。
在过去的30-40年里,正是政府对基础科研的投资才得以让创新的链条滚动起来。自基因重组技术出现以来,我们一直处在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中。直到最近4、5年,大量数据的产生让行业出现了爆炸式的扩张,跨学科的创新和协作正在重塑整个行业。
沈南鹏:我认为人才在医疗健康创新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大量优秀人才聚集在这一领域里,中美两国在这点上非常相像。现在有这么多曾经担任过全球知名医疗健康企业高管的中国创业者,这在20年前完全是另一幅光景。事实证明,投资最终投的是人,而不只是某个技术或者某项资产,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
和美国一样,中国新药从研究走向商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虽然从整体上说,中国在技术复杂和精细程度上还和美国有一定差距,但中国顶尖大学的医学、生物和化学等学院都积淀了很强的科研力量,并且有能力在研发中转化出优秀的应用成果。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而且将科技创新放到了“健康中国”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在不断降低普药成本的同时,还从法律维度推动创新药尽快上市。而在地方政府层面,很多省市都在想方设法吸引最好的医药人才和企业来到本地建址设厂,并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等。
中国正在围绕医疗健康的创新建立一个巨大的生态,正如20年前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一样,一个创新生态的逐步建立是最令人振奋的。
问题二:在医疗健康的细分行业中,
你认为哪些特定领域会令人兴奋或者值得投资?
Robert Nelsen: 美中两个国家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且医疗健康的发展是由临床需求和社会需求来推动的。但是作为投资人,我们感兴趣的应该是对美国和中国都有利的事情。
数据浪潮、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新趋势、新技术会大量应用在疾病改善疗法中,甚至可以直接治愈很多疾病。通过获取海量数据和组建多维度多组学数据,机器学习将在诊断学和治疗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10-20年,我认为医疗健康将变成一个由细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技术驱动的领域,疾病早期筛查和治疗将取代渐进式疗法,这将给现在的传统制药企业带来挑战。
以上这些都是带来变革的基础因子。当然,中美在公共医疗体系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中国的医疗健康企业需要聚焦中国的本土人口,采用差异化的方案,尤其是在诊断和数据方面更加符合本地特点。
沈南鹏:在创新药研发领域,中国领先的医药企业聚焦在细胞疗法、基因疗法、免疫治疗等方面。虽然在国际舞台上具备竞争力还需要较长时间,但它们已经开始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步。
在医疗人工智能应用层,中国不少地方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另外,医药分家、分销渠道的改革等方面都有很多机会,IT技术驱动的公司可以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它们的技术能力可以应用在很多垂直领域。中国的医院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将扮演关键角色,它们对新技术抱有积极的态度,希望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患者。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机器学习领域有望出现一批真正的全球性公司,令中国和美国的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同时获益,也可以帮助全球的医药公司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是许多初创企业的机会。
巨头还是初创企业,谁的机会更大?
———
问题三:怎么看互联网等其他领域的巨头
进入医疗健康行业?
Robert Nelsen:亚马逊、沃尔玛、谷歌、阿里……这些巨头未来都将成为某种类型的医疗健康企业。比如谷歌已经表示会成为供应商,我认为亚马逊和沃尔玛也会在这些领域布局。如果10年后,亚马逊和沃尔玛在药品配送之外也开始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我丝毫不会惊讶。我们也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腾讯、阿里和京东也都在这一领域有所投资和布局。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当投资一家医疗健康领域的初创公司的时候,需要更多展望它们将和什么类型的公司竞争,会不会包括亚马逊、沃尔玛这种巨头。我认为这些巨头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还是收购者。在某些方面,这些新入局的选手可能比行业内的人更有远见,比如当你和谷歌谈论数据的时候,它们理解数据的方式就比制药公司更好。
问题四: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投资组合是什么?
Robert Nelsen:我想到的第一家是我投资的K-6数学课程公司,它现在依然是美国最大的K-6数学课程公司。我为投资了这家企业感到自豪,主要是因为这是我喜欢做的事。之后便是Illumina,投资这样一家把光学仪器和生物学结合到一起的公司是一个大胆的做法,而且彼时市场上已经有一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竞品。此外,Juno也是一家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而且这家公司的产品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尤其是当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前来就诊,经过Juno产品的治疗恢复健康的时候,你会由衷地开心和喜悦。这样的企业是我乐意去投资的。
沈南鹏:过去多年间,我们看到了一批领先的创新药企业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比如我们投资的信达生物、再鼎医药、基石药业等等,它们的领导者都非常具有前瞻性,另外比较独特的一家企业是小药药。小药药可以说是一家SaaS公司,通过一整套系统来帮助药店管理库存、供应链和客服。在中国,如果一家公司只依靠技术的话,发展空间有限。小药药定位于发展成为一家整合型企业:它们提供供应链服务,有自己的仓库,而且直接将药店对接药企和保险公司,寻求合作。这种行业整合型的方案,解决了中国医药领域的分销问题。这种技术、服务共同输出赋能的平台比传统药店的兼并收购更加有效率。
另外一家比较独特的企业是健适医疗(Genesis Medtech)。它是一家生产高附加值医疗器械的企业,业务覆盖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的整个价值链。
在中国,分销是医疗健康行业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应该将产品与分销网络进行有效结合,包括从海外引进优质的医疗产品,也有本土创新的产品。健适医疗的发展模式应对的是中国市场的碎片化问题,探索出了另外一种独特的实现市场集聚的方式。
坚守长期价值,不要成为“Me Too”公司
———
问题五:给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者什么建议?
Robert Nelsen:如果你能总是做到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那在短期也能得到好结果。但是你不能为了获得短期的好结果,而假装自己在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你的行动应该为了长期利益,你的投资人也应该有长远眼光,你的想法应该是怎么制造更多的差异化,创造更大的影响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你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更值得获得更多人和资源的支持。
沈南鹏:创新可能是必须的,这已经成为公司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参数。在中国有一种现象,很多创业者容易被别人做的事情带着跑,大家都追逐同一个商业模式。但是如果去观察所有的顶尖创业者,无论是医疗健康、TMT,大家都在做原创想法、原创产品。因此,尽量不要成为一家“Me Too”公司,而是要成为一家“First in Class”企业。这是我在优秀的TMT和医疗领域创业者身上看到的共同品质。这些创业者往往也非常有韧性,他们都着眼于创造百年企业,而他们也是能够笑到最后的人。
2022-07-13 投资界发布了 《粉丝社区服务提供商「花果山传媒」获B站投资》的文章
2022-04-20 投资界发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资界发布了 《广西两支新基金成立,总规模40亿》的文章
2022-04-19 投资界发布了 《石家庄拟设立20亿元数字经济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资界发布了 《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首批子基金申报指南正式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