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多个行业陷入了停滞状态,伴随着各地相继出台对人流进行限制的措施,酒店这一人流聚集、依赖人流线下消费的重要场所,受到严重的冲击,酒店行业景气度出现断崖式下滑。
2013至2020年全国景气指数发展趋势,浩华调研
新冠疫情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对酒店行业造成双重打击,从需求端来看,新冠疫情通过影响酒店消费者的消费条件、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三方面,对酒店行业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疫情的爆发导致消费者在客观条件上不能出行,也找不到可以出行的地方;即使可以出行,考虑到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加上目前输入性病例持续不断,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出行依然谨慎,主观上外出意愿明显下降;而如果新冠肺炎持续时间太长,则会影响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到员工收入,最终造成消费者外出的消费能力大打折扣。即导致消费者不能出行,不愿出行,没钱出行。
从供给端来看,一方面疫情期间的出台的政策影响了酒店的开业情况以及门店的扩张进程,导致营业业酒店数量减少;另一方面,疫情造成酒店行业需求端的萎靡,进一步作用在供给端,导致部分企业被迫主动停业。在疫情的双重打击下,酒店行业陷入了“至暗时刻”。
2020年新冠肺炎于2019年12月开始陆续出现患者,1月下旬集中爆发。截至2020年3月15日,我国累积确诊病例81077例,累积死亡3218例,目前我国疫情已经较之前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每日新增病例连续多日下降至2位数。照目前的形势看,我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大概率在3月下旬控制在个位数,预计4月底有望基本控制国内疫情。
和2003年的SARS相比,2020年的新冠肺炎死亡率较低,但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人数更多虽然两次疫情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比较两次疫情的发展,目前两者发展情况基本契合,对预估新冠疫情持续的时间具有参考意义。通过Wind资讯的一个对比图看出两者之间发展变化。
(新冠疫情与SARS疫情走势对比,Wind)
2003年的SARS从4月份“非典”疫情集中爆发,到7月份疫情得到控制,花费了大约3个月的时间。不过,虽然“非典”在2003年的7月份得到了控制,但是酒店行业的入住率其实到了9月初才逐步恢复到上年同期的水平。2003年十一期间客流增速、旅游总收入增速为11.5%/13.07%,但是仍低于此前的平均增速。
根据STR的数据,2003年3月份中下旬开始,酒店行业的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开始下滑,五月份下降到最低点,入住率从70%左右的水平下滑到5月最低不足20%,直到同年9月份恢复到与上年同期持平的水平,中间间隔大约半年的时间。疫情对酒店行业的时长要大于疫情本身持续的时长,这一方面是由于酒店需求大多产生自旅游、商务差旅等,所以其需求恢复相对更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酒店消费者信心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内地酒店业SARS前后市场入住率和平均房价,STR
相比于2003年的非典,新冠疫情影响的范围以及时间更长,不过政府管控措施也相应地更加快速和严格。1月23日开始,各地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到3月7日,全国每日新增疫情控制在50例以内,如果不考虑输入性病例,我国的此次抗疫已经胜利在望。不过,国外新冠肺炎病例的激增,令我国面临的输入风险越来越大,或将加长疫情的影响时间。
钟南山院士曾表示如果各国能够动员起来,全球疫情有望在6月结束。如果疫情能够在6月份结束,那么预计酒店行业的复苏时间将会和2003年的情况接近。当然这是乐观估计,从目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来看,情况并不这般乐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发文称,尽管中国已经迈过了至暗时刻,但是欧洲突然成为疫情的中心,按照当前全球抗疫情况,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如果意大利和伊朗的疫情继续向纵深演化,那么新冠的跨年度疫情风险越来越大。
疫情结束后的三个月内,仍属于过渡阶段。新冠肺炎对酒店行业的影响基本可以肯定会比当年SARS影响时间更长,考虑到海外疫情的扩散情况,新冠肺炎对酒店的影响很有可能会持续到今年第四季度。
截至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其中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人,当年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非典防治资金136亿元。截至2020年3月15日,新冠肺炎的全球累计病例已经超过“非典”的20倍,中国累计确诊人数约为2003年的15倍,截至3月13日,全国各级财政疫情防控投入也已达1169亿元。本次疫情感染人数远高于非典,而且感染范围波及全国,因此疫情将造成全国范围内的酒店损失,预计损失率将高于非典时期。
中国市场SARS期间入住率表现情况,STR
外界环境对酒店行业各个企业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指标上,一是入住率Occ,二是平均房价ADR,三是门店数量。疫情对酒店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入住率和门店数量上,因为即使酒店的平均房价下降也无法引来更多的客户,加上疫情期间酒店运营成本提高,酒店更没有动力降低房价。
酒店入住率持续低位
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内地酒店的表现在2003年5月落到低谷,整体市场的入住率从70%以上的水平跌至最低18%的入住率。而根据STR的数据,在2020年1月14日之后的短短两周,国内地市场酒店入住率就从70%的高位,就跌落至个位数——只有8%。在随后的22天,市场入住率一直在保持在极低的水位——低于10%。随着疫情慢慢开始得到控制,入住率在3月初稍有复苏,回升到达到14%,但是仍然远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2020年1月1日——3月1日中国酒店入住率,STR
酒店门店停业比例高,新店开业计划或将推迟
短期内,疫情对酒店行业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入住率上,中期影响还体现在酒店行业供给端的门店数量上。
除了政府政策要求的复工推迟因素外,由于客源骤降以及运营风险的不断提升,更多的酒店是主动选择停业以减少自身损失。中国饭店协会调研显示,2020年1-2月期间,仅有27%的酒店持续营业,73%的酒店选择停业止损,平均停业天数高达27.6天。考虑到酒店行业刚性固定成本占比较高,即使酒店停业,也依然要面对高额的固定成本,这就导致很多企业陷入了停业亏损,不停业亏损更多的窘境。
除了存量门店大比例停业外,新增门店的进度也会受到影响。酒店行业一季度开业占比较低,考虑到酒店5-6个月的筹建期,招商证券分析师估计,若疫情可在一季度得到控制,则2020第一季度的开店计划将推迟两个月,集中在二、三季度;若疫情延迟到6月底得到控制,则2020年部分的开店计划将推迟到2021年。
三大酒店分季度新开业数量,招商证券
刚性固定成本占比超7成,酒店盈利压力大
酒店行业大多为直营和加盟两种形式。根据招商证券的数据,疫情期间各大酒店集团旗下加盟酒店停业50%-80%,各大酒店管理集团相继推出应对疫情的帮扶工作。例如,华住集团对武汉和湖北封城地区的加盟店免受封城期间加盟费,对全国5049家加盟店减半收取2个月的加盟费,锦江酒店、首旅如家等也推出了类似的措施。这些针对加盟商的优惠措施将导致酒店集团加盟费出现明显下滑。
直营酒店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刚性成本包括租金、人工、折旧摊销、水电费和消耗品等费用,直营店租金成本约占收入的1/3,除此之外酒店的固定成本主要为人工、折旧摊销和水电费,占直营店收入比例的30%-40%,合计超过7成。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刚性成本均为净支出。
需要指出的是,疫情发生后多地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减租1-3个月,考虑到连锁酒店的物业多为国有物业,个体物业很多是也通过转租国有物业的方式,因此疫情期间的租金成本多数能够减免,但是除了租金以外的刚性成本却是要由企业来承担。因此,酒店企业收入端出现大幅下滑,成本端却难以下降,酒店企业盈利面临很大压力。
华住集团CEO季琦在内部信中表示,华住集团每个月的员工工资开支约6亿元,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能不得不安排员工调休,只发基础工资,并申请暂缓支付社保养老保险等。如果疫情时间超过6个月,即便与加盟商一起,也难以承担。
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一季度是酒店行业淡季,对全年营收和业绩的贡献为20%/15%,占比不高。参照2012年-2018年锦江、华住、首旅三大酒店的经营数据,一季度营收、营业利润、持续经营净利润占全年比例均值为19.85%、10.20%、14.98%。不过,从第二季度开始,单季度的业绩贡献逐步提高,甚至超过30%。因此,若疫情持续,酒店行业遭受的冲击会越来越大。
商务需求、本地游有望率先复苏
具体到疫情对不同类型酒店企业的影响,就要分情况来看,因为不同类型的酒店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按照服务对象不同,这里说中讨论四种酒店类型:
商务型酒店有望率先复苏。商务型酒店的业务和各行业复工情况有很大的联系,商务差旅的需求刚性较强,很多只是把商务出差推迟了,商务型酒店只要熬过了当前的危机,很有可能会迎来报复性的复苏;
度假型酒店:以接待休假的客人为主,多兴建在海滨、温泉、风景区附近,经营的季节性较强。对于冬季型度假酒店,疫情的影响很大,而对于夏季型的度假酒店,冬季本来销售淡季,目前来看,疫情的影响还十分有限,最终影响如何还需要根据国外疫情的发展再做判断;
观光型酒店:这类酒店的销售主要来自于节假日的游客,预计未来会依距离远近逐步复苏。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国内旅游仍需要3个月以上的恢复期,五一小长假仍处于疫情影响期内,不过本地游、周边游或因空间距离较短、心里安全性较高,有望率先在五一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出境游仍存在较大的变数,复苏节点继续推迟的可能性很大;
会议型酒店:会议、培训类型的酒店需要更久的恢复期,会议、培训等对时间的要求相对更加严格,这类酒店的需求错过了可能就真的消失了,再加上云会议、云办公的应用不断推广,会议型酒店或将受到较大冲击。
新冠疫情中的酒店行业,既不能像一些行业通过拓展线上渠道抵御风险,也无法通过直播等手段招揽到顾客,它们能做的十分有限。在疫情之中,连锁化、品牌化的酒店表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有望实现逆势布局。
除了减免旗下加盟商的加盟费来共渡难关外,和政府、企业合作或许是疫情之中酒店企业最好的自救方式。在各省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后,除了病人、疑似病人需要在医院集中救治隔离外,密切接触者以及重点地区的往来人员需要进行隔离,承担隔离任务的基本是当地的酒店。
另外根据政府规定,节后返程人员需进行居家隔离,在企业没有宿舍或集体宿舍无法达到“个体居家隔离”标准的情况下,诞生了酒店为企业提供隔离房这一业务。锦江酒店、华住、首旅如家纷纷推出“安心房”,为企业解决外地返工的隔离难题。
积极承揽各地政府、企业隔离房业务,有助于增加酒店在疫情期间收入,减少亏损。而大型连锁酒店在与政府和企业对接业务、防疫防护安全性等方面,较单体酒店更具优势,更容易成为合作的对象。
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相比单体酒店孤立无援的情况,大型连锁酒店的加盟业主现金流压力更小(酒管公司提供低息贷款)、企业隔离房订单更多(酒管公司B2B总对总承揽项目)、租金谈判议价能力能强(抱团与物业方谈判),卫生消毒层面宣传更优,相比单体酒店或受影响相对而言更小且后续恢复有望更快,在本次疫情过后或同样有望实现更多单体酒店转加盟的趋势。
文|挖土人
【投稿人原创】  本文由投稿人原创发布于爱盈利,未经投稿人许可,禁止转载。如有侵权联系: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