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极客财经社
曾经有一个小偷看到同伙在非常认真地看《时装》杂志,小偷不禁打趣道:“怎么?你要改行做时装?”他同伙头都没抬,一边看一边说:“哪儿的话,我在研究今年的流行时装,口袋到底会缝在什么地方。
普通人听完哈哈一笑,但是对于市场上的投资者而言,细细品来可能会后脊背一凉。
在投资圈,与时俱进的何止是小偷,还有一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上市公司。他们不是想方设法搞实业,而是在争先恐后比理财。
民间有一段话说得好,“阎王殿过喜事,抬轿子的都是鬼。”众多公司理财暴雷的血泪教训历历在目,上市公司巨额买理财的背后的确要小心“鬼把戏”。
3月23日,“医药界华为”恒瑞医药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涨势不可挡。其中,一个“喜庆”的数字映入股民眼帘,恒瑞医药2019年理财产品高达88亿。
88个亿是什么概念?A股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一年的净利润都达不到这个数。
在外界看来,恒瑞医药一年的研发投入才十几个亿,巨额投资买理财简直就是“不务正业”。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时针拨到9年前。
2011年,首家上市公司公告购买理财产品打响“理财热”第一枪。
一年后,证监会下发《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这是监管层首次官方允许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文件。
文件中明确提到,原则上,上市公司的资金都用于主营业务。如有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方可进行现金管理,可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此“开闸放水”后,A股上市公司的理财规模连年高涨,并在2018年达到顶峰。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8年,A股共计1315家上市公司购买了25313个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1.8万亿元。购买公司数量、认购个数、认购金额均为历年最高水平。
问题来了,1.8万亿!A股上市公司们真有这么多闲钱?
不,他们并没有,或者说有闲钱但是没那么多。那这些钱又从哪里来?一个字,“募”。
以医药行业的药明康德为例,作为第一家插队上市的独角兽,药明康德就多次将募来的钱第一时间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2018年6月5日,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累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总额为14.9990亿元,按照此前披露的募集资金净额21.3亿元计算,药明康德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所使用的募资资金已达到总额的70.41%。
网友纷纷抵制,“不差钱的药明康德还融资干吗?让我们自己买理财产品多方便?”
药明康德不是孤例,这股“理财风”已经席卷整个A股,盈趣科技、嘉诚国际、迎驾贡酒、凌霄泵业、洋河股份......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将募资资金或闲置自有资金投入理财产品。
甚者,冀中能源还试图通过发行20亿元债券加重理财筹码,其中还不乏深陷诉讼,头顶巨额赔偿的尔康制药等。
募集的钱不用于主营业务,却用来购买理财产品已然成了A股上市公司的怪象,这趟驶向危险境遇的列车必须要被刹住。
2018年3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当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保本理财逐渐淡出市场;2019年10月中旬,银保监会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剑指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套组合拳下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逐渐被浇灭,此前持续数年的“理财热”终于全面降温。
Wind数据显示,2019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数量均显著减少。共有1158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各类理财产品20788个,规模合计1.36万亿元,三项数据都出现大幅度下降。
这是自2011年首家上市公司公告购买理财产品以来,首次出现三项数据下滑的情形。
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购买理财产品数量和金额的减少多来自非头部公司,理财大户恒瑞医药却在“逆势上扬”。
在上市公司群体中,医药行业是热衷理财的“泛滥地”,“医药行业一哥”恒瑞医药也是多年来的“常驻军”。
放眼整个A股,恒瑞医药的理财规模非常惊人。2019年上市公司理财认购规模前五中,恒瑞医药排名第四。
回到上市药企行业,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9年11月20日,112家上市药企中,有9家药企持有50只及以上理财产品。
其中,恒瑞医药持有219只理财产品,总计认购金额为214.4亿元,是去年A股上市药企中理财投入最多的一家。2018年,它也曾以210.5亿元的理财产品认购规模排在第五名。
因受到“理财热大降温”的冲击,多家理财大户虽热情不减,但在理财产品数量、认购金额总数双双下滑的大背景下,理财金额还是不得不“缩水”。
而综合近两年,恒瑞医药却“反其道而行之”,在累计认购金额排在前十位的公司中位列第二。
(图为2018、2019年同期购买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前十位公司<部分>)
“不贷款,不融资,财务费用一直为负数。”在外界看来,恒瑞医药优异的资产负债构成凸显了一家优秀创新药生产企业的竞争实力。
根据恒瑞医药财报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利息收入超过6000万,理财收益就高达1.56亿。华丽的数据秒杀一众上市公司的利润,也让数百家上市公司汗颜。
但与此同时也抛出了另一个问题,理财的能力算不算创新药企的竞争实力?评判一家创新型龙头药企,比拼的必然还是创新能力。
梳理恒瑞医药近几年的财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恒瑞医药定期理财产品期末余额,从2016年的15.3亿元攀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73.72亿元,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且涨幅非常明显;
而其用于研发的支出费用,从2016年的11.84亿元上涨至2019年上半年的14.84亿元,则增加不多,几乎仍停留在三年前水平。
2019年10月10日,在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上,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宣称,恒瑞医药未来只做创新药和有价值的仿制药。
在后来的一次央视访谈节目中,有多位业内人士预测恒瑞将成为中国医药界华为。在现场,孙飘扬也有意对标华为。
2018年,华为投入研发费用1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9亿元),恒瑞医药当年研发投入为17.59亿元,两者相差甚远。
研发是医药行业最核心的投入,将决定公司日后的发展。以创新自居,意在医药界华为的恒瑞医药,研发投入还远低于其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怪不得会受到外界质疑,“这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投资行为!”、“恒瑞医药不务正业”。
可恒瑞医药为什么“不务正业”?
股神巴菲特曾说过:“如果资金再投入可以产生可观的效益则把资金用于企业扩张,否则应该把资金通过分红的方式返还股东拿去做更有价值的投资!”
如果一家公司业绩和现金流确实非常好,账面上资金较多,公司业务又有条不紊的推进,那么拿出一点闲置资金买理财产品也无可厚非。更何况,恒瑞医药的投资理财全部来自有闲置资金。
不过,恒瑞医药的巨资理财似乎没那么简单。
中国的药企产能过剩是个存在多年的问题,医药行业短期内想要改变产品架构很难。投入周期长,研发风险大,投资理财收益来得快,成为众多药企的首选。
加之药品的收益率并不高,哪怕如利润高一点的保健性药品,收益也在6%—8%之间。因此,出于“赚快钱”的心态,不少药企会选择投资理财。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医药行业会成为热衷于购买理财的上市公司代表,即便是巨头恒瑞医药也不能逃离这个“魔咒”。
2019年6月13日,中国经济网发表题为《恒瑞医药市值触碰3000亿 风险远超万亿市值贵州茅台?》的文章,文中直指恒瑞医药远超茅台的90倍市盈率,质疑其估值偏高。
当年11月,恒瑞医药连续8个交易日维持4000亿之上,一度让孙飘扬稳坐行业“一哥”宝座。
据恒瑞医药的前复权股价计算,2003年至今,恒瑞医药股价的最大涨幅近220倍。换言之,假如一个人16年前5万元买入恒瑞医药并持有至今,那么他现在就是千万富翁。
高估值必须要有高业绩作为支撑。随着基数的越来越大,公司的增速压力也越来越突出。为了保持账面好看,给投资者信心,公司很可能适当通过财技进行修饰,理财有可能就是那个“财技”之一。
数据显示,注重研发已成为世界医药业的共识。2018年,全球前15大生物制药公司用于新药研发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世界龙头药企罗氏、辉瑞制药等纷纷下注创新药。
实际上,恒瑞药业从仿制药起家,到仿创,再到逐步到以创新为驱动,“三步走”的恒瑞医药,5年内累计投入超50亿元,在国内一众药企中处于前列。
但据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研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约为26亿美元,包含14亿美元支出和12亿美元的同期研发损失。
据德勤公布的“2019全球生命科学展望”报告显示,单一创新药研发成本已从2010年的11.88亿美元上涨至2018年的21.68亿美元,平均研发周期则延长至10年。
更何况,创新药研发属于资金、成本、风险三高的重密集型工作。不但比拼资金、技术、经验、资源,更比拼耐力、恒心、严谨度甚至是运气。
而在仿制药领域,孙飘扬坦然,专利到期的原研药,该仿制的已经仿制完了,即使是距离专利到期还有较长时间的药物,该公司经评估后认为其市场上的价值不高。显然,恒瑞医药的大后方已经“起火”。
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恒瑞在研的新药共有 44 个,其中抗肿瘤药物 24 个;44 个新药中生物药共有 16 个。背负新药研发的恒瑞医药,正在火力全开。
众所周知,仿制药的红利即将走到尽头,创新药才是整个药企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摆在所有药企面前的是“搞创新”,但无论时间成本还是研发成本,都不是小数字。
恒瑞医药斥巨资理财的目的也非常明确。理财的收益可以给创新产品的研发上一道“安全锁”,保证收益也保障企业不断盈利,让企业形成“研发-理财-研发”的可持续循环。万一情况突变,多年来的理财已经让银企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不愁借不到钱。
万物皆有不足,十足完美只是表象。2019年,恒瑞医药全年累计研发投入为38.96亿元,相比前几年出现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恒瑞医药持续不断的投入研发伴随着不断加注的理财规模,理财已然是恒瑞医药创新路上的重要一环。
不务正业是为了生财有道,生财其实也是为了公司全力以赴研发新药。于恒瑞医药而言,当它纵身一跃从仿制药跳进创新药的领域后,也正是背水一战的开始。
资料来源备注:
①:铑财,《恒瑞医药4000亿市值泡沫几何 药界华为VS孙飘扬焦虑》,2019年11月8日。
②:阿尔法工场,《恒瑞医药长期高毛利背后的疑点》,2019年9月4日。
③:健识局,《肿瘤药年入50亿,理财基金75亿!2200亿市值的恒瑞这样炼成!》,2018年4月15日。
④:恒隆汇,《恒瑞医药的投资机会》,2020年3月24日。
⑤:南方周末,《上市公司融资万亿,竟然都拿去理财了》,2019年12月13日。
⑥:券商中国,《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产品数量、总额都在减少,还有这些新特征》,2020年2月4日。
⑦:国际金融报,《112家参与规模超千亿 上市药企今年理财太“疯狂”》,2019年11月20日。
⑧:第一财经,《热情不再?上市公司理财"10亿+大户"减近四成》,2019年5月14日。
⑨:新浪财经,《上市公司一边大量买理财、一边去银行贷款,背后原因何在?》,2020年3月9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