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
这一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人类生命受到威胁,全球经济遭遇冲击。
为抗击疫情,许许多多的医疗企业、研究机构加强研发并迅速推出无接触诊断设备、无线诊疗设备、远程医疗平台等产品,辅助医生快速安全地诊断、治疗患者,东软医疗正是其中佼佼者。
疫情期间,东软医疗陆续发布了10款新品,此外还有7天完成研发的“雷神方舱CT”、专为抗疫推出的智能影像筛查辅助软件“火眼AI”。
东软医疗在疫情中如何承担责任、树立榜样?如何保持卓越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其医学影像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为了解以上问题,动脉网对东软医疗CEO武少杰进行了专访。
春节前夕,东软医疗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大连市卫健委联系,当地传染病医院收治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急需一台CT设备进行诊断。为此,东软医疗紧急应对,创下了“3小时发货,18小时装机”的新纪录。
这笔订单给东软医疗带来巨大启示——肺炎诊断肯定需要使用CT设备,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CT设备将是非常有效的诊断和辅助诊疗手段。在诊疗方面,CT设备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同时可以判断新冠肺炎在人体的发展程度,为医生救治患者提供诊断支持。
在这样的认识下,东软医疗迅速成立了以CEO为核心的应急指挥中心,在春节假期集结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物流、采购等各部门人员,保障CT及X线设备的正常生产与发货。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规定将CT影像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大量订单涌入东软医疗,而东软医疗全员作战,尽全力保障供应,没有延误一笔订单,为抗击疫情拼尽了全力。
当疫情越发汹涌,东软医疗决定向疫情爆发地武汉捐赠设备。公司管理层连夜向董事会提出申请,申请在当晚全部通过审批。在与武汉当地政府、武汉雷神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红十字会沟通后,东软医疗向上述两家医院捐赠了价值2700万元的两台高端CT设备及高端智能软件产品。
捐赠的高端CT设备NeuViz 128 CT与NeuViz Prime CT,均搭载了东软医疗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远程高级后处理软件及40多种图像增强和后处理工具。临床医生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可以通过智能软件提高诊断效率。同时,这些硬件+软件还实现了各医院间的互联互通,方便传递疫情情况,并分享诊疗经验。
率先捐赠的东软医疗,为全行业树立了一个榜样,全行业开始大量的向武汉等疫情地区捐赠生活物资、医疗设备、防护物资……
对于方舱CT,东软医疗如何在七天内完成研发?
武少杰表示:“东软医疗能够仅用七天七夜就研发出雷神方舱CT,是幸运,但也是多年技术积累,厚积薄发的必然。”研发方舱CT有两个原因:第一,在疑似病例筛查诊断时,患者通常需要前往定点医院门诊进行检查,而这一过程往往会接触多位医护人员及其他就诊患者,存在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若定点医院门诊能独立配备一台CT,尽可能减少患者在就诊时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将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第二,CT设备的安装需要专业场地,方舱医院十分需要CT设备,却因为不具备防辐射等场地条件,常规CT设备无法安装使用。因此,东软医疗希望研发一款无需安装、插电即用的CT产品。
能够如此快速地研发出方舱CT,是因为东软医疗此前的技术积累及车载CT研发经验。在此之前,东软医疗根据总后领导的指示,针对野战、应急救灾等需要,研发了军用标准的车载CT:车载CT需要CT设备能够在车厢内正常使用,同时还需要克服抢险救灾及野战等恶劣的外部环境限制。这对于研发部门是一个巨大考验。经过一年时间研发,车载CT终于成功上市。
相比于车载CT,方舱CT反而简化许多,它不需要设备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使用。有了车载CT的研发经验及技术积累,东软医疗在车载CT的基础上,研发方舱CT就十分迅速。因此,东软医疗在七天内完成研发,并成功发货第一台方舱CT。这个速度,也创新了一个纪录。
武少杰表示:“我觉得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在这种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的时候,东软医疗必须站出来。同时,我也认为,在此次疫情中,中国的民族医疗装备企业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疫情期间,东软医疗没有停下创新研发的脚步,陆续发布了近十款产品。武少杰告诉动脉网:“事实上,除了七天完成研发的‘方舱CT’和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软件‘火眼AI’,其他产品均是按照既定研发计划执行。”
在2014年底,东软医疗完成了16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些资金基本上均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增资之后,东软医疗新建了上海研发中心、北京研发中心、广州研发中心,并吸纳了大量的研发人才。根据市场需求,东软医疗规划了多款CT、磁共振、数字血管造影机、DR、PET/CT、探头超声、智能软件等产品,计划增加新品,扩大业务量。
经过多年的研发,终于在今年“井喷式”爆发。在10月的CMEF上,东软医疗发布了512层全景多模态CT、1.5T磁共振、高端落地式DSA、视航引导高端悬吊DR、全影息动态全景PET/CT、单晶体探头超声、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等九款新产品。
东软医疗有哪些措施确保持续的创新能力及研发能力?武少杰从行业特点、创新战略、组织人才、激励机制、创新生态、创新领域等六方面进行了分享。
从行业特点来说,医疗装备行业是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例如,一台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就需要机械、电子、计算机、传输、材料、工程、临床等多学科人才共同研发。除此之外,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还需要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例如研发一台磁共振,就凝结了五次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先进的制造水平。
正是基于该行业对技术的超高要求,东软医疗制定了围绕市场需求的创新战略。而创新战略与客户中心战略、卓越运营传略、全球化战略、高速成长战略共同被定义为东软医疗的五大发展战略。同时,东软医疗通过自主创新及专利保护,积极摆脱“卡脖子现象”,使公司产品远销全球。
从具体操作来说,东软医疗广泛吸纳人才,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截止目前,东软医疗已拥有超过900位研发人员,其中44%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另外,东软医疗建有韩国探头研发中心、北京创新研发中心、上海MRI研发中心、广州CT研发中心、南京IVD研发中心、休斯敦研发团队等多个研发组织,为研发人员发挥创新与研发能力提供了舞台。
为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力,东软医疗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从职业发展、薪酬激励、创新激励等多个角度支持创新,打造鼓励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例如,东软医疗设置了职级和任职资格标准管理体系、职业通道上升管理机制;针对技术骨干实施限制性股权激励;鼓励各专业方向的工程师结合工作及研究中的创新想法,发明创造专利,并针对创新成果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东软医疗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十分巨大,研发投入约占营收比例的9%。
东软医疗还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构建“产学研医”创新生态。具体而言,东软医疗与多个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等主体合作,共同研发算法、云平台、核心部件等技术门槛较高的项目。例如,东软医疗与北京宣武医院合作建立“互联网智能医疗与前沿影像技术联合实验室”,负责eStroke国家溶栓取栓影像云平台的建设;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团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组建“呼吸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
从成果来看,东软医疗的这些创新措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截止目前,东软医疗已申请专利1460多项,主导或参与了37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收获了14个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
除技术创新之外,东软医疗还构建创新领域。例如,东软医疗在营销、供应链、品牌、工艺等多方面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效率与安全性,降低生产与管理成本,促进产品营销推广。
10月12日,在2020绍兴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武少杰就《科技创新成就中国民族医疗装备产业》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谈到:“医学影像设备未来有五个发展方向,图像更清晰、扫描更快速、设备更安全、更便携、更智能。”
东软医疗的全部硬件产品均朝着这五个方向发展。
例如,今年发布的新品512层全景多模态CT——NeuViz Epoch无极,具备0.17mm的可视分辨率,获得图像更清晰;该产品凭借定制球管与全景追光者探测器,达到0.259秒转速、16cm螺旋+16cm轴扫覆盖的扫描能力,0.2秒即可完成心脏扫描,扫描更加快速。同时,该产品只需一次扫描,即可通过多参数进行多模态数据分析,减少患者重复检查的困扰;另外,该产品可实现60kv低剂量扫描,为婴幼儿的CT检查提供更安全的保障;该产品还提供影像检查全流程智能工作操作模式,操作更简单、更智能。
武少杰表示:“NeuViz Epoch无极能够比肩进口品牌的同等产品。是国际领先的、中国最高端的512层CT。”
再如,NeuMR 1.5T盛世磁共振获得的图像更稳定,并让水脂分离成像更准确和高效。该产品利用定量一键脑技术,仅需四分钟的扫描,就可以得到八个序列的图像,其中四个序列是定量的,代表了当今非常高端的磁共振技术。同时,该产品还根据临床医生与患者的反馈,进行宽床设计,使医生及患者更舒适安全,且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除了以上高端设备,东软医疗还利用最新技术研发性价比最高的普惠产品。武少杰表示:“东软医疗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大型医学诊疗设备的普及应用,让高质量的医疗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和人群。”
为了让更多人用得上、用得起大型医学影像设备,东软医疗在研发顶级设备的同时,还利用最新技术研发普惠型的经济款产品。在CMEF大会现场,东软医疗发布十款新品,其中既有服务大型医院的512层CT、1.5T MRI、落地式DSA等高端诊疗设备,也有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经济型设备和服务。例如,NeuViz ACE SP数字能谱CT,实现了3.5MHU热容量,742KHU/min稳定散热率,0.71s快速扫描,32层采集可发现微小病灶。同时,该设备搭载数字云医生平台,可帮助基层医生高效诊断。
后疫情时期,全国各地基层医院兴起新一轮建设潮。除NeuViz ACE外,东软医疗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型硬件产品,确保基层医院买得起,使用方便。另外,为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东软医疗还提供互联网专科系统解决方案,基层医院可依靠该系统连接千里之外的医生、专家,并由专家进行远程诊断及治疗指导。
东软医疗将软件与临床解决方案单独设立为一个业务,形成了MDaaS解决方案业务。
武少杰介绍:“东软医疗搭建了开放式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NeuMiva,国内外合作伙伴的人工智能诊断软件、肺癌筛查软件、心血管疾病筛查软件等算法软件可插接在云平台NeuMiva上,各级医院可在云平台NeuMiva上按需使用各种算法软件,按次付费。如此一来,算法及软件提供商可依托东软医疗的庞大用户群获得盈利,各级医院可实现低价享受丰富的智能诊断软件,患者将得到精准的诊断与治疗,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除此之外,NeuMiva云平台还可通过远程诊断服务实现各级医院间的互通互联,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培训提供医生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整体提升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例如,患者在基层医院检查后,可以由千里之外的专家远程阅片、会诊。
MDaaS解决方案还包括云诊断平台运营服务、云存储服务、合作成立影像中心等。具体而言,医院不需独立建立数据中心,其数据可直接存储在东软医疗搭建的云平台上。另外,东软医疗搭建区域公有云,区域内医院的数据均可上传至该云平台,当地卫健委可通过该云平台查看区域内具体医疗卫生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数据上云,可减少胶片的使用,同时,患者可将电子胶片给其他专家查看、诊断,避免多次检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东软医疗还针对县域医院提供卒中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并打造专科医联体。在卒中诊断方面,东软医疗有CT、磁共振等设备;在治疗方面,东软医疗有智能血管机;同时,东软医疗还提供整套管理系统、专业诊断软件、绿色通道建设、诊断人员培训等。为提升县域医院的医疗水平,东软医疗将培训临床医生,并联合宣武医院建设专科医联体,医生在抢救过程中遇到难题可咨询脑卒中专家,及时安全地救治患者。
为了缓解医院的经济压力,东软医疗还与很多大型医院合作,联合建设第三方影像中心,医院购买影像服务,中心在扫描患者后将数据传输给医院即可。这将大大节省医院的建设费用与采购费用,也有利于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影像服务。
东软医疗作为国产医学影像设备的领军企业,最近几年已探索出“硬件+MDaaS+AI算法”的新模式,构建了从医学影像采集信息到图像后处理的全流程闭环生态服务链,使患者、医院、医生、生态伙伴AI算法研发商多方共赢。
展望未来,东软医疗将持续加强研发,硬件设备向清晰、快速、安全、便携、智能方向不断发展,并生产通过最新技术研发出的普惠型产品,确保优质医学影像资源的可及性;同时,软件产品打造全新生态,赋能图像后处理提供商及医院,确保患者享受到经济、性价比更高的医学影像服务。
2023-11-09 动脉网发布了 《深化技术基建优势,智云健康持续升级数字化能力》的文章
2023-10-13 动脉网发布了 《泛生子签署私有化协议,精准医疗龙头砥砺前行》的文章
2023-09-22 动脉网发布了 《腾讯的大模型,可能是最快落地医疗场景的大模型》的文章
2023-09-06 动脉网发布了 《美央创新科技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的文章
2023-08-01 动脉网发布了 《生成式AI再下一城,大经中医“岐黄问道·大模型”正式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