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2021,我的赛道被抢爆,带着拖鞋上了一个月班才抢到份额

6789
投中网 2021-03-15 13:41 抢发第一评
虽然比创新药大潮崛起的稍晚些,但毫无疑问,如今的医疗器械赛道已然站在了风口之上。

“这几乎是行业里史无前例的速度。”

从第一次与创始人见面到签SPA,期间加上器械IP尽调、找律所出具整个IP尽调意见……这一系列流程,投资人李滨只用了三个礼拜。

如此紧密的投资步伐只为了一件事——尽快拿下这家医疗器械公司。

2021年开春,尽管二级市场相对处于弱势,但医疗器械行业在一级市场依旧延续着2020年的火爆态势。在市场表现上,最明显的莫过于机构哄抢项目。

“为了抢到一个项目,你都无法想象机构竞争的激烈程度。”李滨说,“但凡是看上去还不错的标的,大家都抢的非常狠。”

自2020年以来,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医疗赛道的资本狂欢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此前,投中网在《创投圈“疯狂”时刻:1个投资名额,17家机构排队争抢》一文中就曾提到,某些医疗项目新一轮融资的入场名额只有1-2家,当时排队的机构就达到了17家。

但具体细分到医疗器械领域,这一轮,让机构疯狂争抢的标的却发生了改变。

“主动找过来的机构不低于10家”

投资人梁希曾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连续“驻扎”了一个月。

就像这家公司的正式员工一样,梁希几乎每天都去。因为该公司有条规定:进公司要先换鞋。这里的每个员工都有自己固定的拖鞋。梁希说,她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带上酒店拖鞋,这样也算在公司有双固定拖鞋了。

但其实,这个时候,这家公司还不是梁希的被投企业。按照惯常,即使是方便尽调,作为投资人的梁希也大可不必这么做。

而彼时,梁希更多的想法是,极力守住这家公司仅有的融资开放名额。

“我恨不得天天来把着公司门。”梁希说,她在那家企业“上班”的一个月里,基本每天都能看到其他各类机构的投资团队找过来。

可喜的是,基于长期的交流与创始人的信任,梁希机构最终拿下了这家公司的领投机会。

对于资本的轮番追捧,想必没有比企业方更有深切感受了。某医疗器械公司创始人张利农就对投中网直言,“我们上一轮快关闭的时候,所有跟投方就像疯了一样,不断来拜访,希望得到一点额度,还有些机构甚至通过各种渠道跟我们老股东谈感情。”

心擎医疗联合创始人杨韶延也体会到了这波资本的热情。“整个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热度很高,我们确实有体感。”杨韶延说,在心擎医疗的某一轮融资过程中,即使是到了最后交割阶段,依旧还会有投资人找过来希望加一点钱进来或让公司继续再开几轮。

“一般来说,那些相对有唯一性或是稍有临床进展的项目,主动找来交流的投资机构不会低于10家。”李滨告诉投中网,当前的医疗器械投融资市场已经是明确的“卖方市场”,机构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通常,为了获得一些份额,机构们大多都会强调自己的交易速度非常快。

从抢后期到抢早期

有投资人曾对投中网表示,2020年,在医疗器械赛道,特别是那些偏成长期的项目比较容易受到机构的哄抢。

而如今这波医疗器械领域的抢项目热潮,已明显传导至早期项目身上。

“成长期项目被收割差不多后,半年之内,机构们的眼光就瞄向了早期。”北极光创投陈阳说,目前市场上,天使轮、A轮、B轮这个区间内的医疗器械项目非常抢手。“这些项目的估值基本都在10亿人民币以下。”

国仟创投投资合伙人陈豪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陈豪表示,对于医疗器械项目,过去投资机构更看重落地销售。“现在,机构们都在往前走。那些没有销售但有临床数据的项目,他们也开始热衷跟进了。”

某种程度上,这种投资转移,也间接加剧了投资机构哄抢项目的激烈态势。用李滨的话说,“这相当于几乎要跟市场上所有基金都要抢啊。”

不过,引发“项目争夺战”的最本质原因还是在于优质标的太少。陈阳甚至以“极其稀缺”来形容当前医疗器械赛道好资产的稀疏程度。

据张利农透露,目前市场上依然存在着大量蹭热点或是不讲市场需求的公司。因此,尤其是在创新性较高的早期项目上,机构方更要“擦亮双目”。

显然,基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也在为之努力。一行业人士对投中网表示,某些大基金在为医疗器械组招人时,医学产业背景基本成为了硬性条件,有的还需要实际的临床经验。

杨韶延更是直观注意到了资方对于医疗器械人才的投入。“之前,一些机构来看器械项目的团队都是来自创新药,他们很多都不懂器械的临床实验,更不明白安全性有效性如何验证。”杨韶延说,到后来,一些机构会相应配置器械临床背景的投资人,包括市场上的FA也在补充器械人才队伍。

“可以看到,资本市场是真的在看医疗器械。”

未来5年的攻坚趋势:技术高壁垒

虽然比创新药大潮崛起的稍晚些,但毫无疑问,如今的医疗器械赛道已然站在了风口之上。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1年1-3月,有30家医疗器械类项目获得了融资,规模达25.87亿元。2020年,医疗器械类项目的融资事件数量达248起,融资规模约为260亿元,为近五年同期最高。

与此同时,华为、百度、腾讯、阿里等各大行业巨头也均纷纷涌入这个领域。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55亿元。加之国家政策对于医疗器械的重视度提升,行业市场被进一步打开。

目前,在资本市场对医疗器械的投资逻辑里,最大的主题莫过于国产替代。陈阳直言,未来10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方向性趋势依旧是国产替代。

不过,陈阳口中的“国产替代”概念有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技术高壁垒。

“如今,一些技术壁垒较低的国产替代基本都做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陈阳认为,5年之内,高壁垒的医疗器械才是市场攻坚的焦点。“而且,因为回国的海外人才越来越多,加上中国也有相应的产业链条件,过去做不了的东西,现在可以做了。”

聚焦到企业端,陈阳也青睐那些技术创新驱动的项目:一方面,核心技术壁垒足够高;另一方面,企业最好是行业第一或具有某种唯一性。

在经纬中国董事总经理喻志云看来,IVD存在三个系统性的机会,分别为国产替代、新技术突破以及错位竞争。而本土厂家对“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和不断延展迭代正是国产替代的基础。

作为专注于医疗器械的早期投资人,陈豪也表示,其对项目的技术与产品创新性要求很高,技术性是其判断项目的首要标准。“对于那些相对早期的项目,我们在市场方面考虑并不多,因为中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至少,公司要在技术上具备非常重要的创新点。”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滨、梁希、张利农均为化名)

本文来源“投中网”,作者:马慕杰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