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从上市到退市,新浪20年留下了什么?

6253
钛媒体 App 2021-03-30 14:58 抢发第一评

文 | AI蓝媒汇,作者 | 关关,编辑 | 魏晓

带头大哥,退隐江湖了。

上市20年的新浪退市了。

有人说这是门户时代的落幕,也有人说新浪终于“浪子回头”,我却觉得多少有一点英雄迟暮,就像在BB机时代拿着大哥大的大哥,忽然有一天告诉我,他不干了,要退隐江湖了。

江湖这么大,新浪又不是以前的新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故事里,不会对他的“退隐”有太多描述。

好比去年新浪私有化的消息传出时,很多人觉得这家伙到底是上市还是退市,都跟自个没啥关系。

少数在2000年就开始上网的那批人会缅怀一下新浪,这个中国互联网的带头大哥,曾经多么风头无两:

他是首家走出中关村、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为无数的后来者们铺了路。

当带头大哥的代价是沉重的。今天我们聊到创始人,很自然地能想到马云、马化腾、张一鸣。提起新浪,多少人还记得创始人是王志东

为了让新浪上市,当年王志东不惜拆分自己的股权,甚至最后还被扫地出门,此后很多年,王志东与新浪都被当作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反面例子”:

新浪是少有的一家“没有老板、没有灵魂”的公司。

20年是新浪的一个轮回。曹国伟带着新浪走下了历史的舞台——私有化之后,曹国伟对新浪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有一段话:

你瞧这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你瞧这上市退市,是不是也像人生离合?

西湖论剑与权力的游戏

中国的企业家里,马云对江湖特别情有独钟,2000年时专门请金庸到西湖边上办了一场“西湖论剑”。

既然是论剑,就得有各大武林高手,于是,张朝阳、丁磊、王峻涛、王志东几个人被请来了。

当时,这几个人,就是整个中国互联网。

马云后来形容第一届“西湖论剑”到场的,都是英雄,形容那个时代就是一个草莽时代,其实那就是几个人在西湖边上喝茶聊天。

如果要给那次茶话会排个座次,金庸先生和马云除外,王志东应该当仁不让,其次是丁磊和张朝阳,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当时被人称为“三座大山”。

“三座大山”这一年相继在美股上市。抛开网易、搜狐不谈,新浪上市的历程在今天来看,都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上市,新浪拆分为三家公司,既绕开了政策的限制,又让美国人知道这三家公司是一回事,最后还找到摩根斯坦利作为上市承销商。

来来回回搞了这么多,2000年4月,新浪终于完成了上市,但上市后的新浪也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股权最分散的一家——王志东只占了6%的股权。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新浪上市的意义在于,他为互联网公司跑通了一个上市模式。

后来,采取这种模式上市的公司包括了网易、搜狐、百度,腾讯和阿里。可以说,没有新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不会那么早就走到那一步。

上市早也有上市早的坏处。新浪上市不久,互联网泡沫破灭,赶上时候了,新浪的股价从54.5美元一路跌到2美元。

资本是理性的,股东们用屁股思考,都觉得王志东这家伙不靠谱,加上为了上市,对股权不太敏感的王志东,在牌桌上已经没了王炸,持有少量股份的他很快被董事会请了出去。

王志东出局的消息传到纳斯达克,新浪的股价终于迎来了连续六天的猛涨。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有一个算一个,都会面临创始人与资本的博弈问题,新浪上市的第二个意义也在于此——一定程度上,王志东的经历会随着大家研究“新浪模式”,载入互联网“史册”。

曹国伟后来分析过王志东被扫地出门的原因,就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话语权太弱”。为此,曹国伟曾联合了两家基金公司,实施管理层股票回购计划,买下新浪一部分股份,成了新浪第一大股东。

创始人与资本博弈的故事,后来大家都见多了。

比如,李彦宏曾经向董事会拍过桌子:“我不做了,大家也都别做了,把公司关闭了拉倒!”

第一届“西湖论剑”主角之一的8848创始人王峻涛也曾被资本方解职;张朝阳在接受资本方派来的高管后,也与董事会做着艰难的周旋。

类似的,马云为了公司的控制权,也放弃过在香港上市的准备。

一个企业,为了发展壮大,会不断引进资本,但同时,这也像举办武林大会一样,你请了个功夫比你厉害的、威望又稳压你一头的,极容易为他人作嫁衣裳,后来的企业家们,多多少少都意识到了股权控制的重要性。

前车之鉴,引进资本这件事,就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时势造了英雄,马云第二年的“西湖论剑”,就物是人非了。王志东没到场,新浪新任CEO茅道临算是代表新浪赴会。

用马云的话说,一来是王志东刚离开新浪,新公司的事还没弄完,二来呢,就像王峻涛不能继续代表8848一样,王志东也代表不了新浪了。

后一句话应该是重点,这也是江湖。

谁是新浪“铁打的营盘”

王志东还能代表新浪时,和领导层讨论过谁是新浪“营盘”的问题。新浪认为,不能或缺的人,新浪会想尽办法把他留住。与此同时,新浪也保持着5%到10%的流动率,王志东说:太低了不行,太低了会有沉淀,新鲜血液进不来。

新浪的“营盘”最终跟王志东没了啥关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马云在脱口秀上说过这句话,至于谁是营盘谁是兵,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新浪曾经制作过一副历任CEO图,从沙正治、王志东、茅道临、再转交到汪延、曹国伟。即使是今天,你依旧能见到“新浪是谁的新浪”这样的发问。

很多年前,新浪有一位经理这样形容当时的新浪:

没有人关心新浪的未来,董事会股权过于分散,新浪董事会中无关键人物把握全局,股东们没有给新浪谋划很好的未来,只考虑自己赚钱,并不做事。

这句话算是把新浪的董事会和股东们骂了个遍,或者换一句话说,新浪复杂的权力结构、管理层频繁的更替也让人感到不安。

曹国伟有句话说得很中肯:

网易是丁磊的,搜狐是张朝阳的,腾讯是马化腾的,而新浪是无主之地,没有真正的老板。

当然了,无主之地那是过去式了。而这个问题也曾被媒体抛到离开新浪多年的王志东身上,问他对新浪后来的发展怎么看,他说新浪在坐吃山空,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四个字——缺少灵魂:

有媒体经常批评个人英雄主义,其实在美国这样现代管理最完善、最成熟的地方,个人英雄主义也非常突出,成功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有一个领袖人物,一个符号,你从这个人身上就能看出公司的文化、理想和状态。

比如盖茨之于微软,乔布斯之于苹果。企业必须有灵魂,这位精神领袖能够真正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持下来。

对于新浪来说,这段话多少有点诛心。

这个问题如果换一个人问,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答案。比如2006年,新浪CEO走马换将换掉汪延时,新浪的董事段永基这样说:

每一任CEO都对新浪作出了相当的贡献,都是应运而生的。既然需要一个新的,那旧的那位就需要让位。

中国文化中,特别崇尚“隐逸”两个字,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金庸小说中的结尾就特别爱写这一幕。从以前的陈天桥、史玉柱,到今天的马云、黄峥,人们也热衷于谈论那些全身而退的企业家。

至于汪延属不属于此类,他自己给出的解释是,因为搞慈善,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没时间考虑商业了。

幸运的是,汪延之后,新浪的CEO算是终于摆脱了“流水的老板”这一魔咒。至于新浪有没有灵魂、影不影响它能不能成为巨头一说,曹国伟曾经接受采访时谈到:

一个公司发展不单是由机制、创始人决定的,更是由它选择的模式决定的。模式非常好,进入的时机非常对,机制和人差一点,公司照样可以很成功。

离开王志东的新浪仍然是新浪,新浪也确实很成功过,20年间,新浪开创了手机播报新闻的先例,也引领过一段时间的自媒体潮流。

单就微博来说,把腾讯、搜狐、网易这三家门户网站都给干趴下了,这不叫成功?

新浪还留下了“渣浪”

从上市到退市,新浪20年留下了什么?你可能会说是微博,但微博仅仅是一个产品;你也可能说是启示或者教训,这些我在前面谈过了。

我想跟你聊的,可能是一些题外话了。

王志东曾经形容自己很像石破天:

我这两天在让儿子看《侠客行》,里面石破天的成长道路是我比较欣赏的,或者说我觉得自己跟他很像。他一开始没什么野心,心地善良,挺爱玩,机缘巧合得到了各个大师的帮助,最后成为大侠。

王志东离开新浪很多年后,还发生过一段很有意思的事。

2017年,腾讯北京总部二期的新大楼着火了,事发时,新大楼尚未投入使用,明火燃烧了十分钟,被赶来的消防员和附近员工扑灭。

附近的员工是新浪的员工。腾讯的公关总监张军后来表示:感谢永远当先的消防员和道义相助的新浪员工。

张军特意用了“道义相助”四个字,尽管新浪这家公司基本上已经淡化了王志东的印象,但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个段子里的新浪员工多少有点像石破天。

在互联网企业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今天,比如腾讯和百度的员工都是爱厂如家的典范,新浪的员工跟他们有点格格不入。这家企业,从新员工到老员工,都是“渣浪”,一刷微博也离不开“渣浪饭补是200”这样的自嘲。

乍一看,新浪员工确实挺爱玩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企业文化。

对这样的企业,我想,无论它是上市还是退市,我们都会报以最大的善意。毕竟,这只是互联网时代中的一个“生命周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