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核心领域的“硬核”科技力量正在成为大国较量的筹码。
2004年,旅美博士尹志尧以60岁高龄带领团队在上海创办中微公司。尹志尧很清楚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怎样的荆棘之路。当时,来自国外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
摒弃跟随式创新,中微公司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在集成电路刻蚀机领域踏出一条新路。16年后,中微公司已经研发生产出国际先进水平的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其中,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海内外一线客户从65纳米到5纳米及更先进工艺芯片生产线,MOCVD设备已在全球氮化镓基 MOCVD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上海,这个拥有百年开放历史积淀的城市,在硬核科技创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蕴藏的巨大潜力。十年来,531平方公里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张江示范区),已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核心承载区、中国自主创新首选地。
鉴往思来再出发。张江示范区在提高三大产业创新策源方面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张江示范区十周年发布会上获悉,继续当好改革的“试验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是张江示范区下一个五年的目标。
硬核科技攻关引领世界级产业集聚
位于浦东的张江科学城,也是张江示范区的核心园,这里也被视作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方圆95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内,集聚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企业250多家,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285亿元。
产业资源的高度集聚让这里的高科技企业迅速生长,并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紫光展锐首席运营官陈雨风介绍说,在5G领域,展锐拥有首款基于马卡鲁通信技术平台的5G基带芯片——V510,首款5G智能手机解决方案——T7510和全球首款6nm 5G芯片——T7520。2020年,紫光展锐全球首发5G终端切片选择技术,释放5G SA网络潜能,打通5G应用最后一公里成为行业标准。2019年,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推出新一代KX-6000系列处理器,基于16nm工艺,其是国内首款主频达到3.0GHz的国产通用处理器;聚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摄像头EEPROM芯片占有全球超过40%的市场份额;从漕河泾开发区孵化基地起步的澜起科技发明的“1+9”分布式缓冲内存子系统框架最终被JEDEC国际标准采纳,提升国际话语权。
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同样是技术人才密集、国际市场高度垄断的关键核心领域。新药创制领域,全国约1/3的I类创新药来自张江;2020年,全国批准上市的8个抗体药物中有5个来自张江;诞生了“九期一”等生物医药重大原创产品。
时间见证了聚沙成塔的力量。自2014年国家开始批准创新医疗器械以来,全国共批准了99个创新医疗器械,其中有18个就来自张江示范区;疫情期间,全国批准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25个中,有5个来自张江示范区;联影医疗成功研制PET-MR,打破国际垄断;微创获批首个国产血流导向装置,创领获批首个国产心脏起搏器……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侯劲告诉记者另一串数据:2020年张江示范区“一区22园”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约1800亿元,占上海市全市比重从“十二五”期末74%上升到约87%;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约1100亿元,占上海市比重从“十二五”期末66%上升至78%。十三五末,张江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上海市比重超过60%。
大科学基础设施孕育原始创新成果
黄浦江水奔流入海,温湿的海风掠过一片滩涂,将这里孕育成科技创新企业集聚生长的茂密森林。如何挖掘这片土壤中的人才、金融、城市配套为硬核领域科技创新服务?
毗邻大科学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上海)设施(以下简称蛋白质设施)的上海科技大学人字楼,饶子和和杨海涛团队正在针对新冠病毒进行抗病毒小分子筛选。蛋白质设施以及上海光源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结构生物学基础科研的利器。由他们参与研发的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DC402234已经在美国启动I期临床试验。
蛋白质设施也于2020年6月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新冠病毒相关蛋白质库,并与上海科技大学合作领导PDB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记者了解到,PDB的建设成为世界上继美国、欧洲和日本之后的第四个完整PDB数据库,将为实施国家重大科学计划进行核心技术和资源储备。
从无到有,从0到1的关键核心技术正源源不断地从高能级研发机构和大科学设施中生长出来。
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李时介绍说,目前,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已建成国内一流的80万亿次太赫兹芯片高性能仿真设计平台和频率高达0.5THz的可扩展式太赫兹计量与测试能力;同时,在太赫兹高频电路与微系统、太赫兹成像与探测两个方向也建成国内一流的人才队伍和实验条件,并形成大于1THz固态电路等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
探索新机制,聚焦实现创新源头和落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精准对接,研究院构建了“研究院-运营平台公司-项目公司-产业基金公司”为核心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体系,实现产业化协同运作。在2018年于临港成立的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平台上,10家创新创业公司正在快速孵化成长,这些新生的科技型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将研究院的太赫兹、极端制造等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转化。
如今,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等所在的张江科学城成为全国大科学装置最集中的区域,张江示范区已建成和在建的达1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计2025年全部建成,设施数量、投资额和建设进度均领先全国。
“十四五”打响上海科创中心全球品牌影响力
张江示范区曾经发展的10年,是激情与理智碰撞的10年,在一小块土地上孕育着中国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梦想。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张江示范区将重点发展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3+6+X”创新型经济体系,打造“一城、一极、两带”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推进“一区22园”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试点优化区区联动发展机制,构筑“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新格局。在张江科学城从事肿瘤免疫治疗研发的恒润达生已将产业基地落户金山;在张江药谷孵化的上海倍谙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也已入驻上海张江金山生物医药园。
面向十四五开局,这条道路所指的方向很明确——张江示范区率先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侯劲表示,到2025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求,张江示范区将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一批综合性科技力量,布局一批战略性和基础性前沿项目,进一步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着力打造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新优势,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推进张江国际人才试验区建设,构建现代化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争当改革排头兵、创新试验田。
雄关漫道,破浪前行。张江示范区十年磨一剑,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将科技创新贯彻到底。
2023-03-28 中国孵化器发布了 《兰州市开展“一十百千万”就业创业服务提升行动》的文章
2023-03-28 中国孵化器发布了 《天津市出台多举措推进重点群体创业》的文章
2022-01-06 中国孵化器发布了 《青岛推进创业城市建设 力争新增市场主体逾20万户》的文章
2021-12-15 中国孵化器发布了 《常德高新区:创出发展新动能》的文章
2021-12-15 中国孵化器发布了 《沭阳:营商环境优化,吸引27.3万人返乡就业创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