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耳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随着汽车等领域纷纷出现芯片短缺的情况,芯片及其上游行业纷纷出现产能紧张的状况,不少芯片企业纷纷涨价应对日益增长的芯片需求。
据多家媒体报道,晶圆代工企业或将再次涨价,涨幅或将达到30%。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等多家企业正计划再次涨价以应对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厂产能持续紧张的情况。
同时,中芯国际也被曝出出现产能紧张的局面。据中芯国际的财报,2021年第一季度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已达98.7%,环比增0.2%。赵海军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曾表示,当前中芯国际现有产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各个产品细分市场都有缺货。
不过,即便下游市场供不应求令中芯国际收入大增,也难以掩盖其危机。下游市场拓展不力,先进制程难以量化生产等问题始终是埋在中芯国际内部的一颗“炸弹”。
市场份额远低于台积电
中芯国际虽然是国内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但与世界领先水平比仍有较大差距。
以台积电为例,2020年,台积电实现营收13392.55亿新台币(约3096.36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5107.44亿新台币(约1180.84亿元人民币),同期中芯国际营收274.71亿元,实现净利润43.32亿元。仅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中芯国际就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甚远。
从市场份额来看,据集邦咨询的数据,截至2020年上半年,台积电占据了全球51.5%的市场份额,中芯国际虽然市场份额第五,但市场份额仅有4.8%。
凭借7nm和10nm的工艺,台积电与三星、英特尔牢牢掌控着全球前三的晶圆制造地位,且已经出现了5nm等工艺,而中芯国际却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中芯国际的主要营收来源是90纳米及以下制程的晶圆代工,2020年营收占比接近60%,但即便是中芯国际的支柱业务,其在国际上的市占率依然很低。
此外,中芯国际的产能也与台积电有着较大差距。
产能与工艺的提升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的,中芯国际虽然也在加大力度扩建产能,自身资金状况也还不错,但和世界领先水平比,还难以与世界领先水平一较高下。
同时,人才流失也是中芯国际的一个大问题。2018-2019年,中芯国际的员工流失率分别为22.0%、17.5%,其中上海的人员流失最多,据其社会责任报告,2019年50%的员工流失都来自于上海。
内讧不断
中芯国际自成立以来曾有3次较大的内讧。
在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因与台积电的官司结束后,中芯国际就出现了第一次内讧。彼时大唐电信提出要在董事会上有两个座位,且多人多个投票权,但是这一要求却遭到了张汝京搭档江上舟的不满。在江上舟成为中芯国际的董事长后,江上舟不仅拉中投集团入股,以稀释大唐电信的股权,还找来了王宁国出任CEO,杨士宁担任COO。
但这也给中芯国际埋下了第二次内讧的隐患。随着江上舟的离世,中芯国际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内讧。
2011年,因大唐电信投出了反对票,作为当时中芯国际唯一执行董事的王宁国被踢出董事会,同时大唐电信还想让王宁国辞去CEO的位置,让杨士宁代替。中芯国际曾因此事紧急召开会议商讨王宁国的去留,虽保住了王宁国CEO的位置,但此后,中芯国际内部出现了明显的“挺王派”和“挺杨派”。
两派的矛盾逐渐升级,并开始在网上互相攻击。最终,一份杨士宁涉嫌逃税的内部审计文件被曝光,并由此牵扯出众多外籍高管涉嫌避税的事情令此次内讧得以收尾。王宁国不得不引咎辞职,杨士宁也因此无法接任,以及邱慈云的空降而选择辞职。
第三次则发生在2020年末。2020年12月16日早间,中芯国际发布一些列公告,包括蒋尚义被任命为中芯国际副董事长、第二类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执行董事、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有辞职意愿,以及中芯国际12月16日起将在港交所短暂停牌。
据了解,在蒋尚义的委任公告中称,梁孟松投了无理由弃权票,在中芯国际12月15日召开的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中,梁孟松亦未出席。中芯国际表示,梁孟松的缺席是因为工作原因。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3-11-24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股份制商业银行角逐“创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央企长安为蔚来换电商业模式与企业经营投出“赞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百模大战再次开启:国区争霸 手机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财经发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亚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