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下架两年后,美团打车“火线复出”,王兴这次胜算几何?

6261
钛媒体 App 2021-07-15 14:12 抢发第一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螺旋实验室

在美上市仅10天左右,滴滴就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而遭全网下架,其后,滴滴旗下另外25款App也被国家网信办要求下架。

滴滴来说,此次“下架”事件影响巨大,仅10天时间其市值就蒸发了超200亿美元。但对其它网约车平台而言,滴滴“消失”的这段时间,无疑是自己攻占市场、引流拉新、追赶反扑的大好时机。

美团打车“火线复出”,打车大战重启

作为网约车行业的绝对霸主,滴滴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然而能爬升至头部位置,滴滴也是曾与一众平台进行过剧烈厮杀的。在数次惨烈的网约车大战后,滴滴顶住了压力,而不少打车App最终都悄然离场,比如美团打车。

更有诸如飞嘀打车、同城打车等App,基本上已停止更新,其他玩家也走上了依靠聚合型打车平台获取流量的道路。

但在滴滴倒下之后,不仅美团打车选择原地复活,其它此前在滴滴面前只能挨打的网约车App,如T3出行、曹操约车和首汽约车等,也瞬间进入了“战斗状态”。

“原地复活”的美团打车在7月9日重新上架,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0多个城市开通,除了自家的美团快车外,还有其他出行平台的网约车服务。

据网友爆料称,早在7月8日就有不少北京用户收到了美团打车的活动信息,在新App的界面中,既有包含美团打车、曹操出行等多平台的优惠券,也有“邀请好友助力”式的拉新活动,可见美团对此次重新上市也非常重视,将通过现阶段的优惠活动和宣传来增加用户量和市场份额。

其它网约车App也动作频频,比如网上就流传一份T3出行的内部通告,号召所有员工加班加点开拓新城市;而诸如如祺出行、曹操出行等App大多也在近期更新了软件。

可见,新一轮的“网约车大战”已经一触即发,对美团打车等App而言,抓住滴滴整改的机遇,哪怕不能在市场份额上颠覆滴滴,能将自身的市占率提高就是胜利。

暌违两年,美团能圆“出行梦”吗?

在此,我们不妨回看一下当年美团打车为何要退出市场。

2017年2月,美团通过在南京试点的打车业务正式进军网约车领域,而这个时间,比滴滴晚了5年,在这5年间,滴滴战胜强敌UBER,几乎实现了对中国网约车市场的绝对统治。

美团的打法也并不新鲜,仍是一以贯之的“补贴大战”,试图通过烧钱来引流。据美团2018年年报显示,当年其网约车司机的成本支出高达44.63亿元,而2017年相应的成本为2.93亿元,仅一年时间,支出便多出了42亿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当时美团打车在上海的司机,每月平均能有2万元的收入,当然,能撑得起这样高额的工资,可见美团当时的补贴有多“凶”!

但显然,这样的“流血式”补贴也不能持续太久。在上海,美团打车从上线到补贴停止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停止补贴以后,美团打车的乘客日活下跌超40%,司机日活下跌将近50%。

可以这么说,补贴的效果是极为明显的,但也是致命的。面对居高不下的获客成本和较低的用户留存和转化,“烧钱”显然没能解决美团打车的增长问题。

除了不断的补贴让美团倍感压力之外,网约车的“合规性”也让美团的全国布局开展艰难,随着各地纷纷出台网约车政策,美团打车在北京和上海都遭到相关部门的约谈。

与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滴滴不同, “后来者”美团打车不但要顶着补贴的压力去抢占市场,还要面对不断调整的市场政策,加上彼时美团刚上市不久,对“合规性”更为敏感,于是,美团选择了“止损”。

2019年6月,美团打车并入美团App,美团打车也开始陆续下架。

不过,虽然APP下架了,但19年美团仍在全国15个城市推出“聚合业务”,平台只提供订单,由其它出行企业提供运力服务,如今看,此次美团打车“重出江湖”,可以说是将从前的“聚合业务”扩展至全国。

但从去年的数据来看,美团在网约车行业的表现,并不算出色。截止去年底,滴滴(包括花小猪)日均接送乘客超 3000 万单;高德单量超 150 万位居第二;T3 出行约 80 万单量,美团、曹操各约 70 万单量,可见,跟滴滴相比,美团打车差距仍然很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团打车想在业内占一席之地,还有一定机会,但若想挑战滴滴,恐怕很难。

除了市场占有率差距庞大之外,其它平台难以追赶滴滴的原因,还在于国内网约车市场的增幅已开始放缓,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去年网络出行的增幅已开始遭遇瓶颈,交易规模同比下滑约15.7%。

一二线城市的网约车市场几乎饱和,三四线城市由于私家车数量多和需求少,其增量空间并不大,因此,下半场的网约车大战恐怕很难再现单一平台的高增长,美团打车等平台趁滴滴“消失”期间抢占的新用户能否支撑平台的后续运营,尚未可知。

网约车市场会否迎来重新洗牌?

目前来看,出行属于日常刚需,虽然滴滴仍在整改期内,但估计这一市场真空期不会太长,留给其它平台的时间,或不会超过一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通过“烧钱”来推翻滴滴的市场占有,不仅对美团打车来说不现实,对其它平台也是。

但这并不代表网约车平台不会迎来洗牌,下半场的关键,或在“市场合规性”上。事实上,美团打车曾经失败的原因,除了资金压力之外,合规化程度低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2017年出台的“网约车新政”,要求网约车平台、司机、车辆需持证合规运营。但由于网约车运营车辆的保险费用接近私家车的两倍,报废年限也比私家车短,因此司机取得双证成本较高,这也是多年来,大多平台都难以百分百满足“合规性”的原因。

据交通运输部透露,“新政”施行四年,网约车平台中无一家实现全合规运营,在目前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中,美团打车的订单合规率排名相对靠后。

此外,此次滴滴“下架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约车行业的未来。滴滴之后,国家快速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订案中提出,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这对出行平台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对大多出行平台来说,比如滴滴,至今都仍在亏损,因此从长远来看,通过上市获取股价上涨的收益,是这些平台的最终目标,然而随着安全审查办法的公布,平台赴海外上市的审查会更严谨,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企业们从“烧钱”到“上市”的过程。

从这个纬度来说,对新增的网约车平台而言,竞争难度加大,毕竟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国家对网约车平台牌照的颁发越来越谨慎,一定程度会削弱新进品牌的竞争力和数量,而对于存量的网约车平台来说,比起牌照,如何迎接“合规性”将更为重要。

从社会层面来说,网约车不仅是一门生意,也是公共服务,因此存在监管的必要性。从近年的发展来看,相关部门针对合规的严格执法,或将成为常态。

因此,未来网约车行业会不会发生新的颠覆,滴滴休整后能不能扳回一城?重点或在企业们将如何迎接“合规性”这一问题上,否则,空有市场占有,但忽视司乘体验和信息安全的企业,都难以获得长久发展。

而对于虎视眈眈的其他打车平台来说,或许更应该考虑的,不是如何从滴滴口中夺食,而是如何避免走入和滴滴一样的弯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4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