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表外表里,作者 | 胡嘉雯,编辑 | 付晓玲、慕沐
“鼓点一响起来,我们就像烤锅上的五花肉,被烤得直蹦。”七七这样形容电音节。
和现场几万人一起,沉浸在音乐的狂欢里,伴随着音乐一起蹦迪、挥手、尖叫,这一刻,没有现实的压力、职场的烦恼,只有自由的灵魂。
但曲终人散后,“回归现实,落差感袭来,孤独油然而生。”
七七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每次散场后,回到“追场”城市的酒店,她都会一个人在卫生间里,一动没动站半个小时,放空自己,等情绪回笼。
尽管知道,音乐节的片刻欢愉,并不能让压力消失,但七七没办法不爱音乐节,“大家不认识彼此,却像许久未见的朋友,挣脱枷锁,展示最真实的一面,在音乐节上可以放下一切。”
而追音乐节,跟着音乐去不同的城市,是像七七这样的年轻人,寻找快乐的一种方式。
这群渴望永葆“激情”的年轻人,带动了音乐节市场的火爆,与此同时,甚至“不经意”间搅动了传统旅游市场——目前,各大拥有旅游资源的地区,都跃跃欲试,要分一杯“羹”。
据粗略统计,八月份披露在案的音乐节,已达35场,遍布全国各地。
不过,这样的“阵仗”,似乎预示着音乐节也要内卷了。
以前,你可能无法想象,可以在刺激的跳楼机上听音乐,在音乐节现场,还能看马戏团表演。而现在三大电音节之一的EDC现场,就可以实现。
随着音乐节文化这两年的快速发展,仅靠舞台的绚烂和DJ的打碟,渐渐不能够满足观众日益多元的娱乐需求。当电音节配上主题公园的娱乐设施,玩法增多,就算不是电音的狂热爱好者,现场也会让人感到不虚此行。
而对主题公园来说,电音节和主题公园的客群都是年轻人,引入电音节,能够打造让游客全天沉浸的嘉年华。客流量增加,逗留时间变长,何乐而不为?
基于此,相辅相成的主题公园+电音节模式,应运而生。
以武汉欢乐谷电音节为例,由于与主题公园结合,省去了场地以及舞台搭建费用,音乐节的门票价格,相比传统音乐节低,对电音爱好者友好。
而从2018年第一届开始,欢乐谷电音节以邀请当红明星为卖点——嘉宾阵容从电音和说唱选手,向说唱歌手、偶像爱豆和DJ延伸。
这样一来,电音节不仅可以吸引电音爱好者,还可以吸引大量明星粉丝,可谓牢牢抓住了“流量密码”。
像七七最早参加音乐节就是为了追星,虽然现在爱上了音乐节本身,但依然有偏爱的音乐人。她表示来武汉欢乐谷电音节,就是为了说唱歌手马思唯。
欢乐谷今年采取一周一个嘉宾的形式,电音节嘉年华将持续整个暑假,而马思唯是其中一期的嘉宾。
据武汉欢乐谷心家园发布的数据,7月3日(武汉HOHA)电音节开幕当晚,约3.5万人入园。7月10日,马思唯演出当晚,4.5万名游客来到现场,再创电音节入园量新高。
而入园人数的增多,拉动了园内二次消费收入。
欢乐谷早早准备了明星应援周边,电音节相关产品,还推出了最近爆火的网红文创雪糕。统计显示,7月10日,只欢乐里和火车头美食街,就单日创收近20万元,园内二消收入同比增长14%。
看到这一块的增量空间,入局者也多了起来。
据《中国主题公园电音节白皮书》显示:近三年,以巡回演出为主的大型独立电音节品牌开始收缩,而与文旅目的地,特别是与主题公园绑定的电音节品牌开始崛起。
与主题公园绑定的电音节品牌崛起的背后,是音乐节已经承担起文旅消费的驱动作用。
“五条人、痛仰,可真累,五一我们都在放假,他们却要赶四个场子。”这是五一期间网友“柴凡”对目前音乐节在全国“遍地开花”的调侃。
但调侃归调侃,柴凡还是跟着五条人,去了常州的太湖湾音乐节、南京的草莓音乐节,他说,趁着放假,追音乐节还可以顺便旅游。
事实上,音乐对城市的影响一直存在。赵雷的《成都》,让人想去成都,看一看玉林路的尽头;听了痛仰乐队的《再见杰克》,歌迷千里迢迢去大理,寻找古城里的人民路……
由此来看,年轻人爱音乐,也爱跟着音乐去旅行。
而携程发布的《端午假期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端午期间,90后、00后占了旅行人群的60%,成为旅游的主力军。
瞄准年轻人的喜好需求,地方文旅纷纷开始用“音乐节+旅游”的方式,咬住“Z世代”这块蛋糕。
以端午期间青岛即墨区的麦田音乐节为例,数据统计显示,共有202座城市的年轻人,参与了抢票,在卖出去的5万多张票里,外地歌迷占比65%。
而千里迢迢来到即墨,当然不会看场音乐节就走。
据即墨区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麦田音乐节期间,即墨主要景区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拉动旅游收入1300余万元。
事实上,举办麦田音乐节,不是即墨区第一次在“音乐+旅游”领域布局。
早在2016年即墨古城修复之初,即墨就开始举办民谣季。隔壁老樊、房东的猫等民谣歌手纷至沓来,带来了大量流量,也让即墨成了独具气质的“民谣”古城。
而且不只青岛即墨,整个山东区域都对音乐节展现出极大的热情。
据了解,在《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文件里,已经明确将音乐节作为繁荣发展夜间旅游的主打文化产品。
此前,话题#山东为了宣传音乐节有多拼#还登上热搜,山东领导们为了配合摇滚文化,比出不太标准的金属礼手势,足见重视程度。
而据统计,今年下半年,已经官宣在山东举办的音乐节有14个。被网友揶揄称:“为什么今年《乐队的夏天》暂时停办了?因为都去山东参加音乐节了。”
据《2020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2017年开始,音乐演出市场的收入有大的跃升,2019年总收入达73.79亿,其中,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占比 57.7%。
但其实,目前千篇一律的草地、沙滩、文创摊位,以及相似的嘉宾阵容,已经让音乐节饱受“同质化严重”诟病,虽然音乐节名字不一样,不看logo,完全分不清这是哪场音乐节。
而嘉宾阵容上也没太大变化,看来看去也就那些人。
除场地同质化之外,票价过高,雨后草地沙滩边泥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饱受诟病。
即便是“主题公园+电音节”这样的“新花样”,似乎也难逃同质化“窠臼”:
布置新潮的装置,配上霓虹灯,给观众发荧光棒,营造赛博朋克的场景,也已经成了常态化配置。雷同的体验感,观众来了一次,还会再来第二次吗?
事实上,“音乐节”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的欧洲。最初,音乐与森林相遇,置身大自然的宁静音乐节,是一种主流,但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点燃了年轻人的激情,让音乐与狂热相连。
《伊甸园之门》中有一段对这场音乐节的盛赞: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那就是伍德斯托克。
从此,躁动的旋律与无尽的嘶吼,成为年轻人对现实不屈与反叛的象征,而这种精神一直持续到现在。
就国内来说,2000年第一届迷笛音乐节到现在,无论单一摇滚乐,还是摇滚、民谣、说唱、流行音乐等内容变迁,音乐节都是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方式。
无处可躲的热浪,沉闷的空气,人挤着人,无法低头等是音乐节的常态。但沉浸在音乐中,摇头晃脑、呐喊尖叫时,这些都可以忘却。
“这种感觉就像新裤子乐队歌里唱的‘在摩登颓废的派对里,每当吉他噪音又响起,电流穿过我和你,你你你你要跳舞吗?你你你你要跳舞吗?’”七七说道,“然后人就情不自禁地跟着跳起来。”
在无情的城市里,学业、工作压得人无法喘息,但在震耳欲聋的音浪中,肆意呐喊,和趣味相投的人一起跳舞,高喊“恋爱工作都烦恼,love哪有live好”,仿佛已经和所有的烦恼拜拜。
这样仿若“避风港”的存在,再加上近年来音乐综艺的出圈,以及摇滚乐队文化的回归,使得音乐节逐渐成为年轻人新潮生活方式的“寄托”。也由此,催生了音乐节市场的再度“复兴”。
由此来看,什么时候打破对音乐节“形式主义”的理解,从根本上迎合年轻人的需求,或许才称得上成功开拓音乐节新领地。
逃离现实的压抑,追求“灵魂”自由的年轻人,催生了音乐节市场的火爆。瞄准“Z世代”需求的机构,以“旅游+音乐节”、“主题公园+电音节”等文旅结合的形式,撬动市场蛋糕。
可以预见,随着疫情的稳定,压抑已久的音乐节市场,或将迎来“井喷”式爆发。但无论形式怎么变,音乐节似乎都逃脱不了“同质化”的桎梏,在市场需求面前,如何走出审美疲劳,持续发展下去,是音乐节市场需要思考的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