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新博弈,作者丨郝泽宇,编辑丨于华东
与“糖”作对正在成为一门新生意。
从前些日子营销翻车的农夫山泉气泡水,到近期推出的元气森林电解质水,甚至隔壁跨界而来的喜茶新品:喜小瓶气泡水,饮料产品中零糖、低糖、抗糖的字眼必不可少。
东兴证券的《食品饮料:“无糖”系列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8.7亿,而这一规模预计在未来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新博弈选取了所在地附近一家大型超市,永辉超市。发现主打“0糖、0卡、0脂”、“零糖”、“无糖”等口号的产品往往在价格上要高出一截,以康师傅的茶饮为例,其经典的500ml茉莉花茶售价为3元,而同为500ml的无糖茉莉花茶售价则为4.8元。
即便是无糖饮料内部也存在明显的价格梯度,元气森林燃茶(500ml)、统一茶里王(500ml)、达亦多红茶(600ml)价格多在6元左右,麟珑茶室茉莉轻茶(500ml)、三得利乌龙茶(500ml)等则在4元区间徘徊。
打着“反糖”旗号的不仅饮料产业,无糖奶酪、低糖饼干、无糖冰淇淋、抗糖电饭锅,乃至于护肤品品类下的抗糖牙膏、抗糖口服液、抗糖丸,以上种种都显示出商家对于“无糖”概念的钟爱。
然而在各界的追捧之下,一些产品已经被爆出是披着健康理念的“智商税”,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上溯产业链,寻求无糖产品的路径弥散。
给饮料产业最早赋予“无糖”使命的企业不是元气森林,但正是元气森林打开了“无糖”理念的市场。
1997年,标注低糖的日本三得利乌龙茶进入中国市场;五年之后,统一跟进推出了首款无糖茶饮,茶里王。然而两款产品均未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在世界瞩目的千禧年前后,无糖、低糖的健康理念尚未走入国人心中。
直至2016年,元气森林开始推出“无糖”的燃茶、“0糖0脂0卡”的苏打气泡水,“无糖”概念才真正成为行业的新风口。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元气森林业绩同比增长约270%,全年销量达30亿元,其中气泡水的销售占比超过70%。
什么概念呢?依据5元一瓶的正常零售价,当年的气泡水销量高达4亿瓶。按照香飘飘的说法,元气森林卖出的气泡水也能绕地球三圈。
靠“反糖”旗号单枪匹马闯入饮料产业,成立仅五年的元气森林已经获得多轮融资,并在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高达60亿美元。
此后,传统饮料巨头加大了对“无糖”产品的研发和量产,而新的饮料独角兽也在试图复刻元气森林的道路:可口可乐公司在零度可乐、无糖雪碧等产品的基础上研发了新品:小宇宙气泡水;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均迅速出品了各自旗下的无糖代表产品;2020年才刚刚成立的麟珑茶室,其旗下所有产品全部为“0糖、0脂肪、0能量”。
即便是新式茶饮也在向“无糖”转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与美团外卖联合发布的《2021新式茶饮趋势分析报告》显示,超过37%的用户关注奶茶中的营养成分,最关注的是含糖量、热量、是否有代糖。
为适应这种变化,喜茶推出了气泡水产品喜小瓶,主打“零卡、零脂”,并在2020年双十一期间拿下50万瓶的销量,位列网红气泡水前三位。
此外,报告指出,2020年外卖平台上共有3400余家奶茶店可提供代糖饮品,相比2019年增长86.2%。
在饮料产业以“无糖”概念吸引消费者的同时,包括无糖冰淇淋、低糖饼干、无糖奶酪甚至是抗糖电饭锅等产品也在不断出现。但就规模而言,初步形成市场规模的另一领域是洗护用品。
2021年4月份,由王源代言的中华抗糖牙膏上线京东超市,并开启抗糖风暴日分享会、定制“糖葫芦”与签名照、专属神秘惊喜等活动。
在此之前,小巨蛋、usmile已经先后推出自家的抗糖牙膏,不同于饮食行业使用代糖(甜味剂)来取代热量更高的普通糖,抗糖牙膏主要采用各自的杀菌、抗糖原理来清理残留在牙齿缝隙中的糖分。
牙膏只是抗糖阵容的冰山一角,李佳琦的直播间曾经为Haa抗糖初老精华、AG抗糖面膜、悦木之源灵芝双星精华水等产品带货;而在小红书上,有关抗糖小白瓶、抗糖粉、抗糖片、抗糖口服液在内的笔记已经超过24.5万。
“无糖”市场的兴起,离不开与日增长的健康需求。《2021健康消费洞察报告》指出,多数家庭的年度健康消费聚合在500至5000元的区间,保健、滋补、健身、美容,以及身体各部位的保养都已被纳入“健康消费”的范畴。
而用甜味剂(代糖)取代糖类物质的摄入,要比保健、滋补等需求更加迫切。原因在于,过量摄入的糖类将和蛋白质结合,产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目前,多项研究证明AGEs会导致诸多慢性退化型疾病的发生。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指出:“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AGEs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阿尔茨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和衰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仅就糖尿病这一病症来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糖尿病报告》称,2014年全球有4.22亿人(或人口的8.5%)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贡献了世界1/3的糖尿病患者。
也因此,在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并呼吁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提倡消费者甜味剂代替蔗糖生产的食品和饮料。
但代糖真的可靠吗?或许采用这一替代品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人们的健康忧虑。
代糖也被称为甜味剂,因具有无热量、不被吸收、甜度高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可口可乐公司所生产的零度可乐、可乐纤维+、雪碧纤维+中就使用了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
相比之下,代糖的天然优势更适合有减肥需求、受糖尿病等疾病困扰的人群使用,然而代糖同样有食用风险。
2019年6月的美国糖尿病年会上,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每天喝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9%。
随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又针对亚洲人群进行了新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被列为观察对象的新加坡青年中,选择多喝无糖但添加人工甜味剂苏打饮料的青少年,其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58%。
代糖的另一风险在于,食用代糖可以在大脑中产生兴奋作用,引领人们吃更多高热量食物。换言之,服用较多代糖可能会导致肥胖风险增大,这一说法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的文章中得到证实。
部分甜味剂的甜度通常为蔗糖的数百倍,这会加剧反应性饥饿,进而引发肥胖
对于眼下国内诸多标榜“0糖0卡”的商家而言,无糖产品或许只是在收消费者的“智商税”。
今年4月,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
这里的问题是,尽管采用了赤藓糖醇等无热量的代糖,但乳茶中的牛奶天然含有乳糖和结晶果糖,因此,正式的说法应当是“0蔗糖”,而非“0糖”。
事实上,多类无糖产品均存在类似情况,无糖冰淇淋、无糖奶茶都忽视了牛奶中的乳糖,而低糖饼干虽然减少了白砂糖的添加,但饼干的原材料:小麦粉、淀粉本身就含有较多糖分。
从上述情况来看,尽管用代糖取代白糖、蔗糖等糖类会提高一定生产成本,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花更多钱来并不能完全满足自身健康需求,一旦摄入代糖过多甚至产生依赖,该面临的疾病困扰还是一个都跑不了。
在制成品无法给予消费者足够信赖感的情况下,饮食类健康产品正在出现“上溯”趋势,即消费者自行购买食材,组合出个性化的健康食谱。
2020年以来,关晓彤先后在微博话题#关晓彤的吃吃喝喝美美#下发布多个自制美食视频,其中有关蔬菜三明治教程的阅读量高达4.9亿次。此后,包括改良版螺蛳粉、牛油果能量蛋卷、无米寿司等自制美食都引发网友的争相模仿。
拿牛油果能量蛋卷来说,除煎蛋所需的少许橄榄油和调味用的少许胡椒粉,包括牛油果、生菜在内的食材都力求低脂、低糖、营养均衡。
自制美食的效应不仅体现在明星的下场示范,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以健康餐、减脂餐、零糖蛋糕为关键词的视频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B站up主槿酱吃不胖发布的《吃蛋糕也能瘦?!低卡美味抹茶酸奶慕斯蛋糕解救你的嘴馋夏天!》为例,其制作的一款抹茶蛋糕所用食材全部考虑了糖分的摄入量:代糖赤藓糖醇、无糖全麦面包、低热量的香蕉、无糖纯酸奶、纯动物奶油。这使得整体的食物热量降低至76卡/100g。
想要自制上述健康美食,还离不开稳定、优质的食材供应链。
《2021食品生鲜消费潮流与商业创新前瞻》指出,全球疫情激活了食品生鲜的家庭场景,在居家健身需求的驱动下,消费者对于食材、食谱的选择更加健康化。
一方面,保质期更短但更加新鲜的低温奶迎来发展机遇,其行业增速从2015年的6.1%提升到2019年的11.6%,低温奶消费占比从2014年的8.3%提升到2019年的13.2%。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开始为各类食材设置更加细分的SKU。同样是紫薯,商家可以将产品信息具体到产地、生长环境、口感、管理体系、种植技术、包装技术甚至是物流体系。这种趋势称得上生鲜领域的“品牌化”。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指出,“生鲜品牌化能为商品带来更可观的附加值,例如产品生产标准化、更多溢价空间、原材料、品质保障、缩短消费者选择路径等。”
通过打通生鲜“品牌化”的壁垒,不谙生鲜采购之道的年轻用户会获得更加便捷、轻松的消费体验。数据显示,年轻族群在生鲜品类中的客流增速有显著提升,目前以17%的增速在所有族群中居于第一。
从“0糖0卡0脂”的饮料到营养均衡、低盐低糖的自制美食,可以发现的是,消费者的饮食需求更加偏向个性化、健康化。
对于元气森林、麟珑茶室等“反糖”大军而言,代糖本身的风险或许已经为眼下的高速增长埋下了一颗地雷。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并非坏事,在不断上溯的饮食产业链中,人们已经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主导者,通过选购食材、自制美食来吹拂市场泡沫,满足自身需求。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