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猎云网首发】获英诺天使基金千万元级天使投资,商业飞船研发商星际开发明年首飞

6066
猎云网 2021-08-05 09:02 抢发第一评

猎云网北京】8月5日报道(文/王非)

猎云网今日获悉,商业飞船研发商北京星际开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星际开发)宣布获得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由英诺天使基金独家投资。

同时,星际开发宣布与商业运载火箭研发商星河动力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于2022年实现首艘商业飞船发射。

星际开发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付仕明博士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的实体运行,团队的健全和产品设计研发。而与星河动力的合作将有利于彼此业务的拓展和发展壮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太空资源利用的成本,促进航天商业化;能够促进商业航天产业生态要素的健全和行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对于本轮融资,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祝晓成表示,“民营商业航天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方向,英诺也在这个领域持续地进行投资布局,被投的卫星公司、火箭公司都在快速成长。星际开发在付仕明博士的带领下,其经验度无需多言,而在完成从体制内到市场化的转变后,基于自身积累从返回舱,即飞船入手,目标非常明确。团队也非常低调实在,满怀激情和信心,拥有超强的执行力和协作能力。这些优点与其他优秀的商业团队并无二致。这也正是英诺坚定地投资商业航天赛道,投资星际开发团队的原因。英诺认为,星际开发正在建设一个天地物流系统,将返回成本降到足够低之后,去支撑起巨大的应用市场。”

据统计,太空资源利用的多个场景拥有巨大市场空间,如太空医药600亿美元,太空农业100亿元,太空材料(半导体)150亿美元,太空旅游未来有万亿美元等等。

另据美国银行估计,目前太空相关产业的价值接近4150亿美元,到2030年有可能增长到1.4万亿美元。

集团级总师领衔,坐拥三个唯一头衔

付仕明表示,“谁有下行能力,谁就掌握了太空资源利用的主动权。”

太空资源要得以利用,关键在于天地往返技术实现突破。国内唯一掌握此飞船返回技术的是航天五院,星际开发创始人及团队正是源自航天五院。

创始人付仕明博士,研究员(正高级),具有二十余年的航天专业学习工作经历,先后在航天五院511所、载人部,航天二院二部、空间总体部任职,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站货物返回舱总设计师,集团党组联系专家,国家空间环境标准委员会委员,二院空间学科带头人等。

星际开发创始人付仕明博士

星际开发团队技术骨干均为原国家队系统总体正副主任设计师,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年龄在30~45岁之间,曾经一起共事多年,技术储备和积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豪华的团队阵容,也让星际开发能够在行业内同时拥有三个“唯一”头衔:唯一的集团级型号总师领衔创业的商业飞船公司、唯一的实际实施过飞船空间轨道飞行任务的商业团队、唯一的掌握飞船全系统和全流程研制技术的商业航天公司。

付仕明告诉猎云网,“在飞船研制方面,不论在货运飞船,还是载人飞船,我们在国内商业航天市场确实是处于No1的状态。首先,我们有完整的飞船研制团队,专业人员齐备,这个是别的公司不具备的;第二,技术储备方面,我们有多年的工程实施和产品研制,起点高,上手快,出道即领跑,这也是别的公司不具备的;第三,我们在这个赛道内经营多年,上下游配套的稳定性、行业政策的了解和各种关系的维护等,都是别的公司不具备的。”

专注低成本小型货运飞船研发,填补商业航天空白

据付仕明介绍,星际开发目前的重点是低成本的小型货运飞船,这个产品是国内外此前没有人干过的,从产品创意到产品的具体实现,是公司核心团队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正向研发的,所用的技术、产品及零件都是完全自主可控的,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而星际开发的技术领先性则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产品低成本、重复使用,主要解决把物资从天上往下运的技术难点。采用综合电子技术,系统设计高度集成,比传统返回式卫星更先进,技术体系更接近于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预包装技术,能力强,发射活性便捷,有效缩短研制周期和发射准备时间。产品可扩展性强,能够快速迭代到载人船方向。

载荷比目前全球最大。首飞飞船发射重量不小于350公斤,返回重量不小于100多公斤,是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里最大的飞行器,载荷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基于较为成熟的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技术成熟,路线稳健,降低商业开发成本和风险。能够适应不同轨道,不同载荷,任务适应性强。小型化,单次任务成本低,便于批量化高频次应用。采用众多低成本设计技术,重复使用,飞船的研制和应用成本低。采用预包装和模块化设计,研制周期和发射周期短,支持快速发射,发射准备周期就两三天,远低于目前传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

目前,星际开发首艘商业飞船——“增长一号”已经进入了样机生产阶段,据了解该型飞船设计重量350kg,返回载荷不小于100kg。接下来该型飞船将陆续进行包括大型环境试验、综合测试、船箭测试和天地测试在内的基础试验,以及分离、高焓风洞、回收等专项试验。

星际开发X星河动力:船箭一体

据了解,此次双方合作的飞船与火箭分别是星际开发·增长一号和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

据星河动力CEO刘百奇介绍,“我们与星际开发共同探讨了在火箭和飞船之间,开展船箭一体的联合优化设计。比如说在控制系统方面,用飞船的控制系统控制火箭,用火箭的末级动力系统作为飞船的动力系统。基于此,双方可以在海南发射场,用星河动力30吨的火箭实现500公斤的运载能力。而星际开发的飞船在去掉动力系统,只保留控制系统后,载荷返回能力将达到250-300公斤,而这也将大幅降低航天育种、太空实验等应用场景下的整体成本。”

刘百奇以汽车为喻,来表达星河动力的发展目标,“希望我们的液体火箭能够以公交车的价格,提供大巴车的服务和体验;固体运载火箭能够以大巴车的价格,提供出租车的服务和体验。”

此次战略合作,除了促进双方业务发展,降低成本促进行业进步之外,付仕明也希望能够联结用户,三方共同形成包含资金链和价值链在内的完整产业生态闭环。

目前,星际开发的用户主要集中于育种中心、生物制药企业、科研院校等等。据付仕明透露,星际开发已经积累了首批客户,经过合理配置将参与明年的首飞中。

而除了计划于2022年进行首次商业飞行外,双方还将展开全方位的合作。比如,产品配套、人员交流、技术交流,包括公司的运营管理等等。

付仕明告诉猎云网,“今年下半年,星际开发将按照既定计划进行飞船的研发,并与星河动力确定ICD(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文件接口。然后上报发射计划,接下来再把单机设备等核心部件进行投产,争取年底前能够把产品进行回收,最后做组装集成。而在产品回收前,仿真设计工作也会同步推进。”

在星际开发的计划中,太空资源的几种常见应用场景将会分阶段逐步实现。付仕明表示,“在公司发展的初期,大概2024年前,我们将更关注产业应用和科研应用。2025年左右,随着公司发展壮大以及载人飞船的研发完成,我们会更关注消费市场和商业应用,比如向用户提供太空旅游等服务。”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