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后厂青年,作者|艾云帆,编辑|魏婕
又是一年秋招季。各家互联网大厂虽然开展秋招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招聘要求中,有一条却出奇地一致——“本科及以上学历。”
互联网大厂用七个字,筑起了一座座学历高墙。应届毕业生们拿起一块块砖,想敲开大厂的门,结果这堵墙却越建越高,越建越厚。
针对“第一学历真的重要吗?”这一话题,脉脉上的职场老手众说纷纭,有人觉得第一学历决定你的下限,有人觉得能力才是最该被考察的重点。学历和能力能否划等号,没有人可以给出圆满的答案。
图源/脉脉
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应届生在求职过程中,会被HR按照学历分为三六九等:QS 前三的硕士是会被高看一眼的金砖,985、211毕业生是高质量铜砖,普通本科生是随处可见的板砖,而专科生,似乎成了鲜有企业问津的泥砖。
后厂青年和4名专科出身的年轻人聊了聊:有人心里憋着一团火,一路升级打怪,从专科到名校硕士,最终拿下大厂转正名额;有人专科毕业进入体制,每天坚持学习12小时,期待日后应聘大厂时厚积薄发;有人机缘巧合拿到大厂实习offer,毕业时却想去创业公司;也有人因为专科学历失去留在大厂的机会,身在民企也不忘大厂梦。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大厂只是一类人追求理想生活的代名词,名校毕业也好,专科出身也罢,我们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愿每个人都能找到改变命运的那把钥匙。
我专科学的是新闻,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得到了去央视实习的机会。
当时央视群面的时候,我被人大、南大、武大这些名校生环绕着,作为全场唯一一个专科生,我的存在突兀极了。
但当时那个岗位希望实习生可以直接上手,最好还能有一点北京各高校的资源,全场只有我一个人的经历吻合,最后我得到了实习机会。
身边不少人都说我是实习狂魔,像陀螺一样,永远停不下来。我一进专科就开始找实习,但不像室友们做优衣库、HM兼职导购之类的,我只找跟我专业相关的。我知道自己学历不如人,只能一路升级,才能和学历比我好的人同台竞争。
我读专科的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大厂的概念,直到去年疫情爆发,我才第一次投了字节的线上实习,正式开启互联网大厂之旅。
面试字节的时候,我已经升本了,当时招我的leader也知道我的学校不占优势,但是看我有一段央视的经历,剪视频、写文案、PS什么的也都会一点,就直接给我发了实习offer。
从传统媒体跳到互联网大厂,给了我一种很新鲜的感觉。最明显的区别是企业文化,互联网公司管理很扁平,人人平等,也更年轻化。除此之外,我的leader和部门氛围特别好,我还记得有一次另一个业务线的人在群里突然对我发脾气,领导直接过来安慰我,“只要我们有理,就不用受委屈,做不了就不做。”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回家路上的美丽夕阳/小光提供
后来因为本科要毕业了,我准备出国,就结束了实习。但一直到去年8月,疫情都不见好转,我就打消了出国的年头,去考了人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我不希望十年后回过头来看,自己简历上的学历就止步于专科,我会不甘心。
很幸运的是我考上了,考完我就去面了腾讯。这时候我发现,我专科这个标签就已经极大地弱化了,面试官更愿意聚焦我过往的实习经历,挺顺利就拿到了offer。
刚进去时挺开心的,结果发现连续半个月,我每天的任务就是给部门领导寄快递、拿快递,接的任务基本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需求,还要被拉着免费打黑工。
再做下去没任何价值,腾讯这个名头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我待了不到一个月就走了。现在的工作内容我很喜欢,也很能胜任,前段时间刚转正成功。
有人担心在大厂实习会受到领导的学历pua,但就我的经历来看,只要招你进来了,就默认你的学历不是问题了,没必要多想。很多同事也不会戴有色眼镜看你,反倒是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过年聚会的时候,大家就喜欢比哪家孩子考的学校好,感觉学历即正义。有一次,一个亲戚当着我面跟我爸说,“我儿子今年考得不好,只能凑合上个一本。”这话让我很不舒服。
即使现在工作了,这种感觉也没消除。我的家人没有互联网大厂的概念,甚至会问,“你们公司上五险一金吗?”他们会不自觉地认为我在一个很不入流的公司,即使我拿的工资比别人高,他们也会觉得我不如体制内的孩子混得好。
我现在取得了什么成绩,就会发朋友圈给家人看,希望他们不要再拿有色眼镜看我,也希望他们能明白,专科出身,我也能过得比别人好。
在出差的飞机上/小光提供
除了专升本,我觉得专科生要想进大厂,最重要的就是动起来。能去实习就实习,不能实习也要自学一些技能。另外我觉得岗位不同,学历的要求也有些不同。有些岗位确实会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硬性要求,但像前后端开发那种技术岗,更需要过硬的技术和实战能力支撑。现在很多大厂应该都有销售岗、审核岗,相对来说可能学历也会卡得松一些。
我其实很能理解一些专科生对于大厂的渴望,但我也丝毫不鼓吹大厂成功学,因为大厂不是人生的终点,最重要的是你在大厂能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我是今年毕业的专科生,通过招聘网站投了现在的公司,实习了三个月转正。其实在进这家公司之前,我还面过一个薪资是现在双倍的公司,但是对方要会C语言的,我当时不会,就与这个机会失之交臂了。
专科三年,我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没怎么注重实习这件事,也没想过专升本。因为我觉得学习知识更重要,凭着一门技术,到哪里都有出路。
我也想过投互联网大厂,但我看到我那些去360、深信服的同学做的都是外包岗,就暂时放弃这个念头了。可能和外人说起来,自己是在大厂做网络安全的,但其实作为外包,根本接触不到核心业务,我一点也不羡慕。
但要说不想去大厂,也是假的。我现在不在一线城市,但我知道,现在应用的技术可能是一线城市淘汰下来的,我又是一个热爱互联网前沿技术的人,大厂可以给我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让我跟更厉害的人交流,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提升技术的途径。
其实凭借现在的技术,进个互联网中小厂,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但我还是想再多积累一段时间,现在这份工作能给我非常充足的学习时间,拿的薪水虽然可能远远比不上互联网大厂的平均薪资,但在本地的同龄人中,我也算过得滋润。
我前段时间刚转正,目前的计划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查漏补缺,趁这几个月好好完善一下知识体系。可能等到11月份或者明年春季招聘的时候,就去投大厂。
有些专科出身的朋友可能觉得自己学历不如人,就处处不如人,但我从不这样想。我觉得是他们内心不愿意承认,自己并没有为目标付出足够的努力,就把借口都推到学历身上。
举个例子,我现在的同事基本都是本科,但是碰到技术难题,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来问我,因为我技术基础更扎实,这是我努力的结果。虽然我一直没考过英语四六级,但是工作中要用的英文代码我都能看懂,我觉得这就够了。还是那句话,该做的我一定会做好,即使学历上有差距,我也会想办法发挥自己的长处来弥补。
我偶尔还是会羡慕部门里985、211毕业的学生,但是一想到勤奋可以弥补一切,我很快就会释怀,继续专心钻研我热爱的go语言。
我现在每天除了上五小时班,还会看六小时左右书,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职场技巧、情商管理这些书也看,毕竟很多大公司,也不会拿技术当唯一的评判标准。我有空还会练一下厨艺,为之后来北京生活做准备。、
我还在读专科的时候,机缘巧合拿到了一份大厂实习。当时他们在做校园垂类,需要拓展校园渠道,我正好和他们的负责同事对接上了,手上也有一些校园资源,就抓住了机会。
但在这之前,我丝毫没有互联网大厂的概念,就觉得他们是一家大公司,不仅能接触新鲜的工作内容,还能听大学生们各种吐槽自己的爱情和学习生活,现在想想都觉得很有意思。
这份实习我一直做到专科快毕业,我很感激这次经历,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专科学的是应用英语(少儿方向),也考了教师资格证,按照自己和家人的设想,我应该会当一名小学老师或者去培训机构,过上大家眼中“安稳而体面”的生活。
但是这份实习打开了我对生活的期盼,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圈子:自由、新颖、日新月异。我觉得人生不应该安安静静待在一个地方,我想去看更美丽的风景,我不适合“安稳”的生活。
生日时同事送的花/月亮提供
后来我去了腾讯实习,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拿到腾讯offer有多开心。我觉得之前,我是通过各种机会拿到的大厂实习,但这次,我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达到了可以被“看见”的水准。
不过,开心没持续多久,我就被机械、琐碎的工作磨去了热情,更重要的是,我被严重的学历焦虑包裹着,这让我喘不过气。
当时,和我同组的另一位实习生是国外名校背景,虽然平时工作能力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我能感觉到他的逻辑特别强,梳理事情非常干脆利落,这点让我压力特别大。我觉得这和我们知识体系的搭建程度有关,我可能真的要再读几年书,才可能弥补这种逻辑能力上的差距。
另外,可能是个人滤镜的原因,我总觉得老板更信任学历比较高的同事。有一次我工作上出了点小岔子,老板沟通时直接说了一句,“我们部门之前从来没有招过专科生。”这句话让我有种“专科生果然做不好事情”的感觉,当时真的很受打击。
我在腾讯待了不到三个月就离开了,之后一心扑在专升本考试上。
但升了本后,我发现自己的学历焦虑依然存在,每当我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就自然而然地想要再上一个台阶。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我现在能够把这种焦虑转化为动力了,我学习不是为了缓解焦虑,而是真的有提升自己的需求,心态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但和我一起读专科的同学,很多人都没有大厂概念,或者不敢让自己有大厂的概念。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本身已经被学历限制住了,又没有机会去大厂实习,干嘛要自讨苦吃,惦记着去大厂呢?他们可能更愿意去做一些自己够得到的事。
也有一些人来问我,“我是专科生,怎么才能进大厂实习?”
我第一句话说的永远都是,“先升本”。只有先拿到门票,才有机会站上那个舞台。另外,寒暑假或者平时没课,就赶紧出去找实习、积累经验。毕竟没有哪个领导,会愿意带一个零基础的专科生。
我明年6月就本科毕业了,这两天在修改简历,准备参加秋招。
其实,我现在也不是非互联网大厂不可,还是更看重工作内容感不感兴趣、能从工作中获得多少提升。前段时间,我有个特别铁的同学准备创业,做的是旅游开发类的项目,问我要不要一起干,我还挺心动的。
我专科期间只做了一份微博校园的实习。起初,我们学校有个校园跑活动,新浪微博的工作人员问有没有愿意参加的koc或kol,我那会正好在运营自己的旅游资讯自媒体,就自告奋勇报名,接着被推荐进了微博实习,一实习就是将近五年。
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内容,对微博也有感情,去年快毕业时,我就想着能不能留下来。但是新浪不接受专科学历转正,当时的领导和很多老师建议我升本,所以我结束实习就立刻去参加专升本考试了。
但是造化弄人,因为我当时一边实习一边准备考试,实习工作又实在太忙了,我一个人主导了好几个营销大事件,期间还要运营自己的旅游资讯自媒体,最后没有准备好就去打这场硬战,结果自然是输了。
专升本失败后,我消沉了一段时间,越想越不甘心:我离渴望的舞台就差一步,却被学历挡在门外。
在外散心/小武提供
后来,我也投了一些大厂,都是走的内推渠道,但因为是专科学历,最终一个面试机会都没得到。那时候疫情正严重,我也没办法出国读书,走投无路之下,去了一个学长的创业公司。
在创业公司待的几个月里,我感觉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全能ACE(出自法语,意指杰出之人),选题、策划、文案、执行、商务对接等各种工作,都要自己来,加班也成了常态。
后来公司转型做游戏垂类,我不感兴趣,就走了。之后我又投了几家互联网大厂,这次没有走内推,但因为我的经历丰富,也能“带资进组”,就没有在学历上卡我。
有趣的是,面试官们都很好奇我快5年的微博经历,不约而同地问我为什么不去微博。我当时觉得蛮无语的,就直说,“我要能去微博,还来面你们家?”现在回想起来,场面真的太尴尬了。
我最终拿到了包括美团在内的几个正职offer,但我没有去,而是来了现在这家民企。现东家的slogan,我从小听到大,能来这工作延续童年记忆,也是挺奇妙的缘分。
当然,未来如果新浪或者字节愿意给我正职offer,我肯定还是会去的。因为我很清楚,大平台能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我能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到更多人。
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我用自己的媒体矩阵发布了一则女孩遭受咸猪手侵犯的内容,引起了警方注意,最终拘留了犯事者。从那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平台流量越大,责任越大,能用流量帮助到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
街上随手拍的小朋友/小武提供
另外,我觉得跟我狮子座的好胜心比较强也有关。如果别人问我在哪工作,我说在新浪,听起来会比现在更高大上一点。当然,我现在的公司也不差,但还是没有我喜欢的互联网氛围,闯荡北上广依旧是我的梦想。
至于还要不要提升学历,我自己是没太大的希望了。工作让人疲惫,我的年龄也上来了,有点拼不动了。
多说一句,虽然我平时也会建议学弟学妹专升本,但我觉得,有比单纯弥补学历缺憾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积累尽可能多的实习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拥有更广阔的眼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光、叁石、月亮、小武均为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