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盛夏未来》的重点是什么?

5858
钛媒体 App 2021-08-07 10:10 抢发第一评

 

文 | 跃幕,作者 | 七月

产生了一定的落差。

上映1周、累计票房近2亿,这对于一部国产片来说,算不上是一个不好的成绩;但是《盛夏未来》在上映之前已经积累了猫眼93.4万和淘票票30.1万的想看人数,更是有着张子枫、吴磊等令人期待的年轻卡司阵容,实际的市场表现渐渐与同档期4亿左右的《怒火·重案》拉开了差距,对于影片而言,明显是有所落差的。

尤其是,在《盛夏未来》的营销宣传中,不乏“2021年最好看的青春片”、“2021最佳华语青春片”这样的字眼,虽然影片在淘票票、猫眼以及豆瓣上的评分不算低,但影片至今尚未展现出更多来自内容层面的市场优势。

究其根本来看,《盛夏未来》内容层面上的“不足”成了影片表现不及预期的最关键影响因素。作为一部青春片,《盛夏未来》涉及到了高考、家庭等多个题材元素,但整体内容的展开既没有极大程度地贴近当下的现实生活,又没有较为明确地告知观众故事的最大内核所在,并不利于观众对影片的接受度。

再加上,《盛夏未来》的营销内容与影片内容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比如大力宣传磊枫CP的甜甜恋爱,但实际内容并非如此。不少被误导的观众前来观影,映后对影片的评价自然无法保持相对客观的态度,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市场表现。

01 “没有重点”的故事

分不清主次。

实际上,从目前《盛夏未来》的大众评价来看,豆瓣评分7.4分、猫眼9.2分和淘票票9.3分,在同档期上映的一众影片里《盛夏未来》的表现并不差。

不过,《盛夏未来》的映后短评出现了一定的两极分化。在相当多的好评簇拥下,有着“演员粉特供”、“内容欺诈”、“谁的青春长这样?”等点赞数同样较高的差评穿插其中。所以,《盛夏未来》较为可观的口碑可能多多少少存在着水分。

不仅如此,参考《盛夏未来》持续下滑的票房走势来看,影片并没有在口碑加持下,理所应当地走出一条不错的票房长线。这一定程度上足以说明,主流市场的观众对《盛夏未来》的内容质量并没有展现出较高的认可度。

那么,对于《盛夏未来》来说,内容层面的问题出现,成了影响影片走向更大市场空间的最根本原因所在,大部分的差评也来源于此。

《盛夏未来》的致命问题在于叙事的拖沓和散漫,尽管部分好评来源于电影的“反俗套”,通过一种并不常见的“清新风”成为了当下青春片的一股清流。但单单反俗套显然远远不够,电影在叙事推进上的缓慢,并无法让很多人感到满意。

此外,作为一部青春片,《盛夏未来》自然有着关于青春的那些事,但就青春这条内容线来说,复读生对高考的紧张存在感极低,在极为散漫的情节里复读生的“高考”反而成为了一种点缀,这和很多人的青春实际上有着一定的距离感。

同时,在青春校园的人物情节基础上,《盛夏未来》还花了不少精力去表达家庭中的代际关系、父母的情感关系等家庭线内容,以及融入了一定的同性爱情等题材元素,且用悬疑手法把这些内容塑造得较为饱满,接下来还安排了一些反转出现,让简简单单便能够打动人的青春线比重越来越小,不少观众难以接受这种“非常规”的设计。

尤其是,《盛夏未来》的多线叙事并没有让影片的内容质量有所提升,反倒让观众分不清故事线的主次,无法轻易地弄清楚影片究竟想要表达的内核是什么,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多余且鸡肋的冗杂感。这极大地影响到了影片的市场表现。

02 跑偏的营销方向

给观众带来误导。

在如今的国内电影市场上,内容无疑已经成为了一部影片能否成功的首要评价标准。而《盛夏未来》本身内容上的问题重重,就率先影响到了影片市场表现的底气不足。

从《盛夏未来》自始至终的宣传营销来看,不难发现,这一过程中的发力基本上可以用“跑偏”二字来形容,即影片采取的营销动作和内容并不完全符合相应的影片内容。

作为一部青春片,《盛夏未来》的宣传营销都是围绕着CP这一点展开的,官方释出的物料和营销事件大部分是以张子枫和吴磊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为重点的,比如预告片中两人像是谈了一场甜甜的恋爱。这其实给出了较为清晰的指向,让观众确认《盛夏未来》就是一部BG向的甜爱青春片。

再加上,大量投放的物料尽可能地展现出了满满的磊枫CP感,影片因此受到的关注度并不低。

然而,想要看甜爱青春戏的观众,并没能在《盛夏未来》中如愿以偿。最大的问题在于,在《盛夏未来》中,张子枫和吴磊谈了一场“虚假”恋爱,女主角陈辰暗恋男主角郑宇星,而郑宇星心中却有前任“MING”,整个暧昧过程并不怎么甜,最终也没有真正在一起。这种由于营销误导带来的预期落差,可以说是《盛夏未来》市场走势并没有因为高开分而高走最主要原因。

其次,《盛夏未来》上映后出现了一大争议点,即男主角郑宇星的性取向到底是什么。尽管影片模糊了MING的性别,但从影片的一些细节来看,基本上可以肯定郑宇星性取向。那么,《盛夏未来》很大程度上带有“打着BG旗号卖BL”的嫌疑,既想抓住BG向的市场,又不想放弃BL向的市场,这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不满。

实际上,经典的同性电影不在少数,观众争议的关键点不是《盛夏未来》应不应该有同性内容,而是郑宇星在明确自己性取向的前提下,依然与暗恋自己的陈辰各种暧昧,且双方在假扮情侣的过程中充斥着利用,这或多或少影响到了影片的评价。

至少从目前《盛夏未来》的市场表现来看,影片似乎无法与一直以来的“2021年最好看的青春片”、“2021最佳华语青春片”等宣传口号匹配起来。

03 如何用创新打动Z世代?

大方向没有问题。

一直以来,由于青春的普世性,青春类型片对于大众群体来说,并不存在较高的观影门槛,往往能够在一众国产类型片中相对容易地获得话题讨论度和关注度。如果国产青春片能够牢牢抓紧年轻受众,抢占市场先机并不是件难事。

从《盛夏未来》的想看用户画像来看,24岁及以下的受众占比超过了60%:影片在淘票票拥有的这一年龄范围想看用户出现了62.9%,猫眼则高达71%。显然,对于Z世代观众来说,《盛夏未来》有着较为不错的吸引力。

诚如导演陈正道所说《盛夏未来》是着眼于Z世代的青春故事,影片在针对00后年轻观众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尝试。这种大胆探索有着一定的产业价值,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首先,《盛夏未来》在内容制作上尽可能地贴近当下年轻观众的生活习惯,融入了短视频、电音节、与Siri对话等新时代下Z世代更关注的新鲜事物,从“AirPods改变了青春片,不再是从袖子里掏出耳机线”这样的短评能够看出,影片实现了一定的更新迭代。

其次,在卡司阵容层面,《盛夏未来》邀请了张子枫、吴磊担任主角,20岁刚出头的两位年轻演员本身就充满着少年感,加上两人之间的CP感,能够吸引不少年轻观众的关注。这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之前国产青春片被诟病的主演“装嫩”问题。

不过,尽管《盛夏未来》对“新时代下的青春”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但目前的这种呈现方式只是更换了外在包装,像是符合市场趋势而进行的应对动作,内容本质上并没有实现太多的落地。比如,复读的教室里看不到高三应有的压力,休息时间玩手机刷短视频的学生十分常见,跟着父母去电音节找学生的班主任等都引起了观众的吐槽。

抛开《盛夏未来》确实存在的内容问题不看,影片在“国产青春片如何贴近Z世代”这一问题上的尝试没有问题,整个创新大方向是正确的。

总的来说,通过《盛夏未来》迈出的这一步,相对依赖于市场元素的国产青春片有了接下来的方向,想要拉动更多的Z世代年轻观众还是得回到“新时代下的卡司+内容+情绪”这个基本盘各部分相对平衡的“升级”上来。毕竟,95后、00后观众更加关注的本质在于,国产青春片的“人”和“故事”是否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