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官网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的通知》,同意将天津市细胞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燕郊高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等43个产业集群纳入2021年度名单。
再添43个产业集群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指产业链相关联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在特定区域聚集,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形成具有跨行业跨区域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态。此试点工作自2013年开始启动,目前国内已有109个产业集群。 《通知》指出,该试点主要是希望各地重点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和产业;通过补链、强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力争打造一批世界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通知》还指出,试点以“一区一主导产业”为布局原则,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重点建设100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万亿级产业规模和一批千亿级产业规模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有利于强化资源汇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被视为提升国家、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此,不少地方都在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布局,期望抢占发展先机。 从此次公布的入围名单看,43个产业集群共分布在22个省份,其中广东、山东、湖北、湖南居于第一梯队,各有4个产业集群入选。作为打造世界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队”,新的发展竞赛又将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一哄而上”,科技部火炬中心专门明确以“一区一主导产业”为布局原则。对于地方而言,关键是明确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强链、补链,进而推动产业集群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 这些高新区被点名 许昌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依托许昌高新区创建,聚集了许继集团、森源电气、开普检测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以电力装备、电气等为主的电力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涵盖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6大环节,实现了研发、中试、生产、检测全覆盖,具有电力一、二次设备和高、中、低压开关成套设备生产能力,综合实力位居国内电力装备行业前列。 新乡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位于郑洛新国家自创区核心片区,科教、人才资源优势突出,集聚了华兰生物、拓新药业、海滨药业等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制造、医药物流、大健康服务等为主的全产业体系。在建的新乡万华生命科学产业园、自创区生物医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华大基因华中中心等项目,将有力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辐射带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宁波国家高新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目前已有华为、中软国际、和利时、东华软件、航天信息等一批骨干企业,建有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行业应用与开源软件、网络信息安全、软件人才培养等六大细分产业,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云开发及软件人才实训平台等八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关联协作。 常熟高新区围绕“一区一战略”产业导向,大力培育产业生态链不断完善、领军企业不断壮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截至目前,集群拥有丰田研发、正力新能源、重塑科技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16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0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16家,建成企业研发机构73个,创新服务机构85个。集群总营业收入突破648亿元,净利润超37亿元。 随州移动应急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以应急车辆和应急装备(器械)产业为主导,以智能化、高端化、轻量化、一体化、新能源为主攻方向,围绕专用汽车、应急装备等产业的生产配套和增值服务。随州计划通过3年建设期,在创新驱动、特色集群、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建设辐射全国的移动应急产业基地,全面打造集科技研发、检验检测、创业孵化、金融服务、应急救援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保障中心。 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创新型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亿,在科技部全国高新区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位。成都高新区聚集赛诺菲、艾尔建、科伦、倍特、蓉生、地奥、迈克、美敦力等企业超过2900家,保持年均2-3家医药健康领域企业境内外上市,初步形成现代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专业外包服务等重点产业集群。 长治高新区着力推进紫外半导体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依托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研究院、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集群领军企业,带动上下游30余家企业协同发展,并成立了长治高新区紫外半导体光电领导组,在全国率先实施创新生态体系研究,构建围绕一个主导产业、编制一本专项规划、出台一套扶持政策、引进一支领军团队、设立一支产业基金、打造一个研发平台、办好一个品牌论坛、培育一家龙头企业、建设一个专业园区、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十个一”产业创新生态,推动紫外半导体光电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常德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2020年完成的工业产值占常德市装备制造业的三分之一;提供就业岗位2.7万个。集群拥有或合作的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突破48个,其中各类新型研发机构43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4亿元,申请发明专利198件,授权34件。集群基地企业累计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3个,参与制定行业、地方标准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