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镜像娱乐,作者丨栗子酒,编辑丨李芊雪
昨天是9月18日,朋友圈里“勿忘国耻”刷屏,早上出门后,街上也响起了警报声、鸣笛声,纪念那段不能忘却的民族往事。然而,身处和平的国家,那些越走越远的历史中,还是会有很多细节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就像今天要聊的铁道兵,很多人已经对这个兵种感到陌生,因为时代“踩”在他们的肩膀上,向前走远了。
铁道兵,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在战争年代,这个兵种承担着保障物资运输线路畅通的重担。铁路建设的“中国速度”,也是从那个时代传承而来,因为对当时战火连天的建设环境来说,抢速度不仅是抢生命,还是抢作战胜利的机会。
在和平年代,铁道兵逐渐演变成“中国铁建”,但这仍是伤亡人数最多的一个队伍。全长近1100公里的成昆铁路中,平均每修一公里就有一个铁道兵献出生命,而这样的高危条件至今仍是铁道兵工作环境的常态。
如今,电影《峰爆》便将目光聚焦于新时代的这一群体。该片由朱一龙、黄志忠、陈数等主演,透过一对父子、两代铁道兵的视角,讲述一个关于牺牲和救赎的故事。从影片实地取景的诚意、题材选择及故事搭建的完成度来说,《峰爆》值得一张电影票。若后续口碑能够释放出来,《峰爆》也大概率会在今年中秋档拿到不错的票房。但是,聚焦电影本身,本文还是想谈谈《峰爆》的几点不足。
一条修了十年的隧道临近竣工,突然遭遇反常的地质运动。受此影响,地震、地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诸多灾害一触即发,危及隧道和山脚下16万民众安危。《峰爆》的故事由此展开。
在这之中,山地飙车、徒手攀岩、高山爆破、直升机高空“飞”人等画面持续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
与视觉冲击相伴,《峰爆》的整体叙事节奏很快,每一个问题出现在短暂的矛盾冲突下很快就被解决。低阻力的情节推进,形成了影片递进式的“爽”感渲染模式。
而随着事态愈发严重,人们在灾难面前的选择开始一步步激起民族情绪。其中的一个小高潮里,一线总指挥丁总(陈数饰)决定采纳炸毁修了十年的隧道,以提前制造路障,阻挡山体滑坡冲向来不及撤离的16万民众。当时,丁总一句“在无数的灾难面前,西方靠的是诺亚方舟,而我们祖先的故事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就戳中了很多人。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峰爆》想做的是一部商业“爽”片,且影片的“爽”感不只建立在视觉刺激上,还建立在承接民族情绪的精神刺激上。
但问题在于,自《战狼2》爆火之后,很多主旋律影片都在沿用这套“爽”感逻辑,从创新性上来说,《峰爆》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且影片采用的递进式的情绪渲染方式,相较于情绪高度压抑后的集中释放,反而显得过于“顺畅”,以致于弱化“爽”感本身,给人一种有“爽点”,但又没“爽”到的感觉。
这种被“阉割”的“爽”感是影片的一个隐患所在。另外,从《峰爆》当前的用户画像来看,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其女性用户占比将近75%,甚至超过了同期的青春片《我的青春有个你》,后者女性用户占比为65.6%。而在整个大盘,高票房影片的女性用户占比普遍在60%左右。
出现《峰爆》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演的粉丝群体成了影片的首批观影人群,这也意味着《峰爆》目前还没有真正破圈。相较于其他灾难类影片,《烈火英雄》《我的机长》女性观众占比都在64%上下,而《流浪地球》这一数据仅46.1%。若《峰爆》在之后不能持续驱动更多粉丝外人群走进影院,拉低女性用户占比,也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票房走势。
事实上,看完影片后会发现,《峰爆》的“爽”感之所以被“阉割”,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影片整体叙事过于“公式化”,观众在角色演绎之前就已经预判到了结果,整个观影过程缺少意料之外的反转和惊喜。
《峰爆》中,救援过程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洪翼舟(朱一龙饰)父子,另一条是国家救援队伍。前者面临父子冲突、小我与大我的选择,而后者中,既涉及挖隧道十年每个铁道兵的个人利益,还关乎隧道投入、高铁按时运营的国家利益,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利益。两种创作主线交织之下,影片出现了一些逻辑上的矛盾点。
例如,洪翼舟身为一名超前探测的铁道兵,自己在山体上装了感应器,但在隧道出现异常反应之后,洪翼舟选择冒险上山更换感应器电池,而接收感应器数据的电脑却没有人实时监测,造成救灾人员反应滞缓。
更离谱的是,在山体滑坡危及16万民众生命之后,救援人员已经明确需要在山体和县城之间创造路障,而这个路障来源却只能是炸隧道。直到洪翼舟脱险后,才提出可以炸旁边的山体,同样能达成路障效果。
正如将洪翼舟父子塑造成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就必须是两人聊天靠吼、没有太多情感交流的相处模式一样。这些逻辑上的矛盾出现,关键在于影片为剧情走向已经套好了“公式”,去营造出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冲突,再在这种冲突中,呈现舍小我为大我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兼顾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国家救援力量。
但是,这种“公式化”的创作模式,忽视了人性本身的弱点,让一切都朝着理想化的方向前进,最终也给出了一个理想化的结局。
影片最后,洪翼舟接到女朋友的电话燃起求生欲,丁总犹如“超级英雄”般乘着直升机再度返回,洪翼舟临爆炸前的一跃抓住了直升机。大灾面前“一个都不能少”的理想状态虽然圆满,但却让影片少了真实,也少了厚度。
不过,比起故事架构上的瑕疵,《峰爆》更让人遗憾的是,影片塑造了当前市场上更期待的女性角色,但又没有进一步向下深挖。
《峰爆》中,丁总和洪翼舟的女朋友卢小靳(焦俊艳饰),这两位主要的女性角色既不是拖油瓶的存在,也不是“问题制造机”、“灾难导火索”,而是影片的一股重要力量,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尤其是丁总,她在整个救援中做出了很多关键决策,是救援的核心人物之一。卢小靳则是父子线与国家线之间的连接者,在一些重要情节中将两股力量连接起来。
似乎透过该片,女性正从“工具人”中跳脱出来,承担起展现女性力量的一面,这也是当下市场更想看到的女性角色。此前,《中国机长》中,袁泉饰演的空乘组组长就曾引发热议。但是,从《峰爆》的观感上来讲,影片对两人的塑造似乎总是点到为止。即便后来出现了“girls help girls”的情节,丁总帮卢小靳联系救援专家,但最终也没有真正起到作用。而卢小靳意外遇到一群逃难的孩子之后,影片可以由此对女性的深度探讨也没有进一步展开。
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峰爆》不仅没有拖油瓶的女性,也没有拖油瓶的其他角色,基于“公式化”创作的圆满基调,影片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为救灾做出让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种创作模式下,她们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工具人”。
另一方面,《峰爆》似乎想要的太多。除了灾难片的视觉震撼和情绪共振,每一个出场人物甚至都带着些讽刺。洪翼舟父亲去商场购物,因不会电子支付被店员拒之门外;遭遇地陷的生命危机后,卖保险的第一件事是找保单,直播博主则关心谁的手机还有信号……影片的很多细碎场景都在尝试折射当下的某种现象,以至于表达观点的细节过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摊薄了影片对女性的塑造空间。
整体而言,作为中秋档的“首发阵容”,《峰爆》上映两天累计票房已突破5000万。随着中秋档的大幕正式拉开,影片也将走出更亮眼的票房曲线,但在市场的热情氛围之下,《峰爆》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