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偲睿洞察,作者丨毕胜,编辑丨闲峰
2016年,美国著名风投公司Sapphire Ventures合伙人Shiv Sachdev曾对美国SaaS投资热潮深感担忧,他预测,SaaS赛道投资热潮将减退,大量公司发展将走向停滞。
然而,2021年,这个预言仍未成真。
红点投资创始人Tomasz Tunguz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SaaS公司正处于有史以来最高估值点,创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更多、更快、更稳定的资本。
回到大洋此岸的中国,SaaS创投市场亦经历着火热。今年上半年,SaaS赛道总融资金额超过19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尽管中美SaaS成熟度隔着数十年的鸿沟,但美国延续至今的火热估值,无疑给中国SaaS前景打了一针强心剂。
而这背后,一些相似的变化正在发生。
2019年,Tomasz Tunguz在博文中写下,“公开市场对SaaS公司的估值正处于过去7年最高的位置。”
他用SaaS企业价值的前瞻倍数指标(前瞻倍数=企业价值(TEV)/前瞻收入)代表估值水平,发现在2014年牛市过后,SaaS上市公司估值历经跌宕起伏,于2019年冲到9.6倍的最高峰。
2021年,这样的估值膨胀从二级市场蔓延到一级市场,创投公司迎来资本的巅峰时刻。
Tomasz Tunguz最新研究表明,2021年1-5月,云软件或基础设施公司投后估值从 4810 万美元增长至 7700 万美元,飙升 60%。
其中,取四分位数中25%、50%、75%三个位置,A轮公司估值水平均在今年前5个月出现拐点;种子轮公司估值则一贯保持了近十年来的均匀增长速度。
图:美国A轮SaaS公司估值,图源Tomasz Tunguz个人网站
回到中国,类似的事情亦在发生。
二级市场估值巅峰发生在今年年初。中信云软件服务指数显示,今年1月,云软件赛道公开市场估值继去年7月小高峰以来,再次突破新高。1月至今,估值水平呈现震荡下行态势。
一级市场融资则在上半年持续火热。
B2B内参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SaaS赛道共发生111起投融资事件,趋近去年全年134起的水平。另一方面,上半年融资总金额超过190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两个细节印证了初创公司估值膨胀的趋势:
首先,早期项目占据半壁江山。从2020年起,近50%的SaaS融资项目,由A轮及以前的公司构成。
其次,亿元级融资项目明显变多。2021年上半年,亿元级及以上投融资事件达到49起,超过去年全年总和。其中,A轮及以前的公司融资过亿者有13个。
种种迹象均表明,在中美SaaS赛道上,一条一二级市场相互传导的通路正愈发明显:
一级市场SaaS赛道热度渐盛,推动二级市场云软件公司股价节节攀高,进一步地,投资者乐观情绪被传导到一级市场,最终,创投公司估值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而这一切变化,正吸引着愈来愈多狂热的投资机构进入。
SaaS赛道最壕的投资机构非腾讯莫属。
腾讯最早的投资轮次从pre-A起,历遍A到E的各个投资阶段,总计耗费几十亿人民币。费控、SCRM、餐饮、零售、知识产权、车商服务……凡能想到大大小小的赛道,腾讯生怕错过一个。
如同撒网一般,有钱的腾讯以平均每月2起以上的出手速度,捕得SaaS赛道上愈来愈多的“鱼”。
在6个月的时间里,投资规模排名前五的机构,平均涉猎8个以上的项目。
除了红杉资本、高瓴创投等典型的VC、PE机构之外,产业投资基金、软件公司亦参与混战。
例如,赛意产业投资基金在上半年参与了先胜业财、盛原成科技、商越科技三家公司融资计划。该基金是由赛意信息(300687.SZ)主发起,广州市、开发区两级引导基金支持构建而成。
用友产业基金、有赞、光云科技等To B龙头公司,亦出现在多家SaaS公司投资机构名单中。
这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解释SaaS估值膨胀的现实。
产业基金与传统VC、PE机构的投资逻辑,在多数情况下不尽相同。例如,用友产业基金上半年投资的企云方,在绩效管理板块的功能,可与用友的财务板块很好地形成互补。而传统VC机构投资参与融资,更多是出于财务回报的角度。
不一致的目的,使得一级市场由VC、PE等建立起来的固有估值逻辑被打破。
据虎嗅报道,一位SaaS从业者曾透露,财务机构与产业投资者共同参与项目融资混战,使得行业乱象迭生,不少企服投资人杀进来,一下子给予了创投公司高估值。
SaaS赛道机构内卷早已成为常态。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今年上半年,服装类SaaS、柔性供应链平台飞榴科技在三个月内连续完成A1、A2两轮融资,金额合计超2亿元。
图:飞榴科技融资历程,图源犀牛数据
而这家公司的融资历程,也是机构投资者们“明争暗斗”的历程:
A1轮融资中,GGV纪源资本领投,字节跳动跟投;A2轮则由高瓴创投领投,双湖资本、渶策资本跟投,老股东GGV纪源资本、字节跳动继续参投、A轮之前领投方软银中国继续追加参投。
从2017年至今,飞榴科技经历了天使轮、股权融资、pre-A、pre-A+、A轮、A+轮合计5轮融资。早期的信天创投、青松基金在最新融资中,已然不见身影。
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董占斌曾向铅笔道透露,飞榴科技老股东都投不进去,机构投资者蜂拥进入,把份额都抢光了。上期投资的交割还没完成,下期的协议已经做好了。
有趣的是,在美国,SaaS投资圈内卷有过之而无不及。
Tomasz Tunguz提到,先发制人已是美国一级市场的常态。SaaS赛道投资所需过程更短、时间更少,甚至几天就能完成新一轮交割。
直接跳过种子轮,进入A轮融资的项目不在少数。在多轮融资中,一级市场愈发倾向于给予创投公司以公开市场融资等倍数的估值水平。
当一个赛道已经引起机构投资者的“踩踏”,说明其正经历着大爆发的黄金时代。这个时刻,不仅是资本方在经历者变化,创业者也在迅速迭代升级。
盘点今年所有A轮以前的融资项目,笔者竟找不到一位产业经验在10年以下、年龄在35岁以下的创业者。
然而,放在几年以前,SaaS行业还有些许80/90后的身影。
Teambition创始人齐俊元是一位帅气的90后。上大三时,他便与合伙人一同注册了公司,成为Teambition前身。至2019年,Teambition产品几经迭代,终被阿里收入麾下,成为其团队协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更年轻的创始人是风暴云文档的00后CEO王逸翛。他在2015年便创立了风暴云文档,定位于文档协作管理平台。2017年,该公司已完成pre-A轮融资,老股东有京北投资、老鹰基金、中海投资。
2019年,To B领域知名媒体崔牛会曾针对To B创业者年龄做了一项统计,结果显示,该领域85后创始人比例将近1/4。
时钟拨回现在,SaaS赛道上,创始人标签前所未有的同质化:
中年男,名校出身,500强大厂工作经验,10年以上产业经验,曾任高管,多项专利傍身,有博士甚至学界导师头衔……
与前些年“阵亡”的一批SaaS企业相比,这批公司创始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懂技术、懂产业,是真正的“行业老炮”。
他们不再张口闭口“长尾公司”,给投资机构画出一堆漂亮的获客数据,却罔顾获客成本与留存率。恰恰相反,他们创业时多数自带资源,紧抱头部标杆客户大腿。
他们亦更注重产品的行业属性。在今年参与融资的A轮以前公司,产品隶属于零售、医疗、房地产、教育等各类场景,这与创始人多年扎根细分领域的出身有关。而这样的基因,决定了这类公司自创立起,定位与目的便十分明确,后续出现重大战略转型的概率也将大幅缩减。
SaaS赛道创业者特质的变化,正重演着当初在电商赛道曾发生过的投资逻辑转变。
销售易创始人史彦泽曾谈到,在电子商务市场刚刚兴起时,不少VC参照京东、凡客等成功案例,衡量创业团队基因的砝码依次是营销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行业能力。
但过了几年,当市场竞争趋于同质化,后起的玩家多以“垂类电商”身份出道。由此,VC考量创世团队的天平也慢慢出现调整,从原先营销能力至上调整为行业能力至上。四大砝码组成没变,权重完全颠倒,依次为行业能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
强销售能力者可以是活力四射的新兵,但行业经验丰富者一定是老兵。他们在商业战场摸爬滚打,比前者更“狡猾”。
Tomasz Tunguz点出了这样一个现实——在美国乃至全球,SaaS创始人成熟度急剧提高。
许多开始懂得对投资者作反向的“尽职调查”,从中优中选优。
创始人不是在需要资金时才募资,而是踩准时机,在感兴趣的VC到来时筹集资金。他们早早出售梦想,甚至不需要等到跑出业务指标时才行动。
相比于新兵,他们丰富的经验使得他们深谙资本之道,也即,找到一个可以对标的成功玩家,复制、优化,进而实现同样的成功。
2021,SaaS赛道充满想象力的前景已然是全球共识。抛开其本身成长性不谈,一些更细节的变化,诸如创始人的老成、投资者的多元,正推动这个行业资本愈发狂热,从而走向越来越高的估值巅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2022-09-14 钛媒体 App发布了 《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未来三年要新增开3000家门店|钛快讯》的文章
2022-08-11 钛媒体 App发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虚抬药价“把戏”,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为了帮00后卷王找到工作,简历修改师们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钛媒体 App发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进城费”,国内城市如何借鉴?》的文章
2022-03-25 钛媒体 App发布了 《蔚来2021年财报发布:年营收361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