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轶诺药业江磊:在中国做新药,张江是最好的地方

3196
张通社 2021-09-29 14:54 抢发第一评

翻开21世纪的产业版图,医疗健康一定是最值得掘金的行业之一。而纵观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史,浦东张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田野地上崛起了一座中国“药谷”。

从荒草丛生到遍地创新,张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成为很多医药人的追梦之地。他们在这里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希望用科研的力量,做出中国新药,给病人带来最大的治疗价值。

成立于2016年底的轶诺药业,就是其中一家。创始人江磊博士从十多年前回国至今,一直扎根张江,从跨国企业高管到本土创业者,在他身份变化背后,正折射出中国药物创新时代的来临。

回到中国做新药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中,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的江磊,因为对科研的热爱,选择赴美深造,攻读Wisconsin-Madison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Stephen L. Buchwald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继续钻研有机化学。

在实验室沉浸多年,身处美国波士顿药物创新前沿,耳濡目染生物医药的巨变,江磊渐生想要做一些更接近应用研究的想法。彼时,诺华抗癌药格列卫风头正盛,被很多病人称作“神药”,开启了靶向药物治疗先河,江磊也被它深深吸引,并萌生出“能去诺华就好了”的想法。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江磊就进入了诺华,也正式开启他长达近20年的猎药人经历。在诺华期间,江磊主要担任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研究开发新型抗癌药物。回忆起这段经历,江磊坦言,“能够在事业起步期就有机会做项目负责人,是自己宝贵的锻炼机会,但挑战也很大。不过,在那以后也让我真正从一个化学人转变成猎药人,知道只有把化学这一工具用好了,才能造福人类。”

国外新药研发如日中天之际,国内新药之路也在悄然崛起。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内新药研发蔚然成风,一大批留学科学家回归祖国怀抱,致力于推动中国新药事业发展。当时的江磊,也曾在做新药的过程中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不能到中国去做新药创新?

阔别祖国14年,江磊终于踏上归国之路。他直言这14年中国变化太大了,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他说,自己需要先过渡一下,适应国内的新机会。

归国第一站,江磊选择了张江。他加入到了诺华上海研发中心,继续从事新药研发管理工作。

张江是中国做新药最好的地方

从加入诺华中国起,江磊正式开启了他与张江的情缘。

在诺华中国工作几年后,因缘际会,江磊踏上了创业征程,加入了丁健院士创办的海和生物,任CEO。对于这段经历,江磊称:“初次做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大的挑战,丁院士就像我的导师一样,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如果说在诺华,江磊完成了从科学家到研发管理人才的转变,那么在海和生物,他就完成了公司管理者的角色蜕变,也为他之后的创业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6年底,江磊成立了上海轶诺药业。“我们希望能够用科研的力量,推动中国原创新药的研发,给很多无药可治的病人带来有效的药物,带来病人用得起的药物。”说起二次创业的初心,江磊说道。

这一次,江磊依旧选择张江。他认为,整个中国新药研发,张江一定是最好的地方。第一,这里有很多国际大公司和创新药企,人才储备非常充分;第二,这里有很多科研院所和研发服务平台,新药研发链条非常完善。第三,从服务方面来看,“我们进入药谷孵化器时,基本实现了拎包入住。”

此外,在江磊看来,浦东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关注和深耕生物医药产业,通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制定精准的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助推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这对创业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江磊还表示:“新药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有着很长的产业链条。为了让科学家在这里做得高效,干得安心,浦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帮助新药研发公司落户、搭建新药研发平台、设立专项支持政策等。”

得益于良好的产业环境,轶诺药业在张江快速成长,获得弘晖资本、经纬中国、张科领弋等资本的青睐。江磊和共同创始人寿建勇博士一起已经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其中包括13名有海内外研发工作经验的博士。如今,带领着这群高技术研发人才,江磊说,希望自己能够为张江做点事情。

生物信息学指导下的新药研发

新药创新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要想在这一赛道占据一席之地,除了要有扎实的科学研究外,也离不开公司的精准定位以及长远的战略布局。

从一开始,轶诺药业的定位就不只是一家中国企业,而是面向全球、争创世界一流的生物科技公司,其产品布局也均是针对国际上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产品都是带来价值的创新,如果没有显著的治疗价值,也就不是创新。”创业之初,两位创始人就一直在思考: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挑战又在哪里?

在他们看来,做任何一件事情,第一步都要去想明白自己擅长做什么,充分发挥优势力量;第二步则是把擅长的东西转换成核心竞争力。轶诺药业一直坚持自主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寿建勇博士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了轶诺擅长的生物信息学的应用。目前,公司已经搭建了生物信息学平台,用于挖掘临床和临床前数据,指导立项、后续项目推进以及化合物定位等。

采访中,江磊还以查找文献来给笔者举例。他说,大家做新药时,都会利用文献,佐证某个疾病和靶点之间的关系,这叫“Knowledge Base”。但因发表文章往往局限于作者个人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背景,难免出现一些偏向性。所以若能结合数据挖掘,即“Data Knowledge”,通过大量数据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和生物学实验验证,往往能更清晰认识靶点的生物学意义,能客观地帮助大家降低新药研发风险。

此外,信息学指导新药研发,还能够帮助轶诺药业找到关键的信号通路的节点作为靶点。“这个关键的信号节点往往不只是针对一个疾病,很可能在多个疾病中有效。”江磊进一步表示,这意味着一个靶点可以扩展多适应症,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这样对我们而言,就是另外一个减少风险的方式。”

目前,在信息学指导下,轶诺药业已经拥有7个在研项目,产品线涵盖糖尿病并发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肿瘤免疫以及其它中国高发疾病领域。其中,进展最快的是糖尿病并发症新药项目,目前已经进入临床,正在全力推进临床研究。

当然,新药研发不是一蹴而就,除了要抓住时间机遇外,更重要的是最终做出来的产品,能够真正给病人带来益处。在采访中,江磊一直强调,做新药具有风险性,我们要对它怀有敬畏心。同时,也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数据,“因为药做出来是给病人吃的,觉得项目不行时,一定要立马停止推进,不能不舍得,遴选最优的候选新药继续推进,这是我们的初心。”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江磊身上,笔者看到了科学家的严谨,看到了管理者的胸怀,看到了创业者的活力,如今身处中国新药创新高地——浦东张江,他纵身新药浪潮,不为外物所迷,坚持追求做出好药的初心,稳步向前。江磊说,或许中国原创新药,距离世界第一梯队还有些距离,但他希望,大家在浦东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环境中,都能充分利用好张江的先发优势,把张江打造成一个国际级“药谷”,让梦想之花在这里尽情绽放。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