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以“云上创新 智在郑州”为主题的阿里云城市峰会郑州站成功举办。峰会上,阿里云加速器、创头条、博士科技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产业白皮书》。
(左起依次为创头条合伙人、总编辑刘武,阿里云河南政企业务负责人马磊,博士科技常务副总裁唐丽娜联合发布白皮书)
白皮书全面阐释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产业内涵、行业应用和区域发展情况,并对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做了探讨,力求帮助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地走向智能制造引领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道路。
智能制造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高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下,智能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纽带,第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要推手,智能制造对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数字经济举足轻重。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智能制造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比重接近30%。中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智能制造的产业基础雄厚。
报告紧跟大政方针的指引,以最新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作为政策分析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3家,已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70余个,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态势良好。
与此同时,报告还以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作为数据分析基础。据统计,2020年,中国国内GDP规模突破了100万亿元,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规模达到38.4万亿元,而第二产业中智能制造为第二产业GDP的贡献仅占14.6%,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总结性地阐释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主要可归集为以下四点:第一点,我国劳动力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业职工人数下降的速度非常快,从2013年的5.26亿下降到2018年的4.18亿,五年间减少了1亿多劳动人口,初步具备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劳动力工资的迅速上升,迫使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第二点,中国产业的转型已经初显成效,过去我们从事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以庞大的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换取发展的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从低端走向高端;第三点,我们国家的技术积累已经具备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工程师人口红利,智能制造逐渐变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最后,我们国家在产业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积极帮助国内弱小的智能制造供应商走出创新创业的“死亡之谷”。
报告还通过对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分布,如中西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我国智能制造的痛点。报告指出,矛盾主要存在于部分领域缺乏核心技术、数字化集中在管理领域,全工序智能化少,“数据化孤岛”问题严重,信息安全保障不足,市场化程度不足等方面。
该报告一大亮点,是通过多维度全面梳理了智能制造的创新图谱,全面呈现行业创新图景、创新画像。
结合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色和行业发展情况,报告首次从智能感知、智能生产、信息管理、数字互联、智能决策五大维度对智能制造,进行了拆解。每类包括行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细分领域领先或创新企业等进行多层次梳理。
为了更好地摸清智能制造的行业渗透程度,规划未来的发展,报告创新式地引入“博士云˙区域创新支撑系统”及创头条双创大数据,通过运用该系统,梳理了智能制造领域的17个子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的共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圈,重塑价值链。
传统的生态圈建设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的生产端,此次,报告提出将消费端也纳入生态圈的范围。因为制造业的产品,归根结底,是面向消费者的,智能制造主打的“按需定制”、“高效率的生产个性化产品”等概念正是一种面向消费者的经营理念。
报告分析提出,从消费端来看,智能制造解放了工人的重复性劳动,并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让人们将原来耗费在制造上的时间转化为消费,只有转化的消费大于人们在重复劳动中的产出,“蛋糕”才会越做越大。从生产端来看,产品制造的创新主体依然还是制造业企业,但可以降低软件开发的门槛,让企业在数字化平台上自主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业软件或应用,从而实现生态的和谐共建。
智能制造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产业生态的发展态势以及发展模式,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智能制造-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报告》不仅首次对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整合梳理,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引入数字化平台运营,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圈,将消费圈纳入生态圈,为中国智能制造未来走向创新驱动,实现高附加值的发展聚智聚力,绘制宏伟蓝图。(完)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