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新东方“母子”双危,大学生成为救命稻草?

25593
钛媒体 App 2021-10-29 18:16 抢发第一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锌刻度,作者 | 黎炫岐,编辑 | 李觐麟

10月25日晚间,新东方在线发布公告称,根据新规定及为确保本集团及其营运完全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和监管要求,本公司董事会已决定,本集团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其乃提供予中国内地幼儿园至九年级(K-9或义务教育)的学生。终止预计于2021年11月末之前生效。

外界曾对历经动荡起伏的新东方在线赋予希望,认为其“将成为新东方集团的增长引擎”或“成就第二个新东方神话。”但随着新东方在线亏损持续,裁员风波又起,近年来质疑声不断。

而“双减”政策发布后,母公司新东方频显窘境,新东方在线眼下又几乎断掉了主要业务。或许,在漫漫寒冬,“活下去”已经成为了最重要且唯一的任务。

新东方在线没赶上“晚集”,却惨遭“散场”

两年前才开始追赶K12这个“晚集”的新东方在线,怎么也没料到,不仅没赶上最后一场集市,反而迎来了散场。

“双减”政策发布后,整个K12赛道一时间兵荒马乱。资本市场上,教育股股价断崖式暴跌,好未来、高途等公司股价跌至个位数。在这条赛道上刚留下几步脚印的新东方在线也难逃厄运,股价大幅下跌。

新东方在线,作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5年,曾在2017年新三板挂牌交易,一年后退市,又于2019年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在线教育第一股”。

但含着金钥匙生的新东方在线,并没能一帆风顺。其中一个原因是,一开始就选错了赛道­——新东方在线是以大学业务起家,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精力放在大学业务上,2016-2019年,大学业务仍占到其主要营收的70%。在起步阶段,新东方在线显然忽略了彼时悄然兴起的K12新赛道。

尽管自2016年开始,新东方在线创始CEO孙畅在面对搜狐、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时均表达过将“死磕K12市场”的观点。但直到2019年上市后,新东方在线才真正意识到,K12阶段是块更香甜的蛋糕,明确表示K12业务是“战略重心,也是未来长期发展的动力”。

但为时已晚,整个K12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已被更早入局的作业帮、跟谁学等巨头分割。于是,K12在线教育火爆的2020年,新东方在线K12业务只得2.95亿营收,与行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而转型的代价,不仅是亏损的数字,还有高层动荡、名师流失等内部问题:2019年中,新东方在线儿童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酷学多纳品牌负责人陈婉青离职;今年6月,英语学习事业部总经理张枫因个人原因离职;8月,公司原执行董事、COO潘欣离职。至此,公司的执行董事仅剩行政总裁孙旭东和CFO尹强。

其实,新东方选择的战略方向和所有在线教育公司一致,两到三年肯定会亏钱,但重要的是以最快速度铺市场——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从数据上看,其K12业务的增长确实颇为迅速,付费学生人次增幅曾高达167.5%。

可惜的是,大环境没能给新东方在线更多时间,一纸政策,断掉了新东方在线的所有野望。在正式发布停止K9业务之前,新东方在线就已关闭聚焦在线K12单师模式的主力业务品牌东方优播。

而根据新东方在线日前发布的公告,董事会估计,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两个财政年度,按总营收贡献划分,K9业务占K12教育分部约58%至73%。

新东方在线的公告

这显然是不得已之举。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注册为非营利性,在2021年年底完成之前,这些教培机构不能进行资本运作或上市融资,所以作为上市公司,涉及到营利性的业务就需要进行剥离。”

但政策或许只是一针催化剂,毕竟新东方在线营收增长的背后是“高额的亏损代价”。正如Edu指南曾详细分析新东方在线2021财年的现金流数据,其实呈现了一个清晰的“用巨额广告投入,现金亏损换增长”的经营状况。

新东方在线也在这次的公告中额外提到:鉴于K12业务在财年产生的亏损,本次裁撤K9业务,预计盈利上将获得积极影响。

所以,市场散了,或许只是给了新东方在线一个放手K9的正当理由。

母危子寒,新东方自身难保

新东方在线深陷困境,其背后的母公司新东方,日子也并不好过。

10月13日,新东方就发布了集团关于各培训学校业务部门组织结构调整的通知。通知称取消学校泡泡少儿部、优能初中部等K9相关业务部门建制,成立青少部。青少部“面向K9学段(含学前),主要负责非学科教育培训、学科类非培训业务(如学习机等)。”

在更早些时候,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在9月17日上午10点举行的新东方高管会议上,俞敏洪宣布,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小学和初中学科业务的线下招生,各个城市接下来也将逐步关闭教学点。一位新东方高管则表示,到年底裁员人数将超过4万人。而2021年初新东方整体人数约10万人。

9月24日,新东方在发布的财报中坦言,“双减”政策已经并将继续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可能会因终止租赁、解雇员工等产生重大减值和遣散费。

财报发布当日,新东方美股收跌4.6%,报1.87美元,年初迄今跌幅约九成;新东方港股收挫4.5%,报14.74港元,今年跌幅同样接近九成。

显然,新东方也正忙着应对突然变动的风向,且压力不小。

转型,几乎成为求生的本能。近期,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新东方推出素质教育成长中心,其中包括“优质父母智慧馆”,而这一消息还曾被误读为“新东方要转型培训父母”,又一次将新东方推入舆论的漩涡。

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引发热议

事实上,新东方推出的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学院、人文发展学院、语商素养学院等六个板块。而锌刻度此前的《校外培训,打响周末争夺战》一文也提到,新东方在其他城市已经陆续有素质教育课程落地。

另一边,新东方则对外宣布将会对公司旗下的四六级、考研等众多项目进行升级,未来还将会继续扩大规模,包括计算机考试等。

对于新东方的转型,俞敏洪曾半开玩笑地表示,“大不了尝试所有业务都失败了,新东方账上没钱了,我们喝顿大酒就散伙。”然而,转型不易,新东方账上的钱能否支撑这些业务跑通,还真得打个问号。

大学生,救得了新东方们吗?

值得一提的是,新东方和新东方在线,都表明了回归大学业务的计划。

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品牌升级发布会透露,新东方将对现有的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未来也将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等教育培训项目。

而在今年9月发布的财年报告中,新东方在线亦已提到:将转变战略重心……运营并继续发展大学教育、海外辅导、创新型业务及技术服务等。

锌刻度注意到,目前新东方在线的官网上余下的课程分类主要为:考研考博、留学、四六级、小语种、职业证书、普通高校专升本等。而双十一在即,官网还推出了“抢神券”、“预售”、“定金膨胀”等活动,但销量大多都停留在两位数。其中2023考研直通车英语长线3期和政治长线3期,目前购买人数还停留在个位数。

新东方在线官网的双十一活动

“也许在众人看来,此次决定代表的是一次公司转型,但其实这仅是一次回归而已。”俞敏洪曾如此表态。

的确,新东方在起初成立的时候,主要面对的群体就是大学生,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已经服务了几十万名大学生。上文也提到,新东方在线也曾多年深耕大学生业务。

但几经迭代,如今的大学生们,还能拯救新东方母子吗?

从数据来看,出国留学考试和大学生业务是新东方的传统优势业务。前者包括雅思、托福、SAT、ACT、GRE、GMAT等课程,2021财年约有19.8万人报名;后者主要包括大学四六级和考研等课程,2021财年约有19.3万人报名。

但在考公考证等细分赛道上,新东方们面临的竞争并不小。仅是考公领域,中公教育已在全国1859个直营网点展开经营,深度覆盖319个地级市,并正在快速向数千个县城和高校扩张。

“从目前的大趋势来看,大学业务以及成人教育业务的确是利好的,也还有一定的存量市场。但是,在新东方转型在线教育和K12教育这个时期,不少专攻大学业务和成人教育的培训机构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品牌影响力。面对这些细分业务的头部,新东方们或许还需要在师资、课程和宣传上苦下功夫。”一业内人士指出,还需注意的一点是,目前留给培训机构转型的方向并不多,所以大学业务势必还会出现更多的竞争者,新东方想重拾地位,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也曾表示,新东方回归大学业务,涉及内部人员结构调整等问题,这个时间至少需要五年,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