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慧芳 编辑|六耳 来源|创头条
一只只百亿母基金纷至沓来,缔造了上半年创投圈热闹一幕。其中,政府身影活跃,成为搅动创投资本江湖的主力。
今年以来,从省市到县区,各级政府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加速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而且一出手就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
据创头条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有超70只大大小小的母基金诞生,其中至少有40只规模在百亿元以上。这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母基金强,则创投聚;创投活跃,则产业兴”。
随着“资本招商”模式被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用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也逐渐成为共识。而母基金一时间成了炙手可热的“弄潮儿”。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正在遍地开花,其中不乏百亿以上规模的“大手笔”出资。
一周之前,深圳市宝安区政府在一场论坛上发布,宝安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升级为湾区(宝安)产融合作发展基金,在5年内将投入政府财政资金180亿元,联合优秀的创投机构及产业链关键企业,撬动2000亿元的社会资本。
据了解,湾区(宝安)产融合作发展基金主要投向产业类基金、本地化基金、垂直领域基金、天使基金群、股权投资资金池、政策性专项基金、重大项目股权投资这七大领域。
宝安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是创新人才、高端要素集聚的一大高地。如此大手笔成立政府引导基金,可见其对母基金和创投行业的重视。
深圳是继上海、北京之后,名列第三的万亿GDP之城,也是国内最早探索创业投资的城市。
随着政府引导基金在各地成立,许多曾是资本市场上“小透明”的省份也开始崭露头角。其中,安徽发展势头最为凶猛。
6月30日,安徽省级财政出资设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下设主题基金群、功能基金群、天使基金群,共有16只母基金,以“母子基金”架构运营,意图打造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
河南、湖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的创投力量也正在强势崛起。
6月中旬,河南发布规划称,投资集团、河南农开公司、中原豫资控股集团作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主体,将整合设立1500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150亿元规模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而在6月初,长沙市包括湖南省湘江产业投资基金、长沙先进储能产业投资基金、长沙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湘江新区产业支持基金在内的400亿政府引导基金,落户湖南湘江新区湘江基金小镇。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个多月,湖南刚宣布成立总规模达200亿元的母基金,并广发“英雄帖”寻找管理机构。
一向被视为“创投荒漠”的江西也惊现大手笔。
5月中旬,江西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有限合伙)在赣江新区注册登记,注册资本600亿元。这是江西继2017年设立江西首支千亿元级政府引导基金后,在推动当地股权投资发展上的又一大动作。
其实,近三个月以来,关于江西政府引导基金的消息不断,吉安、九江、景德镇等多地市的政府引导基金都在积极推进。
东北老铁也在发力。今年5月,辽宁沈阳成立了东北最大天使母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彼时,沈阳还立下Flag :到2025年,沈阳新增本地投资机构超100家,投资基金业总规模超千亿元,拉动投资力争达到万亿元。“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正在被打破。
据创头条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有超70只大大小小的母基金出炉。其中仅河南、湖北等19省百亿规模以上的母基金不下于40支,总规模超6000亿元。
其实,各地争相设立母基金不算新鲜事儿。
早在2021年,母基金就在创投圈炙手可热。徐州、苏州、常州、杭州、溧阳、武汉、东莞、淄博、成渝等地纷纷出现百亿级别的母基金。
从国内最早的引导基金出现,到如今的百亿级母基金大爆发,并非是一蹴而就。
早在2001年,国内最早成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当时总规模不过5亿元。
2015年之后,政府引导基金批准设立速度明显加快,其在国内创投市场的地位不断强化。到了2018年,政府引导基金成为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的最大LP(有限合伙人)。
随着政府引导基金角色和责任的不断演进,2022年以来政府主导的百亿母基金在各地才有了遍地开花的气象。
据创头条了解,在中国母基金行业,国资(含市场化母基金)的比例超过了90%,政府引导基金占据着近80%的比例。
有数据显示,当前中国12万亿的私募股权市场中,最大的LP是政府引导基金以及政府平台公司,占比40.6%。
显然,政府资金已成为国内创投市场的重要力量。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主要通过撬动社会资本,引进一批产业链集群,引导新兴产业发展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资金用途,政府设立的母基金具体分多种类型,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引导基金等。
政府引导母基金主要通过参股子基金、直投等方式,传导扩大落实政府引导方向。
梳理各母基金的资料发现,当前政府引导母基金有三个发展趋势:一是正在“下沉”,从东部发达省份向中西部扩散,新增百亿母基金主要集中在地市和区县;二是多地母基金越来越“垂直”,引导基金的赛道主题更明确;三是政府引导基金越来越希望拥有更有话语权。
总之,一支规模百亿元的母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最终可撬动千亿元社会资本,对于一些资源禀赋平庸的城市来说不失为招商引资中的一张“王牌”。
在募投市场上,有句话叫作“母基金强,则创投聚;创投活跃,则产业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政府引导基金出资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吸引VC/PE到当地扎根,助力产业崛起。
政府依托国资平台,联合头部机构共同设立产业基金群,通过直接投资、组建和参与各类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进而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设立1988只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约为12.45万亿元人民币,认缴规模则达到约6.16万亿元人民币。
尽管政府大手笔设立引导基金,但很多城市和地区都在团队落地、关键人锁定、返投比例等方面做了严格的限制。地方母基金虽然看上去很“香”,但想拿钱也很不容易。
特别是,如果VC/PE拿了地方母基金的钱,势必要完成相应的返投要求,这也成为大多数GP(普通合伙人)有苦难言的地方。
为解决GP顾虑和担忧,吸引优质GP,降低返投要求、提升补贴标准、增加出资比例等在各地引导基金的政策频繁被提及和出现。
4月中旬,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首批子基金申报指南正式发布。其中,出资比例方面,西安市这支母基金最高可以出到40%。该基金的返投比例要求为1:1,这几乎是政府引导基金最低的返投要求。
毕竟,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核心诉求存在差异——前者考虑以招商为目的,而后者更在意投资回报。
然而,作为政府引导基金来说,仍需要权衡产业化目标和市场化目标。若产业目标优先,那就要考虑能否吸引到优质GP。毕竟,也不是所有的引导基金都能顺利投出去。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