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4月4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云南省猪群新发、再发传染病的发现及防制方法创新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必志,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金显栋,云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高级兽医师尹红斌,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宋建领,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文东,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金卫华,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应国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建立了9种猪病快速诊断方法,首次发现云南省存在猪戊型肝炎病毒基因Ⅳ型(HEV4)、猪札幌病毒(PoSaV)、Delta冠状病毒(PDCoV)、圆环病毒Ⅲ型(PCV3)、星状病毒Ⅱ型和Ⅴ型(PAstV-2和PAstV-5)等6种新发传染病病原;分离获得猪伪狂犬病毒(PRV)变异毒株5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毒株3株和猪肺炎支原体(Mp)1株。首次在国内猪群中发现了人兽共患的PoSaV基因V型毒株,揭示了猪源HEV云南毒株与人源毒株ORF2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同属于基因Ⅳ型,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预警。首次在云南省内发现了PoSaV单一或混合感染多种新发病是引发仔猪腹泻重要原因之一。证实了PRV和PEDV变异毒株是导致云南省部分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形成了新发、再发传染病的诊断防控技术方案,在省内及湖北、河南等大型养殖集团和检测企业推广应用,累计应用示范3.2万头母猪,仔猪存活率提高了5.13~6.08个百分点,猪群死亡率下降了4.08~7.13个百分点,新增利润1.1亿元。该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论文5篇。培养硕士9人,养殖从业人员1255人次,企业研发人员69人次。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云南省猪群新发、再发传染病的发现及防制方法创新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