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慧芳
编辑|六耳
来源|创头条
新能源造车圈每天都不缺新话题。除了车企发新车、搞公关,车圈大佬们在各种场合的精彩言论也为人津津乐道。
比如,华为汽车CEO余承东,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把热度这一块拿捏得死死的。
而一向低调内敛的“技术狂人”王传福,偶尔也会言辞犀利,说出很多行业内没人敢说的大实话。
-1-
余承东又挨当头一棒
如果余承东、雷军两人组成CP,小米汽车是不是更有玩头了?
前几天,网传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负气出走,将跳槽到小米汽车任职CTO(首席技术官),一部分汽车技术研发部门的员工也可能被挖过去。
不过,小米官方第一时间跳出来回应:胡编乱造。
对此传闻,网友们七嘴八舌:
“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只听说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倒过来没听说过”;
“大嘴去小米应该是集团副总裁级别吧,汽车CTO这职位也太低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没啥不可能,小米手机正需要余大嘴这样的大将,如果雷总得余大嘴,就可以安心搞汽车了,否则,手机搞不好,汽车也搞不成”……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华为造车”的争论,又一次骤然升温。
4月1日,问界汽车在全国接近1100家门店全部取下了上线还不到1个月的“HUAWEI问界”相关物料。
同日,有传言称,华为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措辞犀利,批评余承东违背华为战略,并表示若无悔改之意,将导致他被开除。
而这一切都源于此前一天,任正非在华为内部重申,“华为不造车”。
在华为内部论坛,余承东说,“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言语中似有不甘。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他的表达已经与通稿口径无异,“我们一直坚持不造车,帮助企业造好车。”
不过,他还是试图对过往决策进行一番解释:今年除赛力斯外,奇瑞和江淮也会生产智选车模式的车型,“如果采用不同的品牌,我们再去做营销、服务很复杂,所以希望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比如华为问界......但是加上之后有些领导有不同的意见。”
他的考虑也不无道理,区别在于看问题的维度不同。
上汽董事长陈虹就曾表示,“上汽不能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言一行,都是权衡。
“这就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华为投入这么巨大,如果没有很好地使用华为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车大量地销售,我就不能商业闭环,就无法实现商业变现”,余承东说。
-2-
“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造车这件事上,一边是华为不厌其烦地否认,一边是余承东频频“吹牛”,为华为汽车摇旗呐喊。
半个月前,在华为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又“口出狂言”:
“问界在所有品牌中质量排名第一,高于所有车企,并且自燃率为0。”;
“很多车企的产品质量,在华为的标准下根本就不能出厂”;
“华为的质量遥遥领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都遥遥领先”……
不得不说,老余的开炮技术属实一流,每次金句频出且都会上热搜。
余承东显然是懂流量的,说点出格的话,就能破圈传播。
其实,相比于十年前的车企营销方式,如今的汽车营销,可谓 “大胆”不少。
李斌曾叫板 “马斯克不懂自动驾驶”,称“蔚来超越特斯拉没有难度”。“蔚来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Top5车企”,简直要把蔚来捧上天。
2022年的NIO Day上,李斌又放下狠话:
“蔚来2023年的销量要超越雷克萨斯,还说“开3年蔚来ES6,能省出一台宝马X3”。
不过,当有媒体问到这个数是怎么算出来时,李斌有些无奈地笑称,“这就是个大约数字,你得允许我出点小金句吧。”
为了流量,李斌说的小金句,有几分真、几分假无法分辨。同样,余承东也经常大飙金句。
在介绍新品时,余承东有时候随口就是“遥遥领先”“超越保时捷”“吊打埃尔法、雷克萨斯”……
去年,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余承东为问界M7造势,称“问界M7是大型豪华SUV”。听得何小鹏打趣地说:“听老余讲M7,超越百万豪车,我心里想扔个鞋子上台”。
如果说余承东和李斌的话说得有点嗨,那么李想就直接属于“放飞自我”。
在理想L9的发布会上,李想夸L9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
有网友嘲笑道:“说500万太保守了,3亿以内吧。”
在上市发布会中,李想多次使用最佳、最好等词语,有媒体对此评论说“广告法都管不住了”。
哪吒CEO张勇对行业中订单量浮夸有点“小意见”,他在朋友圈吐槽道,“没上两万辆订单,已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车圈大佬每每“吹牛”,既能免费挣流量又能过一把嘴瘾。吹牛只要不违法,何乐而不为。
-3-
“虚头巴脑的东西,忽悠多少年了?”
“虚头巴脑的东西,都忽悠多少年了,有几个成了吗?”
近日,在比亚迪2022年财报交流会上,一向低调、内敛的“技术狂人”突然风格迥异,对着新能源汽车侃侃而谈,还说了很多行业内没人敢说的大实话。
尤其是,王传福直白、坦率地发表了对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的看法:自动驾驶就是被资本裹挟的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忽悠,高级辅助驾驶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话匣子一打开,王传福更加直言:
“我是搞战略的,看到的比谁都清。我要看不清这公司就倒掉了,我比谁都要着急。我们几万名工程师在探索这个东西(自动驾驶)到底行不行。我们比亚迪走的每一条战略,每一条战略不都是对的吗?难道在这方面会错吗?因此的话,现在没人再提了什么无人驾驶,那都是扯淡。”
对于自动驾驶,王传福的这番长篇大论,被不少人视为车圈难得的“人间清醒”。
有网友评论,“比亚迪牛*了,董事长说话好嚣张”。
也有人说,王传福抨击无人驾驶,难保不是给比亚迪“技逊一筹”找台阶下。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也给智能驾驶泼了一盆冷水:“我觉得十年以后连L3都不会真正实现。”
调查数据显示,87%的用户真正要的是驾驶过程中那种轻松感,其实不需要真正实现无人驾驶。车企从高级辅助驾驶开始,就已经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了。
余凯还举了人骑马的例子作为例证。他认为,未来人和车的关系,就是人和马的关系。如果马撞了人,责任在人;相对应的,自动驾驶的车撞了人,责任也在于驾驶者。“如果车企承担了自动驾驶的事故责任,所有车厂都会偃旗息鼓,不敢投入研发。”
此番观点,自然也在网上引发争议。不过,谁又没有争议呢?
小米雷军就曾称:愿意押上人生所有所积累的战绩,押上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2022年9月,有人认为小米已经错过了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时间窗口。雷军表示不同意。他说,比赛才刚刚开始,小米还有很多机会。
在雷军看来,“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汽车决胜的关键点,小米的机会在于自动驾驶”。
此前6个月,雷军曾阔气地表示,“我们有钱,有研发团队,有全球智能生态,我们亏得起。”经历了2022年,也不知道雷布斯是否依然如此自信。
以技术见长的小鹏汽车就信心很是爆棚。它立下最狂flag:2024到2025某个时间点,小鹏智能驾驶能够超越老司机。
“未来 AI 一定比人类更会开车”,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说。“我们在能力上,希望它真正做到准 L4 级的体验”。也就是在划定的区域内,汽车可以完全实现无人驾驶。
-4-
“不是大鱼吃小鱼,可能是快鱼吃慢鱼”
过去一年,比亚迪销量一马当先,王传福自然春风得意。
在3月29日召开的内部业绩会上,王传福称比亚迪销量达到300万辆是“铁板钉钉子”,如果情况更好可能达到“360万辆”。
今年1月份以来,特斯拉掀起的降价潮,不少车企通过直接降价或者下调新车价格体系的方式应对。
王传福则称,很多豪华品牌电动车销量惨淡,有的产品七折、八折卖,丢人,一个月卖几百台。“我要是他就不去卖,打七折品牌怎么做?”
王传福表示,“在10万到20万这个区间里面,我们比亚迪还是有制空权、有定价权,我们也希望能够比较平稳一点,不要搞得大家都很难受。别人没活路,这样也不好”。
对于行业近期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李斌同样直言:“最近的降价搞得大家都很难受”。
李斌表示:“蔚来是一家创业公司,我们没有资格停下来想太多……去年蔚来确实赔了一些钱。主要还是赔在研发上,研发的赔钱我觉得是投资。”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则表示,智能电动汽车应该是两年更新一代,因为它是一个电子产品。在占整车成本最大的电池领域,十年后成本可能下降一半。
朱江明预计,从电池、电驱、座舱、智能驾驶还有传统的零部件等角度来看,电动车十年以后的售价应该在5万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汽车动力系统专家欧阳明高表示,中国全面电动化转型仍需要10年左右。5-10年内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从去年的22%提升到30%-40%是可能的。中长期看,纯电动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2030年后,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会逐步降低。
在王传福看来,行业现在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汽车市场巨大,忧的是市场竞争也是异常激烈。
“这个时候,行业不是大鱼吃小鱼,可能是快鱼吃慢鱼。在大变革期,企业要有创新的技术、精准的战略和灵活的决策。三者是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生存下来。”王传福认为。
.END.
图片来源|网络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