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第8983期 云南师范大学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864

低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光电与气敏特性研究 anli.jpg

  2023年4月27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师范大学完成的“低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光电与气敏特性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南京大学教授、杰出青年宋凤麒,苏州大学教授、杰出青年李亮,云南大学教授杨宇,云南冶金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臧健,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陈菓,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蔡金明,云南大学教授兰尧中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为解决多波段、宽频带探测和高温气敏传感器的偏析和不稳定性等问题,揭示其物理机制,该项目在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个省部级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团队历时20余年持续的研究,围绕波长连续可调的激射增益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杂化异质结双波段光电探测器的研制、高性能金属氧化物及其掺杂物气敏器件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重要科学发现如下:创新性地开发了热蒸发与激光烧蚀蒸发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ZnxCd1-xS纳米带连续波长激射材料和光电探测材料,获得了高性能的连续波长光电探测器和铒掺杂的CdS纳米带三波段光电探测器;率先研究了一维(1D)有机钙钛矿微米线阵列/CdSe纳米带杂化异质结双波段光电探测器,极大地提高了探测器的明暗电流比、外量子转化效率和探测率,为研发双波段光电探测器提供新方法,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杂化结构的界面电子结构和光吸收谱,揭示光电探测的物理机制;发明“改进型熔盐法”制备一维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发现了由于对称性破缺导致的小尺寸二氧化锡纳米棒具有高达119cm-1的宽带红外吸收平台和低频拉曼峰;为解决气敏探测器高温偏析问题和探测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开创性地研究了高温(>1200 oC)生长的掺杂二氧化锡单片纳米带的气敏特性,突破室温下H2S气体100ppb高灵敏探测。发表论文85篇,20篇核心论文影响因子138.8,其中8篇代表性论文累计影响因子80.7,被SCI他引685次,单篇最高他引174次,授权专利10件;成果被中科院院士俞书宏、中科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李永舫院士团队、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Unyong Jeong、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美国陶瓷学会会士Yoshio Bando、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院士Jong-Heun Lee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引用,并给予高度评价;项目组成员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该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低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光电与气敏特性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