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6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的“云南特色农产品特征成分挖掘及质量评价标准”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云南大学教授赵之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邱明华,云南农业大学教授胡永金,昆明理工大学副院长、教授庄永亮,昆明医科大学教授吴少雄,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农艺师钱琳刚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云南省石斛、天麻、咖啡等重要特色农产品特征性成分不明、品质评价技术缺乏、假冒伪劣产品识别难、食用安全性不详等问题,依托国家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系统开展了特色农产品代谢标志物成分挖掘、特征成分标准物质制备、特征品质检测方法、食品安全标准等研究,构建了云南重要特色农产品特征成分识别检测及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并推广应用。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挖掘出石斛、天麻生物代谢标志物,创建了石斛、天麻溯源指纹图谱识别技术,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并鉴定出铁皮石斛和紫皮石斛代谢差异性成分,揭示了铁皮石斛和紫皮石斛种类属性;挖掘并构建了铁皮石斛中石斛酚等9种标志成分、天麻中天麻素等5种标志成分的色谱指纹图谱,研制出天麻、石斛标志物成分量值的实物参考样品,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实现了对铁皮石斛和天麻真伪的准确鉴别;研发出系列特征成分标准物质及检测标准,为农产品特征品质检测提供了方法手段,采用现代高效提取分离及高通量制备色谱纯化技术手段,发明了毛兰菲制备新方法,研制出石斛、天麻、咖啡等特色农产品中8种特征成分高纯度标准单体物质;建立了石斛、天麻、咖啡等特色农产品中28种特征成分检测新方法,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填补了农产品中21种特征成分检测方法空白;研制出系列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特色农产品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毒理学试验证明了铁皮石斛及天麻急性经口属实际无毒、无遗传毒性和致畸性,确定了铁皮石斛中粗多糖、天麻中天麻素及天麻苷元含量阈值,以及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限量值8项,以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颁布实施;通过对食用菌、食用花卉等特征品质以及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风险监测评估,确定了花椒酰胺、辣椒素等品质指标含量阈值8项、二氧化硫本底及限量值6项,以及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限量值52项。研制出实物标样10个;相关技术被采纳为农业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包括农业行业标准9项、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EI收录9篇;荣获云南省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创新团队称号。成果在行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登记(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及绿色食品158个,获证产品年销售收入达4.25亿元,在国内率先备案铁皮石斛、天麻食品产品109个,有效促进了产区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引领了云南优势特色农产品及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石斛天麻标志物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及特征标志物基质实物标样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云南特色农产品特征成分挖掘及质量评价标准”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