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35斗微信公众号,作者陶薇
雷军曾用一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引得不少调侃,却也收获了不少认同。中国人常谈“天时地利人和”,雷军也曾总结“大成,都是时代造就的。”时代造英雄,也造巨头。
检索农业各企业2022年报,营收超千亿的仅有金龙鱼、新希望、牧原股份及海大集团四家。从四巨头出发,我们试图总结千亿巨头的共性,从成长之路到未来之往,看巨头争霸,亦共待下一个千亿之星显现。
落笔千言,本文将依照如下脉络展开:
1、巨头共性,从成长之路说起;
2、巨潭深渊,行业的千亿可能性;
3、潜龙在渊,下一个千亿巨头初见。
巨头成长史:乘改革开放之风,踩科技创新之路扶摇直上
整体而言,农业“四巨头”的发展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代利好:“四巨头”均是改革开放浪潮中的“时代宠儿”,其创业时机几乎都踩在了改革开放政策推进的重要节点上;几位创始人也几乎都有过相关行业公职经验,这意味着当时代机会来临之际,他们具备“下海”的认知与能力,从而抓住机会,开启创业;
产业链整合:“四巨头”有各自的发力渠道,但都在各自的产业领域实现了产业链的整合,从原材料到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都有涉及,这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实现规模化发展;
技术创新:“四巨头”都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或自主研发的方式改良育种、突破卡脖子难题等,这有助于自主发展、提高质量、降本增效,从而应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发展需求;
人才培养:“四巨头”都非常重视人才,从核心创始人到研发团队都具备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并且善于通过平台优势和激励计划吸引优秀人才,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市场拓展:“四巨头”都具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并放眼海外,善于抓住行业变革契机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全球化;
品牌建设:“四巨头”都非常注重品牌建设,面向B端乃至C端有意识地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绿色发展:“四巨头”在发展过程中都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过程中都格外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紧跟时代主旋律大背景之下,人才是重要资源,技术是根本支撑,产业链整合是方法论,市场拓展是目标导向,品牌建设是增值空间,绿色发展是筑基石,“千亿巨头”们的成长之路路径清晰且方向正确。
▍金龙鱼关键词:应需而生、技术、营销
四巨头之首,是有着“油茅”之称的“金龙鱼”,2020年10月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当时融资金额达139.33亿,一举创下创业板有史以来最大IPO纪录。其主营业务是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了小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调味品、食品饮料、餐饮产品、食品原辅料、饲料原料、油脂科技等诸多领域。
追溯起来,金龙鱼背后的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海嘉里)背靠新加坡上市企业、世界级粮商丰益国际(即郭氏集团新加坡上市控股平台),自1990年进入中国粮油市场,经过33年的稳步发展已然位列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而金龙鱼在中国内地粮油市场的“鱼跃”之路,不得不提顺时应需的产品创新和主动求变的技术革新,以及稳定输出的品牌营销。
1990年,金龙鱼率先创造性地精选进口大豆作为原料生产出了第一批小包装的“金龙鱼调和油”,推动了中国散装油到小包装油的消费变革;并且,其创始人郭孔丰敏锐地看到了中国企业和机构在节日惯于发放米面粮油的习惯,利用送礼场景迅速打开市场,结合其“独家代理系统”下的代理模式,成功在1993年原料涨价之际强势占据市场份额,仅用三年时间顺利登顶中国食用油品牌序列;
1996年,“金龙鱼—金光神州闪”篇广告片投放央视,金龙鱼成为中国第一家树立品牌概念、传播品牌形象的食用油企业;
2002年,金龙鱼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全新产品“1:1:1调和油”将中国消费者的认知从“安全”推向“营养健康”,标榜着食用膳食脂肪酸平衡的第二代金龙鱼调和油年销售量一度超过100万吨,金龙鱼用沉淀十年的技术革新引领了市场消费需求;
2004年,金龙鱼与青岛蔬菜油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推出花生油品牌“胡姬花”,打造第二品牌并与时列中国小包装食用油第三位的花生油品牌“鲁花”争夺市场;
2005年,金龙鱼品牌的大豆油和芥花油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的头衔;期间,益海嘉里不断丰富食用油类型产品,同时拓展包装大米、面粉等产品线;
2006年,金龙鱼成为中国女排主赞助商;同年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的食用油供应商;
2018年,金龙鱼深度绑定各届奥运,成为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2024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粮油产品赞助商。同年12月,整合重组国内市场,益海嘉里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金龙鱼成功登陆深交所,以当时超过2600亿元的市场总额成为深交所所有上市公司中第三大的公司;同年推出系列“零反式脂肪酸”的食用油、本地特产口味的食用油,本地特产大米和其他产品。发展至今,金龙鱼已经拥有油茶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9款不同类型产品,新进推出的“六步鲜大米”亦是在各大热门节目中声量正隆。
近四年来,金龙鱼每年保持稳定量的广告投放,品牌建设卓有成效。根据尼尔森数据,近三年“金龙鱼”在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包装面粉现代渠道、包装米现代渠道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Chnbrand发布的2022年第十二届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品牌排行榜中,“金龙鱼”第十二年蝉联食用油品牌榜榜首,同时位列大米、面粉品牌排行榜的第1、第2位;此外,据世界品牌实验室2022年最新数据,“金龙鱼”品牌价值约662亿元,是家喻户晓的综合食品品牌。
并且,经过多年有意识的品牌矩阵搭建,益海嘉里旗下除“金龙鱼”之外,还拥有“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海皇”等知名品牌,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编制的“2022中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其整体品牌价值达1085.87亿元,品牌影响力十分强大。
细数过往,除了背靠新加坡上市的世界级粮商这一“出身”是不可复制的背景,金龙鱼应需而生的产品、主动求新求好的产品技术革新,以及紧跟时代大事记的营销策略,均是金龙鱼以身作范、可供复制的“千亿巨头”方法论。
除却金龙鱼,新希望、牧原股份和海大集团均是国内养殖业各赛道的重要选手,其所处的行业具备“以规模换利润”的典型特征,规模化的关键是科技,故而三者之间的发展路径或有不同,但对于科技的重视与投入是相同的。
经统计,“四巨头”近三年研发投入费用均超亿元,其中牧原的2022年度研发费用甚至超过11亿元,三年来至高研发投入比例占当年营收的1.02%。在“科技改善效率,效率决定利润”这一认知上,四巨头无疑是达成了共识。
▍新希望关键词:并购、协同发展
养殖业“三巨头”之首新希望,其业务主要涵盖饲料、白羽肉禽、养猪、食品四大业务。四大业务由不同的经营单元运营,但相互之间又有高度的协同性,共同构成猪禽赛道相关多元化、农牧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格局。
其创始人刘永好1982年创业,从新津一个养鹌鹑的家庭小作坊开始,仅用了两年时间,“刘氏兄弟”的创业就初具规模,1万只鹌鹑、5万只鸡出栏之后,四兄弟都成了“万元户”;
1988年,“希望养殖场”豪掷400万转向饲料研究生产,也是两年时间,“希望”牌猪饲料成功面世。刘永好亲率营销团队到各地农村去“刷墙”,凭借着精准营销和价格优势,仅三个月,“希望一号”的销量就直追当时的市场王者“正大饲料”。自此,“希望”牌饲料在饲料市场上是一骑绝尘。
1992年,“希望集团”注册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
1997年,刘永好正式开启“新希望”的航程;
1999年,新希望首次走出国门,在越南建设第一家海外工厂;
2005年,新希望集团参股并购六和集团,此举一度被视为我国重掌农牧业命脉的经典合作案例。彼时,新希望的饲料产量全国第二,六和全国第三,两家联手后总产量有望超过全国第一的外资企业正大集团;
2006年,新希望集团收购2008年奥运会猪肉食品独家供应商千喜鹤集团;
2011年,早在1998年即上市的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更名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农牧上市公司;
2013年,30余年稳步前行,刘永好终于在62岁之际得以顺利交舵其女刘畅,完成企业传承;
2015年,新希望六和投资8亿人民币收购了美国著名饲料原料贸易商蓝星贸易集团有限公司20%的股权,进一步提升了对饲料原料的风险控制能力、交易策略优势及金融工具运用等核心能力,在全球原料采购上的优势更加凸显;同年与法国猪产业链一体化运营龙头科普利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新希望六和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对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进行全资收购,作为在食品端的又一重大布局,食品加工环节的竞争力得以加强;
2022年,新希望迎来40周年庆,刘畅也终于在接手十年之际,完成了“饲料大企”向多元化产品并进的大船转舵。根据最新年报,新希望千亿营收之中,饲料占比55.95%,猪产业占比15.83%,禽产业占比12.82%,食品作为新的增长曲线,成功营收108.5亿元,占整体营收的7.67%。
在新希望的发展历程中,从初创阶段的及时进场,到中期的快速扩张,再到当下应时代而变的转型升级,凭借早期的规模积累将“并购”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时势可待却不可复制,但创始人刘永好在改革开放之初敢于选择体制出走,用1000元博1000亿元的勇气,和40年来守正念走正道的作风,或许是“千亿巨头”领航者值得学习的创业心术。
▍牧原关键词:专注
再谈有着“猪茅”之称的牧原股份,在养猪这条路上,牧原有“既已选择,便只顾风雨兼程”的决心。
牧原的主营业务聚焦生猪的养殖销售、生猪屠宰,其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种猪及白条、分割品等猪肉产品。截至2022年末,牧原已经拥有养殖产能约7500万头/年;共投产10家屠宰厂,设计屠宰产能2900万头/年。而这一切,都要从1992年说起。那一年,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出身的秦英林看准了养猪业的机会,毅然从南阳的国营肉联厂辞职,带着兽医专业的妻子钱瑛下海创业。
次年,牧原的第一个养猪厂——内乡马山养猪场建成投产,从22头仔猪养起,牧原的养猪事业由此开启;
1997年,出栏生猪首次突破1万头,牧原成立了第一个兽医检测实验室;
1998年,牧原开始建立自主育种体系;
2001年,牧原成功剔除种猪猪氟烷基因。氟烷基因是调控肉品质量的一个主效基因,对猪的繁殖和生产性能也有一定影响,主要出现在外来种猪基因中,剔除该基因有利于杂交改良增效而不降低我国地方猪种风味口感;
2002年,出栏生猪2.2万头,有着明显的提升,同年开始探索轮回二元育种,设计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多种营养配方;
2005年,从加拿大引进470头原种猪,改良牧原种猪结构;次年,轮回二元育种体系搭建完成;
2008年,创新探索“养殖-沼肥-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DM项目通过联合国核查组验收,成为我国首个注册成功的养猪场CDM项目;
2009年,合资公司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2010年,邓州市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南阳市卧龙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成立,养猪事业走出内乡;同年获IFC1000万美元入股;两年后,湖北钟祥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山东曹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成立,养猪事业走出河南;
2013年,引入种猪高产基因;
2014年,牧原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立唐河、扶沟、滑县、杞县、正阳、通许等地分公司;
2015年,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
2016年,内蒙古奈曼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成立,牧原开始进军东北地区;伪狂犬净化全面推广;
2017年,培育牧原高产系种猪,多品系配套生产;推广应用深部输精和悬挂式输精技术;
2019年,创始人秦英林之子秦牧原历练有成,接手牧原食品,延伸产业链,开启屠宰业务;
2020年,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投产,年屠宰产能200万头;
2021年,6个屠宰厂投产,年屠宰产能2200万头;内乡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楼房猪舍)建成投产,年产能210万头;牧原肉食研发应用物流智能化和副产智能化;
2022年,年出栏生猪6120.1万头,其中仔猪555.8万头,种猪34.6万头,养殖业务发展分布至24省(区)103市217县(区),屠宰业务遍及全国11省21市25县,投产10个屠宰厂,屠宰量736万头,猪肉销售覆盖22省77市(区);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982项,打通17种疫病净化路径,蓝耳、巴氏、波氏净化实现突破;涌现出育肥日增1033g的标杆成绩,低蛋白日粮技术向全国推行,牧原豆粕用量占比降低至7.3%,实现豆粕减量152.3万吨,氮减排9.3万吨。
经过对牧原历年出栏量统计,牧原在养猪这条路上埋首前行,围绕养猪改良猪舍、钻研育种、改良营养配比、攻克动保难题,形成了以“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为特色的生猪养殖模式。在这一份专注之下,该模式已经成为了主流规模养殖模式之一,在疫情的考验面前表现得尤为突出,整体管理顺畅便捷,控疫防疫成效显著,已然是“养猪”赛道的领跑选手,与“公司+散户”模式的温氏逐渐拉开差距。
一体化产业链、现代猪舍自动化设备、生猪育种、营养技术、地域采购、市场布局、生产管理以及人才团队,都是牧原股份的竞争力所在,尤其是专业出身又有着丰富经验的领头人秦英林在前扛旗,牧原的扩产更具有底气,也为逆市扩产的“豪赌”更添一份信任。专注,就是牧原作为“千亿巨头”的关键示范。
▍海大关键词:技术
海大集团一直盘踞南方,以水产为核心,围绕动物养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产业链业务布局,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水产品产业链,畜禽产业链也在逐步构建中。主要产品包括饲料、优质动物种苗、动保、生猪养殖。业务运营已覆盖各类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部业务环节。
海大集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水产饲料的起步阶段时入局,1998年,中山大学鱼虾营养专业毕业的薛华从农科院辞职创业,25年间,海大集团已然从当初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农业行业增长速度最快、技术水平最好的企业之一。
2009年,仅用时11年,海大集团成功登陆深圳A股市场;
2022年,公司饲料销量2165万吨,居全球前三、全国前二,实现营业收入超1047亿元,同比增长21.63%。25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海大集团在海内外拥有600余家分子公司、40000名员工,1个中央研究院、3大研发中心、十余个研发中试基地 ,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企业500强”、“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中国500强”,是广东省政府千亿目标企业培养对象。
海大集团的成长路径节奏清晰,步调明确。最初做水产饲料,2006年做禽饲料,2010年做猪饲料,但薛华曾经透露,实际上切入每一个赛道之前,都有着提前两年的研发储备,海大的第一批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薛华曾说:“饲料行业其实是靠技术驱动的。无论是饲料配方、原料还是核心添加剂,对技术要求都非常高。重视技术,就是我们领先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正是海大连续11年保持营收增长的关键所在。
而对于海大集团的主赛道——水产养殖而言,水产苗种是养殖的基础,是最核心环节,优质苗种是支撑行业发展的根基。
2007年海大集团成立海兴农、百容苗种有限公司(下称“百容”),开启水产苗种板块业务;
2015年,海兴农推出自主选育的快大品系虾苗,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2019年,海兴农又推出自主选育的高抗品系虾苗,当年在全国各区域共投放近10亿尾高抗苗,得到养户普遍认可,2020年预计高抗苗可销售达80亿尾。
薛华本人专业出身,也对技术十分看中,25年来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都毫不手软,仅近三年的数据来看,研发投入逐年递增,累计超过18亿元。目前海大集团研发团队3382人,占整体员工比例高达9.39%。团队主要专注于动物营养需求、饲料配方技术、品种繁殖和优良种质选育、健康养殖模式等研究方向,对动物营养需求的理解深刻,对原材料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团队具备快速调整配方来控制合理的饲料营养水平和配方成本的抗风险能力。“技术研发”就是海大能够给出的“千亿巨头”金玉良言。
巨龙长于渊:人口红利助长规模优势,民以食为天,食以载道
一个赛道是否能够孕育“千亿巨头”,取决于赛道“天花板”的高低。必得是以全民消费和必要消费为基底的巨潭深渊,方有“灵”可寻。
米面粮油,五谷之道。“金龙鱼”所在的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主业,可细分为食用油行业、大米行业和面粉行业,以及饲料原料行业和油脂科技行业,这五行无一例外,“天花板”都极高。
食用油、大米、面粉均是国民日常基本的必需消费品,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天然具备人口红利。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度我国食用油产量3758万吨,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为26.6千克;2022年水稻产量2.08亿吨,已连续12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企业面粉产量为8431.9万吨,而面粉行业正面临行业调整,值得一提的是,专用面粉产量由1180万吨迅速增加至205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14.9%,占比整体面粉产量29.7%,对专用面粉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产量预期将以高于整体行业的速度增长。三行业都具备全民消费、全时消费的特点,目前三大行业均存在打造高端产品、深度整合等行业机会,待挖掘规模大。
相较之下,饲料原料行业受原料成本上涨及下游饲料生产及养殖企业需求减弱影响,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对饲料原料加工企业核心实力的考验也愈发突出;受俄乌战争、能源危机、全球通胀、美元加息等因素影响,原油及油脂原料价格先涨后跌,油脂科技行业市场需求出现一定波动,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但得益于国家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油脂科技行业预计将呈现健康发展的趋势。
身处饲料行业的新希望和海大集团亦是有着极大的行业机会。据统计,2022年全国生产了3.02亿吨饲料,其中,猪料1.36亿吨,占比45%;禽料1.21亿吨,占比40.2%;水产料2526万吨,占比8.4%;反刍料1617万吨,占比5.3%。新希望和海大集团均尚未触及行业“天花板”。
再者,2016-2022年全国饲料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5%、5.9%、2.8%、-3.7%、10.4%、16.1%、3%,可见国内饲料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连续多年处于小幅但稳定增长的态势,在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出现下降之后,2020、2021随即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从2013年到2019年,全国饲料企业的数量由10000多家下降到7800余家,可以说,非洲猪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与整合,大企业在成功扛过非洲猪瘟的影响之后,将会面临更多的市场空间。
2022年全国年产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36 家,合计饲料产量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57.5%,有6家企业集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本质上来说,饲料产品的原料成本占到售价的80-90%,买到便宜的原料是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这一点上,“四巨头”优势明确。
针对牧原所在的生猪行业而言,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来,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较上年上升4.27%;截至2022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90万头,较上年增长1.41%;生猪存栏量45256万头,较上年增长0.74%,逐年递增势头明确。而且,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猪肉产量占全球比例为48.36%,较过去两年明显回升。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猪肉消费量约占全球猪肉消费量的51%左右,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约为世界人均猪肉消费量的2倍。再回看国内饮食习惯,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占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60.05%。从各个角度看来,养猪在中国都大有可为。
但目前略有过剩的产能让猪价持续保持低位,实际上进入2023年后,1、2 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开始连续环比下降,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降至4343万头,未来仍可能继续下降。产能的下降叠加宏观经济、居民消费的恢复,有望推动猪周期逐步转入上行区间。
再看大家都选择作为下游拓展产业链的肉制品深加工行业,作为更加靠近下游消费端的环节,该行业具有附加值高、毛利率高的特点。根据欧睿数据,2017年到2022年期间,我国加工肉制品销量从332万吨增长至401万吨,增幅约20%,零售价值从760亿元增长至984亿元,增幅约29%,售价有明显增长。
而金龙鱼选择的预制菜赛道更是发展迅猛,根据艾媒数据,2022年预制菜的规模不到 4200亿元,而餐饮规模超过4.3万亿元,这意味着预制菜仅仅是面向B端餐饮业的需求就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此外,预制菜行业格局当前也高度分散,正处于蓬勃发展、机会巨大的阶段。
潭渊深不可测,则龙潜深渊,可徐徐图长。所谓“民以食为天”,有14亿国民作为行业支撑,以规模化为发展取向的农业赛道选手,本质上都具备“千亿巨头”的培育土壤。根据“微笑曲线”产业规律,产业链的两端是富有极大可能性出现“千亿巨头”,那么,农业行业中的育种和批发零售端应是有着更多的“千亿潜力股”。
巨龙潜在渊:“千亿后备军”温氏股份蓄势待发
农业行业的下一个“千亿巨头”会是谁?
无疑是紧随“四巨头”之后的“千亿后备军”温氏股份。2022年年报显示,温氏股份营业收入837.08亿元,行业排名第五位。值得一提的是,其营业利润61.18亿元,高位榜亚,仅次于牧原。这让温氏成为下一个“千亿巨头”更添几份可信度。
据了解,温氏股份主要业务是肉鸡和肉猪的养殖及其销售,兼营肉鸭、奶牛、蛋鸡、鸽子等的养殖及其产品的销售。同时,温氏围绕畜禽养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经营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设备制造、兽药生产以及金融投资等业务。
温氏是国内黄羽肉鸡养殖规模最大的企业,2022年,温氏销售肉鸡10.81亿只,占全国黄羽肉鸡出栏量37.3 亿只的28.98%,占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总出栏量98.2亿只的11.01%。值得一提的是,温氏生产的黄羽肉鸡品种全部是自主培育的品种,其黄羽肉鸡育种居世界领先水平,同时也是少数手握黄羽鸡种业“芯片”、将中国地方品种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的成功企业之一。同时,温氏的种猪育种和肉猪养殖规模在全国排名前列。2022年,温氏销售肉猪1790.86万头,占全国生猪出栏量6.99亿头的2.56%,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
根据年报中提及的下一年工作计划,温氏将以提质增重、提升繁殖性能和养殖效益最大化为原则落实品种优化方案,进一步巩固畜禽种源核心竞争力;同时将深耕高价区,开拓占比超10%的新客户,加强B端品牌推广,深入挖掘客户资源;在育种、饲料营养、环保、健康养殖等核心竞争领域,温氏也将进一步巩固。
值得一提的是,温氏在2022年共投入研发经费5.32亿元,新立项科研项目100项,获得新兽药证书5项,授权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2022年末,公司已累计获得新兽药证书49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05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 5 项)、实用新型专利365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1项。科研能力初衷,成果突出。
或许,在温氏迎来40周年庆之际,我们也将见证下一位“千亿巨头”的产生。
2023-11-29 35斗发布了 《对话先正达、信基集团、云飞科技 | 我们为什么选择中原农谷?》的文章
2023-11-29 35斗发布了 《筑巢引凤,中原农谷成为农业创新人才首选“目的地”》的文章
2023-11-21 35斗发布了 《微生万物 瞰见未来 | 2023慕恩生物新品发布会圆满举行》的文章
2023-11-17 35斗发布了 《阿里、腾讯、拼多多、京东等农业布局全面深入,2023年农业领域有这些新动态》的文章
2023-11-15 35斗发布了 《瞄准“未来农业”,中原农谷打造下一代农业创新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