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心里,都有一个开咖啡厅的梦想,而众筹的兴起,让很多普通人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但众筹虽然解决了资金和人的问题,却又带来了一些新问题。韩轩是泉城路一家咖啡厅的众筹发起人,从小在附近长大,梦想能开一家自己的店,用了两个月的时候,37人参与众筹,最后筹集了100万,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运作,韩轩在不断地摸索,总结这次众筹的所失和所得。 记者陈心如
1.咖啡厅做“咖啡”还是做“厅”
韩轩从小就想在泉城路附近拥有一家自己的店,而此前他在旅行社从事导游工作,走过很多的地方,也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去年3月份,他作为发起人,众筹了一家以旅游为主题的咖啡厅,里面的每一件装饰品都是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
经过整修,去年6月份,咖啡厅正式对外营业,前一两个月生意很不错。“我们有37名股东,他们通过朋友圈进行转发,很多朋友慕名而来”,韩轩说,自己开店前,把很多事情都想的有点简单,“但到了8月份,股东们的热度就有所降低,因为朋友圈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所有的商业模式最终都得回归到店铺的本质。”
韩轩总结,自己在众筹的时候,忽略了一点,37位股东中,竟然没有一位具有开咖啡厅或餐馆的经验,这样他们在面对很多困难时,变得手足无措,“我自己也属于半路出家,一开始觉得只要靠营销策划能力就可以了,忽略了很多实际问题。”
经过几次常务董事会,韩轩和股东们调整了战略,他们的咖啡厅不再卖“咖啡”,而是卖“厅”。“我们的咖啡肯定比不过星巴克这样的大品牌,所以在产品上不占优势,但到了年底,会有很多会议的包场,我们免费提供场地,但设置合理的最低消费,这样就能带动咖啡的销售量”,韩轩说,现在咖啡厅一周有3到4场的包场活动。
2.找好主店和分店的平衡点
除此,韩轩从产品中寻求不足,作出了更多新的尝试。
“很多众筹起来的实体店,多数都是依靠股东来带动人气,但是这样的方式很难做到长久,而咖啡厅和餐厅又有不同,餐厅如果菜品好,有了知名度后,并不缺少顾客,但是咖啡的消费频次低,又不是生活必需品”,韩轩觉得,自己的店只经营咖啡,产品有点单一。
而且,虽然咖啡店的位置选在了热闹的泉城路,但人流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多,韩轩于是想到再众筹一家店,“品牌还是这个品牌,但是除了经营咖啡,还经营甜点,为的是给现在的店做一个补充,也能把品牌树立起来。”
分店的位置在学校附近,也属于济南的闹市,来往人流量大。“这家店,打算以甜点为主,配备咖啡作为饮品”,韩轩介绍,目前这家店的众筹已经开始,“虽然主店才刚刚开始做,这么快就开分店,有些股东并不理解,他们主要担心,分店是不是分散运营主店的精力,但其实两者并不冲突,打算从分店中拿出一定数量的股权,分配给参与主店众筹的股东,其实分店是主店的一部分而已。”
3.众筹发起人要掌握话语权
从是否开分店的争议中,韩轩认识到,众筹过程中的股权分配非常重要,如果股东太多,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各方意见很难达到统一。37名股东,有一部分是韩轩以前工作中积累的朋友,还有一部分是朋友介绍来的陌生人。
“最初设计股权的时候,没有想的特别清晰,毕竟没有经验,我们有大股东,也有小股东,股权太过分散,股东之间的年龄有差距,经验也有差距,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各有自己的看法”,韩轩说,每次召开股东会议,基本上都要讨论很长时间,很多问题也很难达成共识,“年长人有年长人的看法,年轻人又有年轻人的看法。”
在众筹分店的时候,韩轩做了调整,只对外释放49%的股权,自己和另一位股东占有店的绝对话语权,“二店不需要众筹很多钱,而且是一边装修,一边众筹,让股东看到项目的进度。在剩下的51%的股权中,我们还将拿出6%作为员工持股,以此增加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