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企业调研信息系统登录页面
在成都高新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如火如荼展开之际,日前成都高新区全面启动“千企服务”专项计划,确立90支调研团队对区内1200余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一线调研,沉到企业中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重塑企业招引、企业培育、企业服务“三大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
企业诉求如何在最短时间与“千企服务”专项计划精确衔接?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互联互通,让企业少跑腿?5月30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在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首推“企业调研信息系统”,动态搜集企业运营情况、发展机遇、面临问题等情况,并将其整合纳入成都高新区产业功能区大数据平台,致力于通过系统的专业大数据分析,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类问题,寻求系统解决对策,为成都高新区推动“四个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市场主体是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衡量区域发展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推动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培育、聚集市场主体。数据显示,目前成都高新区聚集市场主体16余万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227家、上市企业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5家。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入实施过程中,我们推出‘企业调研信息系统’,利用技术化手段建立渠道通畅、权责清晰的企业问题办理机制,力争为企业提供更高效快捷的服务,构建良性发展产业生态,推动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成都高新南区
在线反映诉求
系统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腿
“企业调研信息系统”包含哪些内容、具体如何运作?这些信息数据的集成分析,将如何帮大家更精准地‘读懂’企业?日前,成都高新区专门举办了一场企业调研信息系统培训会,解答企业代表的相关疑问。
“‘企业调研信息系统’是成都高新区企业在线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成都高新区首次针对企业调研开发的技术平台。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收集企业信息、诉求和协同指导调研小组更加精准地开展工作。”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与安全生产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平台把企业和调研小组“捆绑”在一起。一方面,调研小组通过蹲点调研、实地调研、座谈调研等方式搜集企业信息和诉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通过该系统足不出户向调研小组直陈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同时,在大数据的有力支撑下,系统会动态反映企业发展情况,集成不同领域企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为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培训当天,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与社会事业局劳动处工作人员黄莉雅登录系统做示范。进入调研小组端口首页后,屏幕左上方出现了她的名字及所在调研小组;屏幕中央显示了需要其小组调研的企业清单和等待处理的企业诉求清单。“我们在掌握企业概况的基础上,将对企业前景、未来发展机遇或者风险、解决问题措施等进行全方位分析预判。”黄莉雅介绍,每个企业调研小组都要根据上述信息填写调研问卷和调研日志,调研问卷内容包含企业经营指标、诉求建议、现有产品技术及研发能力、储备产品技术及研发能力、生产及市场拓展情况等各个方面。
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
件件有督导
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落实
企业如何使用“企业调研信息系统”?记者了解到,企业可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该系统设置的企业端口登录。进入系统后,与企业“捆绑”的调研小组所有成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一目了然,方便企业精确反映诉求和意见。在页面左侧功能菜单中心,设置了“我的办件”“我的诉求”“企业基本情况”等栏目;在诉求界面,填写的诉求建议将会直接分拨到企业所对应的调研小组,由调研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回复。
“有了这个系统,企业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快速找到对应部门反馈,解决进度更有保障。”极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刘帅对“企业调研信息系统”的创新工作方式给予高度认同。在他看来,通过互联网搜集分析企业问题,节省了企业时间成本,也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与信息交付的精准度。
此外,企业调研信息服务平台后台还设置了监控大屏,各部门采集的数据均会实时上传到该监控大屏,以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督导、事事有落实”。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根据第一阶段调研结果的反馈情况,对“企业调研信息系统”进行持续系统功能优化,以确保这个平台的精准高效运行。
“今年是成都高新区建区30周年,也是成都高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开展企业大调研,目的就是找准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需求,有的放矢地拿出针对性措施办法,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助力成都高新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企业是成都高新区的永恒主题,这次企业调研活动的“调研员”就是企业长期的“服务员”,成都高新区将通过企业大调研,以产业生态圈为单元,把握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贴近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梳理现有的政策体系,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网络游戏、人工智能、5G和物联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临空经济、航空航天、科技金融等产业细分领域,推动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构建起孵化、投融资、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政务服务的产业培育网络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