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山市工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唐山民营经济营业收入4015.9亿元、税收183.9亿元,分别增长8.5%和78%,保持全省领先。
作为河北省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唐山市牢固树立抓民营经济就是抓转型升级、抓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理念,激发民营企业投资创业创新热情,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目前,民营经济贡献了唐山65%以上的税收和地区生产总值。
“民企强,则唐山强。只有越来越多‘专精特新’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唐山经济才能稳中有进、行稳致远。”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绣峰表示,加快唐山转型升级,潜力在民营经济,关键是做大增量,重点是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创新主体、转型主体。
为此,唐山市坚持以新技术新产品提升民营企业创新力竞争力,加速释放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存量动能。积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全市持续抓好100项技术改造、100项新产品开发、100项钢铁深加工和100项两化融合“四个一百”项目,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去年,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78亿元、同比增长17.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7%,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07亿元、增长70%。坚持以环保治理提标引导企业优布局、延链条、转新业。始终强化去产能、治污染的刚性约束。引导企业从传统产业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津西钢铁集团研发的纳米级电子束检测设备年内将进入产业化量产,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迁安市英诺特公司从钢铁冶炼企业跨界转型生物制药,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同时,该市坚持以企业家队伍建设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鼓励企业家通过就读知名商学院、到国外培训等形式,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对标先进,推动由“小富即安”向“进无止境”转变,由“外延式增长”向“创新型成长”转变。
为确保成长性民企量质齐升,唐山市坚持强内功,固根基。瞄准传统产业50强和新兴产业20强,该市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着力打造一批领军企业。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技术市场高效嫁接,依托唐山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抓实“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力促更多京津技术在唐山转化成项目、生成为产业。特别是支持企业靠大联强、以兵找帅。唐山开诚集团与中信重工股权合作后,实现井喷式发展,销售收入、利税由1.3亿元、0.8亿元增至6亿元、3.3亿元,分别增长4.6倍和4.1倍。在此基础上,该市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鼓励引导企业产品创新、质量创新、营销创新。特别是把工业设计作为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抓手,构建“设计+”产业链,目前,首批24家企业已入驻启新1889工业设计产业园区。
为实现中小微民企提速突破,唐山市注重民营企业扩总量、增活力,用优质新增量厚植转型动能。首先是把新增量体现在市场主体数量增长上,用足用好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的政策红利,重点建设20家众创空间、12个微型企业孵化园和10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去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0万户、中小微企业2.15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863家,同比分别增长14.4%、18.4%和32.7%。同时把新增量体现在把项目抓成企业上,体现在更多投资主体落地上。近年来,唐山市坚持以季度为单元、每年组织4次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测评,树牢抓实干成的实效导向。2017年,唐山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9家,超过全省一半;今年1至5月份,全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3家,唐山占到23家。在此基础上,唐山市注重发挥商会群团组织及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在外唐山籍优秀企业家回乡发展,吸引各类投资主体落户唐山。去年一年,唐山籍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项目达到137个。
民营企业要发展,营商环境是关键。为打造适宜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今年以来,唐山市力促“双创双服”落地生效,下大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唐山品牌,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29项精简至92项、为全国设区市最少,收费项目降为26项,为省内最少。同时,围绕企业发展所需所忧,精准服务,打通堵点痛点,引导企业由重资源向重资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