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成都高新区:一个个惠民日常小变化 一点点织就民生大幸福

573

  烈日与大雨轮番占据了这个夏天的气象头条,而送件到家的社保服务却为居民们捎来了意外惊喜;大力推动就业促进,让居民创业有了“靠山”……2018年行进至8月,成都高新区在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居家养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将一个个民生工程,建成了一处处幸福工程,让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幸福感倍增。半年多来,成都高新区全面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百姓需求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唯一依据,全面推进各项民生工程深入到百姓生活,织就一幅和谐社会的幸福画卷。今日,本报《走读高新——年中新变 民生叙事》第二篇,聚焦那些“润物细无声”的民生实事工程。

桂溪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引导居民通过智慧桂溪平台办理业务

  一份EMS捎来的惊喜

  24小时“不打烊”的社会保障

  8月15日,一份从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寄出的邮政特快专递,交到了广汉市三水镇石观新村居民胡明海手中,里面装的是他在成都高新区工作多年的“参保缴费凭证”。“这份原件竟然可以直接快递到家,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胡明海说。

  炎热的8月,因为匆匆从成都高新区赶回广汉,胡明海来不及办理自己的社保转移手续,但又要去广汉当地的社保局报到,“参保缴费凭证”原件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于是他只好委托自己在成都的好友陈女士帮忙。

  “我在成华区上班,又住在建设路,每天这么大的太阳,想到又要排很久的队,实在没那么多时间去大厅,于是试着去网上搜一搜解决办法,没想到就搜出了惊喜。”陈女士告诉记者。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社保业务不仅可以在网上办理,让她不用顶着烈日东奔西跑,还能将材料邮寄到家。

  今年初正式上线的“智慧桂溪”政务中心本月再次迎来升级,实现27项业务“零跑路”。如今,上线企业业务9大项22小项,个人业务16大项40小项,均已实现仅跑一次办理,其中的企业业务7大项17小项,个人业务5大项10小项实现“零跑路”办理,像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甚至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实现,养老及医疗保险的转出可以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实现。同时,在社会保障民生实事工程方面,桂溪街道实施“15分钟社保服务圈”工程,设置社保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一体机等对外服务职能设备纳入超市、楼宇中,实现个人社保服务全时办。

  成都高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为四处奔波的年轻人带去了“居有定所”的便利,也带去了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1岁的女孩吴燕刚刚大学本科毕业,准备考研,并将自己的户口落户在了成都高新区。8月15日,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桂溪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购买个人社会保险。“成都高新区很漂亮,从居住到工作环境都很适合年轻人,所以想缴纳社保以后先给女儿在高新区买套房子,让她能安安稳稳地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吴燕的妈妈告诉记者。在工作人员龙健的介绍下,本来还在排队等候的吴燕通过“高新智慧桂溪”微信公众号很快提交了资料,等待后台审核办理,“这些业务以后都不用专程跑一趟,在家就能完成了。”龙健向吴燕一一介绍网上业务的办理功能。

  让群众少跑路,让信息多传递,让这项民生实事工程直达民心。接下来,桂溪街道还将启动24小时政务自助超市,配备取件柜,方便经办人自主选择时间取件;配备人社自助终端设备,为市民提供24小时缴纳社保费、打印社保清单等20多项自助业务。届时桂溪街道政务服务将实现从8小时到全天候服务的跨越,保证群众全天候24小时都能轻松办事,切身感受舒心时尚的服务体验。

陈滔(左)在自己经营的“合作电器”商店里向顾客介绍产品

  一间电器铺扩张的背后

  创业富民计划

  让父子实现“扩张”梦

  从只有一间电器铺,到拥有销售面积达500平方米、销售种类上百种的综合电器店,陈明然和陈滔父子在合作街道顺源社区经营了几十年。

  8月14日,记者来到陈家父子所开的“合作电器”,只见消费者进进出出,询问购买电器。今年上半年,店面又重新翻了新,现在陈滔正张罗着与新的“伙伴”合作——8月份,他成为某大品牌的经销商。

  “家电行业在淡季就要开始提前打款订货,压力很大。”陈明然说,比如空调,要头一年9月份左右就开始囤货。由于来年的销售数量无法预期,淡季的囤货意味着库存压力,以及流动资金的捉襟见肘。要扩大规模,这种风险将会更大。

  老一辈的父亲吃够了创业孤立无援的苦,但陈滔却不在意,更为大胆。2008年,成都高新区推出“创业富民计划”后,陈滔劝说父亲,通过“创业富民计划”中的开业补贴、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等创业补贴政策,先后获得了3次支持,店内的电器种类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提升,顾客也更多了。

  最让陈滔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获得的那笔小额贷款。那一年,家电行业市场销售额连续下滑,互联网企业纷纷涌入,传统家电厂商危机四伏。刚刚扩建、本就面临巨大库存压力的“合作电器”一下仿佛“掉进了冰窟窿”。最终,通过“创业富民计划”,陈滔申请到了20万元贴息贷款,缓解了流动资金的燃眉之急。在“创业富民计划”的支持下,“合作电器”从只有一家小门面的电器铺,发展到两个门面、三个门面、四个门面,如今更成为了合作街道辖区内最大的私营电器经销商,一年家电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今年,先富起来的父子俩不忘“反哺”社会,主动参加就业对口帮扶工作,开展就业创业会、捐款捐物到困难家庭。

  据了解,近几年,成都高新区通过《创业富民计划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创业富民计划的实施办法》等政策,进一步扶持创业:街道创业担保基金由50万元增至110万元,贷款银行按1:5的比例将贷款总额度增至550万元,创业户申请的小额贷款金额今年最高已可达30万元;首次贷款和第一次续贷可享受全额利息补贴,第二次续贷享受50%利息补贴……

  今年,成都高新区还制定出台了《成都高新区关于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实施办法》,新设用人单位录用奖励、一次性创业奖励、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奖励、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助、就业困难人员援助长效机制等奖励政策,将奖补范围覆盖至高新东区,并提高全额贴息小额担保贷款金额,进一步助推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创业。

  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落实各项就业资金1195.65万元,累计发放共4000余万元。在“创业富民计划”中,成都高新区建立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为户籍在成都高新区的自主创业人员提供2年额度30万元以内的贴息担保贷款,2018年已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65万元,累计发放共4000余万元,帮助包括大学生在内的1300余名创业者成功创业。

夏文均老人习惯每天在芳草街街道元通社区助老院练大提琴

  一段准时准点的“练琴时光”

  日间照料、居家养老

  服务“随叫随到”

  8月15日早上9点,84岁的夏文均像往常一样来到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元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拿出心爱的大提琴,享受每天的“练琴时光”。简单的调音后,低沉的琴声在整个日间照料中心响起,而伴随着琴声,一支老年舞蹈队也在活动厅开始了今天的排练。

  “起床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去日间照料中心练琴,偶尔还参加一下其他的社团活动,一天不去就浑身难受。”夏文均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是一名文艺兵,学习、演奏大提琴已经有60多年,如今,孩子在外地工作,为了丰富晚年生活,他和老伴每天都会练习乐器,夏文均拉大提琴,妻子弹钢琴,偶尔还要合奏一下。“日间照料中心给我提供了练琴的空间,这样我和老伴互相都不影响,中午还有一顿美味的午餐,不用花一分钱,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朋友。”

  养老助老工作是民生服务中的重点工作之一,2017年,芳草街街道针对辖区老龄化的现实需要,扩大了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在成都高新区规定的80岁以上老年人才能享受的养老服务补贴基础上,扩展至70岁以上老年人均能享受此项政策。同时,通过向养老服务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困难老人和高龄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支持服务,如规范而标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符合食药监所相关要求的老年“助餐”服务、丰富多元的老年人活动、社区老年慢病管理咨询等。

  记者了解到,元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是芳草街街道公办民营的一家日间照料中心,去年7月至今,共计为周边1400多名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了约35000人次养老服务,平均每天都有150余名老人来到日间照料中心玩耍、娱乐。

  “除了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外,我们还在不断扩展延伸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上门理发、家政服务、送餐服务、保健按摩等,居民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提前预约服务。”据元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相关负责人俞锦华介绍,每个季度社区都会根据相应的标准为老年人发放养老积分,不同年龄段以及根据居民个人情况差异,积分数量有所不同。“养老积分可以用来支付餐费、理发、清扫保洁等各类养老服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未存在积分不够使用等情况。”

  “上门帮我剪过头发、每个月还要让他们来帮我打扫卫生,今天又来帮我剪指甲,儿女不在身边,他们就像是我的孩子。”家住元通社区六三零大院的居民韦阿娣告诉记者,自己今年已经89岁,儿女没有住在身边,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会主动来家里帮她打扫卫生,遇到下雨天还会把饭送到家里。“能做到的事情我还是会自己做,但是更多的还是会依靠日间照料中心人员的帮助,这种居家养老服务真的帮我们减少了很多负担。”

  不仅如此,为了让居民享受到“信息化养老”带来的便利,芳草街街道探索构建了全省首个“互联网+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平台,居民只需要拿着专属的二维码在日间照料中心的一体机上扫一扫,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积分使用情况,同时选择需要的服务项目。“整个流程只要几步,对于很多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也很容易操作。即使遇到操作不来的居民,我们也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代办服务。”据芳草街街道社事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本的目标是到今年底,7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率达到50%,但是半年时间,全辖区的养老服务覆盖率已经达到了53%,下半年,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让更多老年居民能够享受到更贴心的养老服务。

  / 声音一 /

  合作街道居民陈滔:

  创业者迎来最好的时代

  父亲的思想趋向稳一点,不求挣大钱,但求不亏本。在开店遇到困难的时候,父亲是保守思维,但我觉得可以贷款缓解资金压力,咨询过很多银行,贷款利息高,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根本无法承受。上世纪90年代创业时借钱无门,非常艰辛,对比如今的政策,现在真的可以说是创业者最好的时代。

  通过“创业富民计划”,“合作电器”从只有一家小门面的电器铺,到如今成为合作街道辖区内最大的私营电器经销商,一年销售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

  / 声音二 /

  元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相关负责人刘丘陵:

  努力让每一位

  老年人晚年幸福

  当前老年人的需要,不仅仅包括最基本的吃饭、住宿、医疗等,还包括对晚年美好生活更高的追求。让辖区老年居民由“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乐”,将养老助老报务延伸到社区“最后一公里”,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近年来,我们街道享受到养老服务的居民数量呈几何式增长,养老服务的内容不断扩充、质量不断提升,这都是我们看到听到的变化以及居民的真实反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结合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智慧养老为一体的新型养老助老服务模式,让辖区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记者手记

  从不相信到无数个感谢

  养老、社保、就业……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如何让“惠民工程”真正落实为“民心工程”,在走读的过程中,我们从成都高新区居民的笑脸和话语间感受到了这份踏实满足的幸福感。

  “原来可以这么方便”“原来有这么多服务”“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大空间可以创业”,从不相信到充满惊喜的感谢,背后是成都高新区“重金”许下的300余项民生工程“承诺”,掷地有声。民生工程的“用心服务”,最终换来了居民的“真心感激”。

  实干一处、创新一寸、温暖一度。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新画卷在成都高新区徐徐展开,每一个民生工程建设者、使用者、受益者都是这幅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一笔落脚的背后,都是饱含成都高新区民生情怀的故事。(记者 向晨晨 曹凘源 闫静 摄影 郑毅 梁磊)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