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博大,是许多公司品牌和公关营销人努力追寻的结果。而“一炮而红”则是这个传播效果最大化,最直观极致的体现。
不过,我们都要面对一个现实,每年那么多品牌、媒体人和公关营销人,聚集了那么多的聪明才智和数以千万的资源,能够被大家称之为“爆红”的案例就那么几个,它们是公关营销界皇冠上的明珠。
那么,皇冠上的明珠,真就是来自大家最早设计的结果吗?按照达叔多年的观察,一个火爆的事件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没做之前就信誓旦旦“必火”,多半是在吹牛逼。
火爆的背后,它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它是品牌积累、蓄势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一点就着。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个火爆的事件背后,需要顺应社会大势和情绪变化、媒体渠道变革,策划得当,外加上一些运气等等,更多时候是“意料之外”,这使得很多经典案例无法复制,比如微博崛起成就了凡客体、杜蕾斯,朋友圈和创业潮成全了安妮“我只过1%生活”。
每个火爆的事件背后,投入的资源并不会少,只是你看不见。
扯多了,回到主题,达叔最近大半年接触了不少创业公司,他们在创业道路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内心里都渴望得到各方认同。如果快速打开名声,无疑可以快速提升用户和业务规模,也有利于融资。不过达叔还是要给他们泼泼冷水,这并不是说出名不好,而是你一定要把公关营销和公司所处阶段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形成正向效应,这样才有价值。
那达叔为什么不主张过度炒作,“一炮而红”呢?
炒作人具有“娱乐性”,大家只当做谈资,参与是浅层次的。但产品是一个技术、服务、体验的利益结合体,参与和投入成本较多,对二者公众心理基础和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名声再大产品不好大家还是不会用。
如果你的产品和模式,没有构建足够的壁垒,而又过早的暴露在公众视野,那这样的出名可能是饮鸩止渴。所谓创业最好年代,也最不缺钱和人,模仿是分分钟的事情,从拼创意到拼资源结果会很惨烈。不少曾经红极一时的产品,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名声越大用户心理预期越高,就会越挑剔。比如某著名“互联网思维”的饼店并没有多少人吃后夸奖它“味道不错”,甚至差评很多。消费一定是产生“超预期”才能产生积极的口碑效应,比如小米最早上市时卖1499元,但使用体验却跟当时几千元的手机差不多,这就产生了超预期。创业公司的产品要不断迭代,让用户持续产生良好体验,就不要过早透支预期。
炒作通常需要剑走偏锋,带有极大争议性,在社交媒体时代极其容易失控。如果你自身应变能力不够,很容易带来灾难性结果。不久前某社交应用炒作“身体换旅行”被网友在微博剧透,还因尺度太大被关闭服务器几个月,得不偿失。
这也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如果一个产品缺乏基本的品牌基础和口碑,只是热衷于炒作,作为投资人你会觉得他们营销不错呢,还是觉得这个团队比较浮躁呢?!还有现在网友眼睛很亮,谁在炒作谁玩的巧妙,他们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话说回来,假设炒作一切顺利,一时间大量用户涌入进来,你的技术、服务是否能够跟上?如果跟不上用户体验下降,就会造成大量用户流失。达叔也曾体验过某洗衣O2O的促销活动,最后衣服没洗干净,还耗时很久才送回,达叔后来就没有动念去用了。
正所谓:
炒作爽一时,补课需三年。
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有小伙伴会说,我TM明天就要死去了,而我今天有一个一炮而红的机会,可能我的公司能够因此转机,你叫我不要,这不是装逼嘛。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但需要整体来思考,不过在达叔看来,如果产品和模式存在问题,与其付出很大代价做大了死去,不如在这个时候思考如何调整方向。
关于一炮而红这样的事,达叔心目中的理想模型是“黄渤模式”,在一个追求颜值的时代,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们成为你的铁粉和义务宣传员。在出现杂音之时,他们能够替你们去站台。
话说“丑男角”黄渤是独一份,这就是竞争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成为“50亿先生”之后,黄渤在很多人心目中变帅了。
谨记“人丑就要演技好”,在演了多部戏之后,从“疯狂的石头”这部脏乱差的电影实现突破,正式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作者达叔,是公关领域资深专家)
思达派专注创业干货分享,欢迎各位创业者和投资人联系我们:
1、分享创业干货(投稿&申请新闻报道)
2、专业团队提供免费公关咨询服务
相关需求,发送相关内容至ganhuo@startup-partner.com,我们会第一时间与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