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让“弯道超车”的创业商机俯拾即是。在政策的扶持下,全球各地的孵化器、创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资本市场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创业板和新三板更是将创业前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已经开启了大众创业的新时代。
然而,全民癫狂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险。
在这场创业者的饕餮盛宴渐入高潮之际,其实也正应该是宾客们坐下来思考创业的本质的时候。
如果“大众创业”不能够带来“万众创新”,那么杯光酒影、觥斛交错的热闹过后,或许不过是一场浮华。
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浮华如梦”的情况,我们就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多创业公司始终无法的回避的问题,是什么?
本文作者认为,大众化、同质化和空心化是创业公司无法回避的3个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带来作者的详细分析。
①、创业者大众化。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五层含义:
可以说,“企业家”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并不是谁都具有“企业家”这样丰富的内涵。而在中过的全民创业浪潮中,原本属于精英的活动全面大众化。激增的创业活动背后如果没有相应水平的企业家精神作为支撑,就可能是随时会幻灭的海市蜃楼。
全球观察创业组织(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每年都会对各国的创业活动进行监测和调查。根据GEM公布的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创业活动覆盖率连年攀升。
2012年,中国18-64岁的人群在新创企业中工作的比例约为13%,这个数字在2013年是14%,在2014年则达到了15.5%。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群中识别出商业机会的比例并没有提升,对自身能力抱有信心的比例却从2012年的38%下降到2014年的33%,有了明显的下滑。
创业是企业家在识别商业机会的基础上,用实际能力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
但是失去了“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能力——这两个创新活动中最核心的要素作为支持,我们更愿意相信近两年来的创业热是出于对资本的追逐和潮流的跟风。
②、创业大众化。
创业作为一种成功率极低的高风险活动,本身也不具备大众化的属性。
根据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近五成的企业年龄在5年以下,企业成立后第三年死亡率达到最高,达到9.5%。更近的数据也传递了相似的信息。
第三方网站IT桔子通过公开数据的统计发现:创业项目能够得到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投资的比例分别是49.8、50.6、13.4、4.8、1。
也就是说,可以进入A轮的50个项目最终只有4.8个能进入C轮,1个能够进入D轮。
鉴于很多早期项目在获得种子轮或天使轮融资后,出于保密的需要而绝大部分都选择不对外公开,以及很多早期项目都是由创始团队自己掏钱启动的,这部分“隐性天使”并不在媒体的统计范围内,因此从天使轮到C轮/D轮投资的淘汰率还应该远远更高。
中国的创业者们从来就不缺乏敏锐的嗅觉,对于“热点”和“风口”的把握并不逊于任何人。在某些领域,随着创业者蜂拥而上,就陷入了“一热就进,一进就死”的怪圈。
Groupon成功之后,国内的团购网站一度多达近6000家。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千团大战”后,存活率仅为3.5%。业内翘楚美团等也只是在2013年底才实现微利。
可穿戴概念火了之后,全国有上百家公司在做手环,直到小米进入了该领域,其他品牌几乎都消声匮迹了。
在热门领域里,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要远远大于需求。
艾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手机应用超过400万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均每个手机上安装的App数量仅为35个。这也就不难理解在400万个App中,僵尸应用占到了八成之多。
当然,在新技术发展的初期,大批创业企业涌入一些热点领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比起“所有人做同样的事情”,更危险的是“所有人用相同的方式做事情”。红海里催生不出令人激动的创新,反而充斥着同质的竞争。
无论在哪一个行业,大量同质化产品的出现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竞争如果不是以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为基础,就很容易走进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在这些同质化程度高的行业中,难以产生赢家。
其实,即使是在同一个领域里,企业也可以占据价值链上的不同位置,或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
硅谷的创投教父彼得·蒂尔曾说: 互联网的核心是垄断而非竞争,创业公司应该去找到一个细分市场并垄断之与其在浅滩中与同质的竞争对手撕杀、两败俱伤,不如深耕一处细分市场,与异质的伙伴一起形成共生、互生的良性生态圈。这需要整个创业者群体的智慧和默契。
创业也好,创新也罢,理想的结果是成就一批伟大的企业。
但是今天大众创业的结果,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职业经理人的缺乏。
国内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另立门户、加入创业的大潮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坊间流传着一张互联网创业圈派系的名单:据不完全统计,来自阿里、腾讯、百度等11个互联网大公司输出了400多位创业者,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大。这些创业者离职前在公司中担任中高层要职,是职业经理人中的中坚力量。
窥一斑而知全豹,互联网公司的巨头尚且如此,新创企业要留住优秀职业经理人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创业活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集中、大规模地侵浸到各个阶段企业的各个层级的员工群体中,激起他们心中暗藏的冲动。
企鹅智库近期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职者中,51.9%的市场人员、51.4%的管理者、48%的技术人员、46.8%的高管和41.1%的文职人员都有创业的想法。
对创业的蠢蠢欲动并非个案,而是几乎覆盖了各个层级和所有职能。
创立企业不易,成就企业更难。要把企业发展壮大,光靠运气、关系和企业家个人的胆识远远不够,还要依赖优秀职业经理人的作用。中国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匮乏是业界的共识,这当中的原因很复杂。而“人人都想当老板”是其中无法忽视的一条。
中国并不缺老板,缺的是能够在老板的公司里安心扎根、施展才华的管理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企业遍地开花,但伟大的创业企业寥寥无几也就不难理解了。人才的流失导致创业企业的空心化,而这绝不是光凭时间和耐心可以解决的。
只是创业和创新是两回事。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而大众化、同质化和空心化的创业就可能是“万死一生”了。这倒真的是应了那“万一”实现的梦想。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大潮退去后,我们不希望看到曾经寄予厚望的弄潮儿原来只不过是在裸泳。而从“创业潮”到“创新潮”,需要的是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些敬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