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的官方解释有两种:Kid through Twelve或者是Kid To Twelve,总的来说是指从基础教育时期到大学授业之前,换算到中国,指的是指小学、初中、高中这12年。
对于绝大多数的在线教育领域的创业者,K12市场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有绝对的诱惑力。
K12市场潜在学员数量巨大,并且由于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关系,K12是每一个孩子必经的阶段,且试错成本极高,家长们对于教育价格并不敏感。
根据腾讯课堂《2014年K12教育市场分析报告》,40%的K12家长每年的小孩课外学习费用在5000元以上,其中15%的家长的投入更是在上万元。 可以说,K12课外辅导市场规模大概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而公立学校K12市场的价值更大。
所以可以看到,K12是一个大风口,但进入教育行业的创业者,都会面临一个问题,碎片化的市场。
这个碎片化的市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年级的碎片化”是最为直观的印象,12年的K12,从大的角度来说,最大的区别存在于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阶段里,用户的需求并不一致,并且具体到每一个年级,用户的需求也不大一致。
对于小学来说,成绩并非强刚需,尤其是在1-4年级,学生的培养更多的是素质教育,家长们也并不把学生的分数挂在嘴边,而会更多注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的发展。到了5-6年级,面对升学的压力,家长关注的重心就会有所转移。
对于初高中来说,分数开始越来越重要,提分成为刚需,当然,层次上还有些区分,例如初三和高三绝对是重中之重。
“人群的碎片化”的最为简单的理解是:“学神”、“学霸”、“学中”、“学渣”、“学沫”。一个班级里,我们总能够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例如“抄作业”和“刷题”显然是两帮人的需求。
如果更为认真一些,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A 知识点甲、乙学生理解了,丙、丁并不懂,而对于B知识点则变成甲、丁掌握了,乙、丙觉得是一个大难题,“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个孩子”,因此“个性化”教学成为标准互联网必须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教材的碎片化”另一个说法是“教材多样化”,这是从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的规定,在那一年发布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的多样化”,以“促进中小学教材质量的提高”。
于是,在现在的K12市场上,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过于“多样化”的教材,以语文为例,出现了近十个版本,包括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粤教版、华师大版、语文版、鲁教版、北京课改版、鲁人版。
这个现象出现在每个学科,甚至在一个地域内,不同学校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都不大一样。拿山西晋城举例,这里的教材更是显示一种“混搭”的风尚:语文苏教版、数学华师大版、英语牛津上海版、物理沪科版、化学人教版、生物苏教版、历史华师大版、地理人教版、政治鲁教版。
“标准的碎片化”的另一种说法是“独立命题”。
就2015年高考来说,全国34个省市,共有15个省市将会对高考进行全部科目或者部分科目独立命题,即使使用全国卷的话,不同的省市可有I卷、II卷的不同选择。
这个标准的碎片化在中考上就变得更加复杂,全国可以独立命题的中考单位是300多个,而且不同地市对于中考的要求也不一样:考多少门,如何计算成绩,更是如同“八仙过海”一般,各显神通。
无论是年级、人群、教材还是标准的碎片化,他们都做了一件事情, 就是将原来巨大的K12市场切的七零八落。
一个在K12领域,失败的创业者说:“当我进入K12的时候,我以为我进入在线教育最大的市场,但事实上这是一个网格化的市场,每个兜兜里也就几十万人,好一点是100万,能做的也就是这几百万,还竞争异常激烈。”
K12市场的“碎片化特征”造成了一个在线教育领域几乎无法回避的问题:即使在有强资本驱动,创业者的步伐都无法迈得太大。
举例来说:
一起作业网成立于2011年,从小学市场开始起步,直到今年D轮以后,公司才正式大举向上拓展服务人群,进入初高中,究其原因是教材和标准的碎片化,造成内容的缺失。
所以潜力巨大的K12风口,虽然有你以为有好吃的大蛋糕,但同样面临碎片化的问题,而满足这些碎片化的要求,同样需要创业者付出更大努力。
因此站在风口的“猪”也不一定能飞起来。